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红
-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红花多糖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红花多糖(safflower polysaccharide,SPS)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台盼蓝染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计算细胞活力;用不同浓度(0.04,0.08,0.16,0.32,0.64,1.28,2.56mg/m L)的红花多糖处理A549细胞24、48、72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04,0.08,0.16,0.32,0.64,1.28,2.56mg/m L)的红花多糖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Annexin V-FITC/PI荧光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台盼蓝染色后发现在第2-6天细胞呈对数生长,在第3-5天细胞活力最好;不同浓度SPS处理24,48,72h后,各时间点均以0.64mg/m L的SPS抑制率最高;不同浓度SPS处理48h后,倒置显微镜下A549细胞表现为皱缩、变圆等细胞凋亡性;各浓度组A549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呈剂量依赖性,而1.28mg/m L组除外。结论红花多糖能明显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在SPS浓度为0.64mg/m L最为显著。
- 董娅赵钰玲范亚莉杨栓盈鱼军王娟红王琦侠李建英
- 关键词:A549细胞红花多糖增殖凋亡
- 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H129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及H129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不同浓度的吉西他滨对A549及H1299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1)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25、2.5、5、10、20、40、60μg/ml)吉西他滨分别作用于A549及H1299细胞24、48、72h后,其对A549和H1299细胞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且具有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吉西他滨对A549具有药物耐受性,而对H1299具有药物敏感性;(2)A549及H1299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逐渐进入对数期,后进入平台期;(3)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A549及H1299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生长状态良好,形态大多数为多角形、或梭形,贴壁牢固,细胞间连接紧密。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逐渐皱缩、坏死、碎裂;(4)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吉西他滨(0、2.5、5、10、20、40μg/ml)对A549及H1299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吉西他滨对A549及H1299细胞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呈现一定的浓度抑制作用和时间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吉西他滨对A549细胞耐药,而对H1299细胞敏感。
- 赵钰玲董娅范亚莉杨拴盈鱼军王娟红王琦侠王一理李建英
- 关键词:细胞增殖
- DMBX1基因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DMBX1基因是同源盒家族成员之一,在胚胎出生后存活、生长、肢体发育、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视网膜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能调节细胞周期。近年来发现DMBX1基因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其在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肺腺癌中均高表达且与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因此,DMBX1被认为是一种涉及大脑发育和调控癌症进展的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被称作"癌脑蛋白"。有研究认为DMBX1是通过抑制OTX2介导的p21转录,调节肺腺癌细胞周期进展,促进肿瘤发生、发展。作者就DMBX1基因功能、相关疾病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 张倩杨宇佳王媛王媛王媛方航荣徐俊荣王娟红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肿瘤
- Ku8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Ku8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组织蜡块,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中Ku80的表达,并分析Ku80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Ku80阳性表达率为63. 6%,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2.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Ku80表达与患者的肿瘤TNM分期中T分期有关(P=0. 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发病部位及是否有其他合并症无显著相关性(P> 0. 05)。结论:Ku8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并与肿瘤T分期显著相关。
- 范亚莉王娟红魏威张毓张莹莹李娜苗董娅董娅赵钰玲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KU80免疫组化
- IL-4及IL-6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检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血清及病变甲状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及蛋白表达,探讨细胞因子在HT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抗体芯片法检测15例HT、13例正常人血清中10种细胞因子浓度水平,包括IL-2、IL-4、IL-5、IL-6、IL-8、IL-10、IL-13、GM-CSF、IFN-γ、TNF-α;应用ELISA法检测5例HT、5例正常人血清中Th1细胞因子TNF-α、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6浓度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研究20例HT、1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h1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IL-6的表达及其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抗体芯片法发现,HT组血清中IL-2、IL-5、IL-6、IL-8、IL-10、IL-13、GM-CSF、IFN-γ、TNF-α浓度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 <0. 05); ELISA法结果显示,HT组血清中IL-4、IL-6浓度水平比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 <0. 05); IHC结果示HT组病变甲状腺组织中Th2细胞因子IL-4、IL-6及其受体表达均显著增高(均P <0. 05),细胞因子蛋白主要表达于HT病变甲状腺上皮细胞内,部分表达于浸润的淋巴细胞。结论 Th2细胞因子IL-4、IL-6及其受体在HT患者血清及病变甲状腺组织中水平及表达均增高,提示Th2细胞因子IL-4、IL-6可能在HT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马士芬王娟红魏威方航荣段瑛黑利娟徐俊荣
- 关键词:TH1/TH2细胞因子桥本甲状腺炎
- 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血清和甲状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 (IL-6)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发病的关系,阐明IL-6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5例PTC患者(病例1组)、5例桥本甲状腺炎(HT)并发PTC患者(病例2组)和5名查体正常人(正常组)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IL-6水平。收集20例PTC (PTC组)、15例HT并发PTC患者(HT+PTC组)病变甲状腺组织和18名正常人(对照组)甲状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甲状腺组织中IL-6、IL-6受体(IL-6R)、核因子κB (NF-κB)和RET/PTC蛋白表达阳性率;分析IL-6、IL-6R与RET/PTC、NF-κB表达的关联性。结果:PTC患者甲状腺组织内上皮细胞复杂乳头状增生伴细胞核毛玻璃样,并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HT并发PTC患者甲状腺组织中除了PTC典型病变外,还可以看见弥漫淋巴组织浸润伴淋巴滤泡形成,增生与萎缩甲状泡上皮共存伴甲状腺上皮嗜酸性变,间质纤维化;正常甲状腺组织小叶结构存在,滤泡细胞大小一致。ELISA法检测,PTC组和HT并发PTC组患者血清IL-6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IHC法检测,PTC组患者甲状腺组织中IL-6、IL-6R、NF-κB和RET/PTC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IL-6、IL-6R与NF-κB、RET/PTC蛋白表达有关联(P<0.05)。结论:IL-6可能通过RET/PTC-NF-κB信号通路参与PTC的发生发展。
- 黑利娟王娟红魏威方航荣段瑛马士芬徐俊荣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核因子ΚB
- β-榄香烯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肺腺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β-榄香烯对肿瘤细胞中P53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使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利用电镜和Western blot法进行分析。通过转染P53siRNA构建P53下调细胞株。对BABL/c裸鼠肿瘤模型皮下注射A549细胞,探索体内环境下β-榄香烯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1通过siRNA技术构建P53下调细胞株,观察到β-榄香烯对A549细胞的作用依赖于P53的表达;2A549细胞源性的外泌体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3体内实验证实β-榄香烯通过上调P53表达和外泌体的释放实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结论:β-榄香烯通过调控P53的表达和外泌体的释放来影响肺癌细胞的增殖。
- 李建英鱼军苗宇王娟红杜旭升王波张惠民刘安王一理
- 关键词:肺肿瘤榄香烯外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