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楠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聚卟啉结构与单线态氧产率的关系被引量:1
- 2021年
- 分别以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和4,4′-[10,20-二(4-羧基苯基)-5,15-二(2-乙炔基苯基)]卟啉与不同长度的柔性二胺为单体,通过缩合聚合制备了交联网状聚卟啉和直链聚卟啉,通过单线态氧产率的对比探究不同结构对单线态氧产率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当柔性二胺中碳原子个数≤4时,交联网状聚卟啉具有优于直链聚卟啉的单线态氧产率性能,反之直链聚卟啉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异性能。交联网状聚卟啉单线态氧产率随着柔性链长度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直链聚卟啉随着柔性链长度的增长逐渐上升,且末端为同种电荷的聚卟啉具有更高的单线态氧产率,优化后的聚卟啉单线态氧产率可达单体的2.37倍。
- 白景佩徐翔郑玉斌郑楠
- 关键词:单线态氧光敏剂功能材料
- 基于炔烃参与的多组分聚合构建氧化还原双重响应型高分子药物载体被引量:2
- 2021年
- 为了拓展多组分聚合方法在药物载体领域应用,基于铜催化的炔烃多组分聚合设计合成含有二硒键的氧化还原响应型两亲性聚合物,与阿霉素(DOX)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组装方式构建纳米载药胶束.通过实验技术手段对纳米载药胶束表征可知,纳米载药胶束的粒径在130 nm左右,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为0.23 mg/mL,在人体正常生理条件下结构稳定.肿瘤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活性氧(ROS)或谷胱甘肽(GSH),聚合物主链中二硒键在氧化还原条件下断裂,导致聚合物降解,DOX从纳米载药胶束中逐渐释放,且累积释放量可达100%,并发现该类载药胶束在GSH环境中药物释放性能优于ROS环境.该工作通过多组分聚合方式可以便捷构建氧化还原双重响应型的两亲性聚合物,在肿瘤微环境中表现出特异的降解性能,为开发设计智能响应型高分子药物载体提供新的思路.
- 何俊男郑玉斌郑楠
- 关键词:两亲性聚合物
- 有色废弃PET材料化学回收新工艺被引量:2
- 2009年
- 为了解决有色废弃PET材料回收难的问题,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研究了有色PET以超临界甲醇技术进行解聚,并脱色提纯得到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工艺流程。探讨了有色PET在超临界甲醇中的降解规律,并对脱色方案进行了筛选。探索了不同级别的PET材料解聚条件的差异。结果表明:纤维级材料在265℃,11MPa下,超临界甲醇解聚30min后,用溶解-热过滤-沉析的方法脱色提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产率可达到85%,纯度达到99.9%以上,白度达到87.5%;瓶片级材料呈现的解聚规律与纤维级变化趋势相同,但达到相同的解聚率,明显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
- 李雁郑楠郑玉斌
-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超临界甲醇纤维瓶片
- 纳米抗癌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与传统抗癌药物相比,纳米抗癌药物载体具有可在体内实现长循环,于癌症组织处富集,在体内缓慢可控释放,药物利用率高,药效高,并且生物相容性与可降解性良好的优点。目前已经实现包括纳米微粒、纳米胶束、树枝状大分子等多种结构的纳米抗癌药物载体的设计,选用的药物载体材料也涵盖多种聚酯以及蛋白质多肽等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
- 郑楠郑玉斌
-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
- 碱式碳酸镁基复合阻燃剂的制备及其阻燃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采用硅烷表面处理的碱式碳酸镁纳米片和氢氧化镁以及氢氧化铝为复合阻燃剂,通过密炼模压法制备了一系列复配阻燃剂协效阻燃EVA的复合材料。利用拉伸性能测试仪、熔融指数仪、垂直燃烧测试仪和锥形量热仪分别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和阻燃性能,利用热重分析仪测试了复配阻燃剂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复配阻燃剂以适当比例协效阻燃EVA在更宽的燃烧温度范围内发生分解,能够起到更好的阻燃效果。并且复配阻燃剂/EVA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率大幅度降低,分别为181.06 kW/m^2和0.032 m^2/s。另外,复配阻燃剂/EV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9.73 MPa,断裂伸长率为155.07%,每10 min熔融指数为1.00 g,符合电线电缆行业标准。
- 郑楠田朋朱兴坤孙雪庞洪昌宁桂玲
- 关键词:碱式碳酸镁EVA阻燃熔融指数
- 过渡金属催化1,3-二羰基化合物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1,3-二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是构筑手性中心的重要方法.综述了过渡金属催化1,3-二羰基化合物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的进展.按照烯丙基化试剂的不同,主要讨论了以烯丙基酯类、烯丙醇、烯丙基卤化物、烯烃、联烯作为烯丙基化试剂或其他烯丙基化方法合成手性α-烯丙基取代的1,3-二羰基化合物.
- 郑楠宋汪泽
- 关键词:过渡金属催化1,3-二羰基化合物
- 铜催化磷酰基叠氮参与的三组分聚合制备聚膦酰基脒被引量:1
- 2021年
- 为进一步发展高效的多组分聚合方法,构建有应用前景的高分子材料,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一价铜催化的,以叠氮磷酸二苯酯(DPPA)、二炔和二胺为单体的多组分聚合方法,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室温反应4 h,制备了一系列聚膦酰基脒,产率高达90%,重均分子量高达54000 g/mol,仅生成氮气为副产物.DPPA参与聚合具有后修饰的潜在应用,克服传统磺酰基叠氮后修饰困难的缺点.以含缩硫酮的二胺为聚合单体可制备具有特殊结构、活性氧敏感的聚膦酰基脒,在活性氧刺激下实现聚合物的降解.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凝胶色谱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确定聚合物结构、分子量及重复单元,并研究了炔类单体的刚柔性和胺类单体的位阻效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该聚合方法为多组分聚合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拓宽了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为下阶段探索聚脒材料的应用奠定基础.
- 王维虎何俊男郑玉斌郑楠
- 无载体水溶性聚卟啉纳米粒用于肿瘤的光动力治疗
- 2022年
- 为了解决大环共轭类光敏剂存在的聚集诱导猝灭(ACQ)效应与强疏水性,通过引入不同长度的醚基柔性链合成了一系列水溶性聚卟啉(P-1O、P-3O和P-5O)。其中,P-5O具有最优的水溶性、最高的单线态氧产率(单线态氧产率是四羧基苯基卟啉单体的1.95倍);P-5O在不借助外源载体的情况下可自组装形成粒径在100 nm左右的纳米粒,该纳米粒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血清稳定性、稀释稳定性、冻干稳定性以及时间稳定性。对P-5O纳米粒进行了体外光暗毒性表征,结果表明,P-5O纳米粒在肿瘤细胞(Hep1-6)以及正常细胞(293T)中均具有较低的暗毒性(细胞存活率达80%以上),并且在Hep1-6中具有明显的光毒性(细胞存活率低于30%),具有典型的光动力杀伤肿瘤的效果。
- 杜梦徐翔姜珊郑楠刘德华宋汪泽
- 关键词:水溶性纳米粒光动力治疗功能材料
- 溴化环氧树脂合成新工艺被引量:3
- 2009年
- 以四溴双酚A(TBBPA)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对溴化环氧树脂(EP)合成工艺的改进,并配合使用自制的催化剂,成功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Mw)的溴化EP。研究了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溶剂、反应体系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溴化EP合成反应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w(自制催化剂)=0.2%(相对于物料而言)、以环己酮为溶剂、反应体系初始浓度为75%(反应一段时间后稀释至60%)、180~190℃反应8.5h时,所得溴化EP产品的Mw为6.02×104、Mw分布窄、其热稳定性良好且产品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 于棚郑楠郑玉斌李福全宋天喜
- 关键词:四溴双酚A环氧氯丙烷溴化环氧树脂催化剂高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