徐俊锋
- 作品数:37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水生植被冠层光谱的多角度观测系统
- 水生植被冠层光谱的多角度观测系统,所述的支撑架的水平横梁上设置有输出轴沿垂直方向布置的伺服电机,所述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方位轴、轨道架连接一刚性的开口向下的半圆形轨道,所述的轨道架与轨道中点铰接;所述的轨道上分布有径向...
- 徐俊锋胡谭高王洁谢斌刘丽娟吴文渊张登荣姚荣庆
- 植被指数方法估算冬小麦冠层叶绿素含量的角度效应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叶绿素是表征作物长势状况、光合作用能力及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含量变化对于分析作物生理生化过程以及指导作物精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辐射传输模型模拟数据和实测多角度遥感数据研究不同叶倾角株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反演的角度效应,即观测天顶角和太阳天顶角变化对植被指数方法估算冬小麦冠层叶绿素含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与实测多角度数据的角度效应影响植被指数与冠层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实测多角度数据观测天顶角变化对植被指数与冠层叶绿素含量相关性的影响显著高于太阳天顶角以及平均叶倾角变化特征的影响。其中,实测多角度数据下,红边归一化植被指数(ND705)在后向10°和20°观测天顶角下估算冠层叶绿素含量精度最高(R^(2)=0.71,RMSE=49.95μg/cm^(2),RRMSE=22%);角度不敏感植被指数(AIVI)垂直观测下估算冠层叶绿素含量精度最高(R^(2)=0.72,RMSE=49.08μg/cm^(2),RRMSE=21%);观测天顶角小于30°时,红边植被指数估算冠层叶绿素含量精度受角度效应影响较小。
- 何宇航周贤锋张竞成张垚陈冬梅吴开华黄文江孔维平徐俊锋
- 关键词:植被指数多角度遥感辐射传输模型
- 暖地泥炭藓在不同水位及光照条件下的光谱特征分析
- 2017年
- 在实验室内模拟不同水位条件下,对暖地泥炭藓的高光谱反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位条件和光照条件下,暖地泥炭藓光谱曲线表现出很大差异,随着水位的降低其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反射率均有升高,且在近红外的几个水吸收波段的吸收谷深度随着水位的增加不断加深.对暖地泥炭藓光谱的一阶导数分析,结果表明过高和过低的水位对于植物本身都造成了胁迫,其体内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其红边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在过强的光照强度下,暖地泥炭藓叶片发生不同程度光合色素含量的下降,从而导致在绿波段反射率的增加.本研究将为野外实地光谱测量的验证以及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泥炭藓湿地水分状况提供地面光谱反射依据.
- 王林凤盛威徐俊锋吴玉环
- 关键词:泥炭藓反射光谱水分状况光照强度
- 基于多光谱遥感的湖冰物候监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0年
- 湖冰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其中湖冰物候与短期或长期的全球变暖、大气变化、大洋涛动等相关性显著。湖冰物候期的提取是分析湖冰对全球气候响应规律的基础,也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以人工或气象站点观测的湖冰物候事件的方法无法满足研究需要,遥感技术尤其是多光谱遥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以湖泊冰物候事件为基础,总结了湖泊冰物候定义的四种方法;再由遥感湖冰监测的机理,指出湖冰的反射光谱特征,在此基础上综述多光谱遥感监测湖冰物候的方法,并对比几种方法的优劣。本文是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提取湖泊冰物候的重要依据,为遥感在湖泊冰物候变化监测和气候变化响应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庞毓雯黄雨馨巩志问静怡徐俊锋
- 关键词:多光谱监测方法遥感
- 泥炭藓群落的光谱特征及遥感识别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以中位泥炭藓(Sphagnum magellanicum Brid.)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实测冠层光谱和遥感传感器模拟光谱层面分析其群落的光谱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中位泥炭藓与北方针叶林光谱差异明显,最佳光谱识别区间为740~1140 nm和1230~1412 nm。在可见光波段上,中位泥炭藓与云杉(Picea engelmannii Parry ex Engelmann)和黑松(Pinus contorta Douglas ex Loudon)的绿峰位置有所差异。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Oliver)和中位泥炭藓的光谱识别特征波段集中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分别为400~550、560~696、1025~1143 nm。中位泥炭藓与北方针叶林以及水竹的特征光谱区间存在细微差异,且与水竹在可见光波段有较好的可分性,因此不同纬度带上中位泥炭藓群落的特征谱宽有所差异。红外波段是中位泥炭藓识别的最佳光谱区间。在多光谱遥感水平上,中位泥炭藓识别效果较好,传感器的识别能力依次为:MSI> ALI> OLI> ASTER。在2个中位泥炭藓群落的光谱特征分析中,导数、对数、包络线去除法的光谱降维能力有所差异,其中包络线去除法效果最好。
- 庞毓雯黄雨馨问静怡徐俊锋
- 关键词:泥炭藓针叶林水竹遥感
- 一种大豆种植区识别和面积测算方法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豆种植区识别和面积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确定目标区域范围、作物种类、样点数据集及作物生长期:步骤S2、获取Sentinel2影像并进行预处理;获取Sentinel1影像并预处理;步骤S3、提取...
- 徐俊锋彭代亮楼子杭张弘弛胡锦康程恩惠罗旺
- 2014~2015年杭州市入室盗窃犯罪时空分布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基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的入室盗窃案件资料,分析了杭州市八区入室盗窃犯罪的犯罪率、犯罪密度以及时间、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若以时间为依据,以周内变化分析,周一至周五犯罪案件数趋于平稳,周六周日则有所下降;以月份变化分析,2月份犯罪案件数最低,5月份犯罪案件数最高。以空间为依据,则全区核密度热点主要分布在下城区石桥街道、拱墅区大关街道、西湖区翠苑街道以及萧山区城厢街道;局部热点区域通过实地验证发现入室盗窃主要受人流量、房屋类型和门禁防盗系统等因素影响较大。
- 陈曼吴曙雯闫嘉琪徐俊锋谢斌
- 关键词:GIS入室盗窃核密度估计
- 一种基于地形的遥感线性构造增强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形的遥感线性构造增强处理方法。在遥感地质解译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区域的线性构造,包括断裂带和裂隙带进行解译,因为一些矿点通常分布在线性构造交界处,线性构造的解译是遥感地质解译较为重要的部分。只是一般的...
- 金城吴文渊问静怡庞毓雯宋瑜徐俊锋胡潭高闫嘉琪
- 铁皮石斛品质影响因素快速无损检测及光谱特性分析
- 2021年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草药的保健功能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材,素有“救命仙草”之称。尝试用叶绿素、糖度和pH值作为铁皮石斛的品质指标,选择安徽霍山、浙江雁荡山和云南3个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作为研究对象,提取不同铁皮石斛的光谱数据和理化参数,然后进行各品质指标的反演,最终建立品质指标与光谱之间的相关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铁皮石斛的茎,用ASD光谱仪得到三种铁皮石斛茎的光谱数据,再把同一批样本研磨碎,放入离心管中加入甲醇溶液密封,并用锡箔纸包装处理制成相应的溶液,采用分光光度计、糖度计和pH计测量叶绿素含量、糖度和pH值,每个样本分别选取离心试管中的上层,中层,下层溶液检测糖度,测量3次并取平均值,以此结果作为对照组。原始光谱数据通过小波变换去除噪声和降维,将得到的能量系数(包括波段与尺度),与铁皮石斛对照组的理化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选取决定系数中较高的能量系数作为小波特征,用最小化二乘法对小波特征拟合。用全部实验样本作为测试集,随机选取70%作为验证集,对于浙江雁荡山、安徽霍山和云南三种不同品种铁皮石斛:叶绿素含量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9,0.820和0.865,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为0.035,0.013和0.017;糖度反演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56,0.764和0.823,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25,0.030和0.0368;pH值的反演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9,0.820和0.865,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345,0.013和0.017。从中可以发现,三种不同铁皮石斛的品质反演模型和决定系数(R^(2))均大于0.80,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0.10。实验证明了铁皮石斛中叶绿素、糖度和pH值的光谱特性对其进行品质评估的可行性。
- 陈丰农桑佳茂姚睿孙宏伟张垚张竞成黄赟徐俊锋
- 关键词:铁皮石斛光谱特性小波变换
- 基于Sentinel-2时序影像光谱特征的大豆识别提取
- 2024年
- 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作物之一,是重要的高蛋白食品、牲畜饲料的原料以及食用油来源。中国面临着大豆高度依赖于进口的粮食安全结构性挑战,对大豆的监测识别能为中国制定有效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谱标准曲线的大豆识别方法,基于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曲线并添加气象权重因子建立大豆时序谱标准曲线精确识别大豆,重点分析大豆与玉米的时序谱差异,以及气象因素对曲线的影响,并建立时序谱标准曲线信息映射到样本的方法,解决大范围大豆制图样本不足的问题。本研究设计实验验证了在时间尺度以及灾害情况下基于时序谱标准曲线识别大豆方法的鲁棒性,通过时序谱标准曲线提取的物候特征结合随机森林分类器对2020年黑龙江省大豆进行分类制图,分类混淆矩阵显示大豆识别的总体精度为86.95%,用户精度为90.91%,制图精度为86.14%,F1-Score为0.8846。本研究方法能够通过气象因子的变化表现出地域差异和灾害影响,为大豆识别(尤其是一季大豆种植区)方法适应不同研究区和灾害情况提供可行思路。
- 罗旺彭代亮刘锦绣徐俊锋楼子杭刘国华高爽俞乐王福民
- 关键词:遥感大豆物候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