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 作品数:49 被引量:194 H指数:8 供职机构: 海南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口腔癌患者术后短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术后短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科行手术根治的口腔癌患者27例,术前均经病理证实为唾液腺癌或鳞状细胞癌,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在根治手术前及术后1~2 w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另以同期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作为正常参考值。结果术前患者的CD3+细胞和CD3+CD4+细胞分别为(65.4±8.6)%和(30.3±6.1)%,均显著低于正常参考值(P〈0.05);但在术后,随着时间延长,CD3+细胞和CD3+CD4+细胞呈增加趋势,术后2 w分别为(71.4±6.2)%和(36.7±6.5)%,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前NK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参考值,在术后1 w时也有所下降,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NK细胞的含量有所回升,并逐渐恢复至正常。术前患者CD3+CD8+细胞为(43.9±5.7)%,高于正常参考值(38.4±4.1)%;但在术后随时间延长而下降,在术后2 w为(40.9±6.9)%,显著低于术前(P〈0.05)。CD4+/CD8+细胞比值在术前为0.7±0.5,术后2 w时为1.5±0.6,显著高于术前(P〈0.01)。结论口腔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一定的抑制,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细胞免疫抑制作用。 符良斌 廖天安 王鸿 邓伟 胡广伟关键词:口腔癌 免疫功能 手术治疗 高良姜素对口腔癌CAL27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高良姜素对口腔癌CAL27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观察高良姜素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抑制作用,分析不同浓度高良姜素对口腔癌CAL27细胞的毒理性、转移的抑制作用和CAL27细胞中TIMP-1、MMP-9、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高良姜素能够抑制MMP-9的活性,诱导CAL27细胞的凋亡,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低。随着高良姜素浓度的增加,口腔癌CAL27细胞中MMP-9和TGF-β1表达均呈降低趋势,TIMP-1表达呈升高趋势,且口腔癌CAL27细胞穿过滤膜的能力下降。结论高良姜素可通过下调MMP-9和TGF-β1的水平、增强TIMP-1表达,抑制口腔癌CAL27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王鸿 廖天安 符良斌 邓伟 胡广伟 甘成文关键词:口腔肿瘤 高良姜素 细胞凋亡 开窗负压引流术在下颌骨囊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通过开窗减压加负压引流术治疗下颌骨囊性病变,并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开窗术治疗方法相比较,探讨下颌骨囊肿治疗中保存颌骨功能及颌面外形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采用开窗负压引流术治疗下颌骨囊性病变病例32例,平均负压引流18个月,通过摄X片及CT观察术后病灶变化,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角化囊肿14例,造釉细胞瘤12例,含牙囊肿6例,30例术后囊腔有明显缩小,2例无变化。结论:开窗减压加负压引流术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能够消除病变引起骨膨隆破坏所致的颌面畸形。 王鸿 廖天安 蒋封运 符良斌 胡广伟 邓伟关键词:开窗减压 负压引流 颌骨囊性病变 颅颌面种植手术修复眶部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8年 评价颅颌面种植体修复眶部缺损的临床意义。3例眶内容物剜除术后患者局部麻醉下于眶周缘植入骨内种植体。Ⅰ期术后6个月以磁性基台接出,在基台上方制作赝复体,共植入10枚种植体,随访11~47个月,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未出现松动和脱落;赝复体固位良好,效果满意。以颅颌面骨内种植体为支持的眶部缺损修复术是一种疗效满意的整复方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张兴 陈松龄 黄代营 邓伟 李建平鼻唇沟皮瓣在鼻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评价鼻唇沟瓣修复鼻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患者应用鼻唇沟瓣修复其鼻唇部组织缺损。包括鼻尖、鼻翼、鼻背、上下唇等,沿鼻唇沟行走方向设计皮瓣,最大缺损范围约3.0cm×4.0cm。结果 18例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对术后外形、颜色、触痛觉、温度觉满意,供区瘢痕隐蔽无畸形且皮瓣颜色和受区无明显差异。结论鼻唇沟皮瓣是鼻唇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就近取材,操作简单。 王鸿 廖天安 蒋封运 邓伟 刘海英关键词:鼻唇沟皮瓣 锥形束CT在埋伏牙拔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在颌骨埋伏牙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不能清楚定位的埋伏牙20例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获得高分辨率影像,并使用专用软件"i-Vi ew"进行任意断面的观察。结果:本组共23颗埋伏牙被精确定位,并根据"i-Vi ew"软件分析最佳手术入路后均顺利拔除埋伏牙。结论:锥形束CT是检查埋伏牙准确有效的方法,在埋伏牙拔除的方案制定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陈井鑫 邓伟 王鸿 符良斌 甘成文关键词:锥形束CT 埋伏牙 曲安奈德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口腔黏膜纤维性变的疗效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因长期咀嚼槟榔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曲安奈德局部黏膜下注射治疗,治疗组局部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及丹红注射液,每周1次,治疗三个月后,比较用药前、后患者主观症状、病损面积及张口度改善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三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种方法治疗中度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重度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有效率分别为73.3%和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8,P<0.05)。结论曲安奈德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邓伟 陈井鑫 廖天安 郝春波 符良斌关键词: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曲安奈德 丹红注射液 疗效 腭裂术后松弛切口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对比腭裂患者整复术中创面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伤口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 184例腭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明胶海绵填塞创面,B组采用生物蛋白胶填充松弛切口,C组应用碘仿纱包及碘仿纱条填塞创面。评价3组术后精神、饮食恢复时间的差异及术后发热、出血情况。结果 A组、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术后发热率、术后出血率、术后发热天数、术后第1天精神及进食恢复率、术后呕吐发生率、松弛切口处瘢痕条索宽度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感染穿孔、复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胶海绵与生物蛋白胶止血可靠,术后反应轻,伤口愈合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胡广伟 廖天安 王涛 邓伟关键词:明胶海绵 生物蛋白胶 腭裂整复术 碘仿纱条 133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病理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的临床特点、病理及临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4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其中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OSF癌变组133例,非OSF癌变组11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OSF癌变组的平均年龄(50.68±11.54)岁低于非OSF癌变组(57.90±12.85)岁,OSF癌变组的男女比例高于非OSF癌变组(6.82∶1 vs 2.1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F癌变组和非OSF癌变组的OSCC病理分化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OSF癌变组的肿瘤分化较好,非OSF癌变患者肿瘤分化较差。OSF癌变组复发率(19.1%)低于非OSF癌变组(31.5%),OSF癌变组5年生存率(85.5%)高于非OSF癌变组(7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OSF癌变对OSCC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OSF癌变患者以男性为主,肿瘤好发于舌及唇颊部,病理分化程度较高,预后较好。 陈冠君 符骁 冼海瑜 苏守达 温琦涛 邓伟 邓伟 王涛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癌变 病理分级 淋巴结转移 血管紧张素(1-7)激活自噬调控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体外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成纤维细胞凋亡与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作用机制。方法从人颊黏膜组织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以槟榔提取液(ANE)诱导人成纤维细胞模拟OSF内成纤维细胞体外模型,实验分组包括对照组(正常培养的细胞)、ANE组[100μg/ml ANE培养细胞48 h、ANE+低剂量Ang(1-7)组(100μg/ml ANE+10^(-7)mol/L Ang(1-7)培养细胞48 h]、ANE+高剂量Ang(1-7)组[100μg/ml ANE+10^(-5)mol/L Ang(1-7)培养细胞48 h],免疫荧光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lagenⅠ)和Ⅲ型胶原(CollagenⅢ)的含量,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小管形成实验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血管形成情况,将mRFP-GFP-LC3病毒转染至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呈长梭形,Vimentin呈阳性表达,说明成功分离到成纤维细胞;与ANE组比较,ANE+低剂量Ang(1-7)组和ANE+高剂量Ang(1-7)组的细胞内α-SMA蛋白荧光表达明显减弱,培养上清液中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的含量减少(P<0.05),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则升高(P<0.05),两组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均抑制了HUVEC的血管形成(P<0.05),细胞内自噬小体减少(P<0.05),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5),LC3-Ⅱ/LC3-Ⅰ比值下调(P<0.05);此外,ANE+高剂量Ang(1-7)组作用效果均强于ANE+低剂量Ang(1-7)组作用效果(P<0.05)。结论Ang(1-7)能够抑制ANE诱导下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促进细胞凋亡,并降低HUVEC的血管形成。该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邱乐宏 邓伟 甘成文 孙莹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成纤维细胞 凋亡 自噬 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