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促凋亡素基因治疗肝癌移植瘤的实验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碎(UTMD)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PEI-Gal)介导凋亡素基因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c57BL/6小鼠皮下肝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EI-Gal+质粒组;PEI-Gal+超声+质粒组;PEI-Gal+UTMD+质粒组。对组织行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转染率、Tunel检测凋亡率。观察肿瘤的体积和组织学变化,同时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Bcl-2及Caspase-3蛋白在各组肿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PEI-Gal+UTMD+pEG-FP-N3组基因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EI-Gal+质粒组与PEI-Gal+超声+质粒组(P均<0.01)且对组织无明显损伤。治疗12天后PEI-Gal+UTMD+pCDNA-VP3组肿瘤凋亡率(34.57%±3.56%)、抑瘤率(56.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EI-Gal+质粒组(P均<0.01)。肿瘤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靶向微泡破碎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能显著增强基因转染效率,且对组织无明显影响。联合凋亡素基因能通过诱导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发挥抗瘤作用。
- 张园朱惠明李银鹏王娜王菲黄庆娟姜岭梅
- 关键词:凋亡素基因肝癌移植瘤
- 凋亡素基因对人结肠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凋亡素基因的导入对人结肠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凋亡素基因VP3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构建成重组质粒pEGFP-VP3。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C2和pEGFP-VP3分组分别转染人类结肠癌细胞(Lovo)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不同组细胞中的定位、表达及细胞的生长、凋亡情况,MTT法测定不同组细胞的生长曲线,并用An-nexinV-FITC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在Lovo/EGFP组和3T3/EGFP-VP3组细胞中,EGFP均匀分布于细胞中,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细胞凋亡率较非转染细胞组亦无明显增加。而在Lovo/EGFP-VP3组细胞中,EGFP-VP3以荧光颗粒形式集中在细胞核,并逐渐变粗,最后细胞碎裂成片状,流式细胞技术检测Lovo/EGFP-VP3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P<0.01)。结论pEGFP-VP3可诱导人类结肠癌细胞凋亡。
- 朱惠明王娜蔡筱彦邓传珍
- 关键词:凋亡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细胞作用基因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脂质体转染法绿色荧光蛋白
- 腺病毒携带凋亡素基因导入对小鼠胃癌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携带凋亡素(VP3)基因的腺病毒对小鼠胃癌的作用。方法将小鼠前胃癌细胞接种于昆明小鼠腋部皮下成瘤,实验组瘤内注射AdCMV-VP3,两对照组分别注射等量的AdCMV和PBS,每隔1d测量各组肿瘤体积,治疗15d后,比较3组肿瘤体积的变化并计算抑瘤率。将小鼠脱颈处死,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凋亡情况,用RT-PCR检测VP3基因的表达。将荷瘤小鼠按肿瘤直径分组,实验组均注射等量AdCMV-VP3,对照组均注射等量PBS,治疗l5d后,计算抑瘤率。再将同直径肿瘤的荷瘤小鼠按AdCMV-VP3不同注射量分组,对照组注射等量PBS,治疗l5d后,计算抑瘤率。结果实验组的抑瘤率为88.4%,AdCMV对照组的抑瘤率为6.5%,3组肿瘤体积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细胞死亡方式以凋亡为主,VP3基因仅在实验组表达。不同肿瘤直径抑瘤率分别是88.4%、73.5%、68.9%,不同剂量抑瘤率分别是63.5%、74.4%、80.5%、88.4%。结论腺病毒携带VP3基因导入对小鼠实验性胃癌有较好的抑癌作用。肿瘤体积越小,腺病毒用量越大,疗效越好。
- 徐伟锋朱惠明宋洋王娜
- 关键词:凋亡素腺病毒载体凋亡胃癌模型
- 纵轴超声内镜对进展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 2005年
- 目的 评价纵轴超声内镜在进展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9 例进展期胃癌病例接受电子内镜检查与组织活检病理检查、超声内镜检查及超声内镜下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检查结果与外科手术所见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胃镜检查对Borrmann I、II、III、IV型胃癌的确诊率分别为100%、86.4%、80%和0,而超声内镜加超声内镜介导下细胞病理学检查对4 型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对胃癌的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为83.75%。结论 超声内镜对进展期胃癌尤其是Borrmann Ⅳ型胃癌的诊断价值优于胃镜检查。
- 王娜朱惠明李银鹏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
-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介导凋亡素基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碎(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PEI-Gal)介导凋亡素基因(VP3)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2)PEI-Gal组;(3)PEI-Gal+超声组;(4)PEI-Gal+超声+微泡组。转染24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pEGFP-VP3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V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Annexin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流式细胞仪、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EI-Gal+超声+微泡组的转染效率为(28.83±2.07)%、VP3 mRNA水平为0.92±0.02,蛋白水平为1.65±0.06,HepG2凋亡率为(37.40±2.12)%,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P<0.01)。结论:UTMD联合PEI-Gal可明显提高VP3基因转染HepG2细胞的效率及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增加HepG2细胞的凋亡率。
- 张园朱惠明李银鹏王娜姜岭梅黄庆娟
- 关键词:肝肿瘤超声学凋亡素基因凋亡
-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介导EGFP基因转染肝癌细胞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观察超声靶向微泡破碎(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在不同转染条件和细胞状态下对肝癌细胞HepG2转染率及细胞活性的影响。体外培养HepG2细胞,随机分为4组:质粒组、微泡+质粒组、超声+质粒组和超声+微泡+质粒组,各组再分为贴壁和悬浮状态2组。悬浮状态的超声+微泡+质粒组根据质粒和微泡浓度不同分为微泡浓度组和质粒浓度组,转染24 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转染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在超声声强2w/cm2、占空比20%、照射时间60 s的超声参数作用下,质粒5μg/ml、微泡:细胞20:1时,悬浮状态细胞转染率为7.33%±0.98%,存活率为90.37%±1.80%贴壁状态细胞转染率为1.56%±0.81%,存活率为81.10±1.26%,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悬浮状态下,提高质粒和微泡浓度至质粒10μg/ml、微泡:细胞40:1时转染效率增至15.63%±1.81%,且细胞生存率>80%。结论相同转染条件下悬浮状态细胞转染率及存活率明显优于贴壁状态。优化质粒、微泡浓度可进一步提高超声微泡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和存活率。
- 李银鹏朱惠明张园王娜王菲黄庆娟
- 关键词:HEPG2细胞EGFP基因转染率存活率
- 凋亡素基因序列重组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004年
- 目的构建携带Kozak序列的重组凋亡素基因VP3表达载体,为提高凋亡素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效率,增强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活性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通过两次PCR,以pcDNA-VP3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带Kozak序列(真核核糖体结合位点)的凋亡素基因VP3。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RevTRE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凋亡素的真核表达载体pRevTRE-VP3,将该重组表达载体分别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XhoI进行酶切鉴定,进一步将初步鉴定显示插入目的基因的质粒进行测序鉴定。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本研究合成的凋亡素基因与Noteborn报告的凋亡素基因序列一致,同源性为100%。在其起始密码子前添加了Kozak序列的凋亡素基因已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RevTRE。结论采用两次PCR法可将提高表达效率的真核核糖体结合位点添加到凋亡素基因序列起始密码子前端,并构建成凋亡素真核表达载体。
- 朱惠明杨俊文王娜蔡筱彦邓传珍
- 关键词:凋亡素真核表达载体核糖体肿瘤细胞凋亡结合位点
- 经自然孔道胃镜进入腹腔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经胃腹腔内镜技术在不明原因腹水患者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经影像学及穿刺液培养和细胞学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难以明确原因的腹水患者经胃开口行腹腔内镜检查。结果 12例患者均明确了病因,阳性率100%。其中恶性肿瘤5例,腹腔结核6例,肝硬化腹水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创伤小,腹部无瘢痕,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胃诊断性腹腔内镜技术对不明原因的腹水患者安全有效。
- 王娜朱惠明师瑞月李银鹏
- 关键词:腹水
- 携带凋亡素、内皮抑素双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 2012年
- 目的构建携带有凋亡素(Apoptin、VP3)、内皮抑素(Endostatin)双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其在肿瘤治疗的应用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将VP3基因和Endostatin基因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6中,将该穿梭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loxE1,3Cre共转染HEK293细胞,包装出重组腺病毒颗粒Ad-vp3-IRES-sEndo-his。其后挑选病毒空斑获取克隆进行小剂量扩增并提取病毒DNA进行PCR、RT-PCR检查以筛选和鉴定毒种,之后大剂量扩增所选得的病毒克隆并进行纯化、测定病毒的滴度。结果所得腺病毒经PCR、RT-PCR检测表明重组腺病毒Ad-vp3-IRES-sEndo-his包装成功。测定病毒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为5.7×109/ml,病毒颗粒滴度(VP)为1.9×1011/ml。结论成功构建携带凋亡素、内皮抑素双基因腺病毒载体并对其进行了大剂量扩增及提纯,达到了细胞及动物实验使用的标准。
- 黄庆娟朱惠明王娜张茹
- 关键词:凋亡素内皮抑素腺病毒
- 超声靶向微泡破碎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介导EGFP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碎(UTMD)联合半乳糖聚乙烯亚胺(PEI-Gal)介导pEGFP-N3质粒转染肝癌细胞HepG2的效率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随机分为6组:(1)空白对照组(C);(2)超声(U)+微泡(M)组;(3)PEI-Gal(P)组;(4)P+M组;(5)P+U组;(6)P+U+M组。转染24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质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P+U+M组转染率为(29.16±1.78)%,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U+M组转染率最低(15.63±1.81)%。P+U+M组存活率为(83.48±0.93)%,低于U+M组(86.37±1.56)%和P+U组的(89.54±0.91)%(P<0.01)。结论 UTMD联合PEI-Gal能显著增强pEGFP-N3质粒转染肝癌细胞HepG2的效率。
- 张园李银鹏吕锋王娜张海朱惠明
- 关键词:基因转染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