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培涛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改性
  • 1篇多孔
  • 1篇多孔膜
  • 1篇氧化硫
  • 1篇乙醇
  • 1篇乙醇胺
  • 1篇中空纤维
  • 1篇中空纤维超滤...
  • 1篇生物反应
  • 1篇生物反应器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应用
  • 1篇水温
  • 1篇脱氮
  • 1篇脱氮除磷
  • 1篇曝气
  • 1篇气体渗透
  • 1篇砜基
  • 1篇酰氯
  • 1篇吸收剂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防化研究院

作者

  • 6篇金培涛
  • 4篇曹义鸣
  • 3篇袁权
  • 2篇介兴明
  • 2篇陈辅利
  • 1篇刘秀民
  • 1篇吴鸣
  • 1篇李红剑
  • 1篇高光智
  • 1篇孙承贵
  • 1篇刘振峰
  • 1篇刘健辉
  • 1篇巩晓东
  • 1篇康国栋
  • 1篇周美青
  • 1篇杨林松
  • 1篇李合兴
  • 1篇谭丽莉
  • 1篇孟飞
  • 1篇王建群

传媒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纤维素非对称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纤维素中空纤维超滤膜,该膜为指状孔支撑层非对称结构;其过程为:1)在95℃用88~93wt%的NMMO·H<Sub>2</Sub>O与纤维素混合溶解、脱泡,得纤维素浓度7~12wt%的均匀铸膜液;2)用沉浸相转化法干...
曹义鸣李红剑介兴明刘健辉金培涛袁权
文献传递
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了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效果,并分析了其性能机理。结果表明:出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小于50 mg/L,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为90%;NH4+-N浓度小于3 mg/L,对氨氮的去除率为88%;总磷(TP)浓度小于3 mg/L,对TP的去除率为30%;对悬浮固体(SS)的去除率接近100%。经处理后的水质能满足《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1989)。由于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前加置了厌氧反应器,出水中的NO2--N、NO3--N明显降低,对TP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说明该生物反应器中的聚磷菌具有较高的摄取磷的能力。
金培涛陈辅利孟飞谭丽莉
关键词: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
一种复合膜表面改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膜表面改性方法,改善分离膜的耐污染性能。采用多孔膜为支撑体,多官能度酰氯和胺为聚合单体,用界面聚合方法生成聚酰胺脱盐功能层,然后通过与亲水性单体反应,完成对初生态复合膜的接枝改性。本发明操作简便,可用于...
曹义鸣康国栋金培涛周美青袁权
文献传递
金贝广场贝类暂养净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在中国最大的贝类批发市场———金贝广场的暂养净化项目研发过程中,对贝类进行了暂养密度、循环水量、曝气形式、水温与耗氧量、充氧能力、循环水质、停电时限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贝类的暂养密度不宜超过0.3 kg/L,曝气充氧形式宜以池外曝气为主,暂养水温以6℃为宜,水中溶解氧大于3.7 mg/L时,对贝类活度的影响不大,换水次数不宜少于3次/d,停电时间不宜超过3 h。
陈辅利高光智巩晓东王建群刘秀民金培涛
关键词:曝气水温
亚砜基改性纤维素膜的SO_2气体渗透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分别使用二甲基亚砜浸泡的物理方法及苯基乙烯基亚砜加成的化学方法对纤维素膜进行了改性,并对改性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纤维素膜仍为致密结构,SO2的渗透性能及其对N2的分离性能明显提高,其中改性液中添加二甲基亚砜的均相化学加成反应所得的改性膜具有较好的SO2渗透稳定性。
刘振峰介兴明金培涛杨林松曹义鸣袁权
关键词:纤维素膜二氧化硫化学改性
α-纤维素中空纤维致密膜组件吸收CO_2传质过程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α-纤维素中空纤维致密膜研究了从N2-CO2混合气中吸收CO2的传质过程,考察了吸收剂种类(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以及吸收剂的浓度和流量、气体流量、气体压力等因素对CO2吸收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吸收剂中一乙醇胺的吸收效果最好;当一乙醇胺的浓度为3.5mol/L、流量为10L/h、气体流量为8.9×10-6mol/s、气体压力为0.2MPa、气体走壳程、逆流操作时,总传质通量和总传质系数分别达到最大值8.7×10-5mol/(m2.s)和1.1×10-6mol/(m2.s.kPa)。吸收剂流量对CO2吸收过程没有明显的影响。
李合兴曹义鸣孙承贵金培涛吴鸣
关键词:Α-纤维素吸收剂传质乙醇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