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勇

作品数:53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5篇帕金森
  • 25篇帕金森病
  • 10篇帕金森病患者
  • 10篇病患
  • 7篇睡眠
  • 5篇症状
  • 5篇综合征
  • 5篇卒中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焦虑
  • 5篇伴发
  • 4篇药物
  • 4篇胰腺
  • 4篇运动症状
  • 4篇流行病学调查
  • 4篇非运动症状
  • 4篇伴发焦虑
  • 4篇病理
  • 4篇病理生理

机构

  • 44篇武汉大学
  • 7篇宁德市医院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中国计量科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53篇张勇
  • 29篇卢祖能
  • 17篇黄婷婷
  • 15篇罗璨
  • 12篇董红娟
  • 9篇黄婷婷
  • 8篇张红
  • 7篇王卫星
  • 7篇陈辰
  • 5篇赵彦会
  • 5篇夏悦明
  • 5篇袁振华
  • 3篇王国瑾
  • 3篇王丽萍
  • 3篇陶绪雄
  • 2篇孙小梅
  • 2篇张蕲
  • 2篇肖哲曼
  • 2篇杨百瑜
  • 2篇曾艳平

传媒

  • 5篇武汉大学学报...
  • 4篇卒中与神经疾...
  • 3篇国际老年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黑龙江医药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神经损伤与功...
  • 2篇第七届中华医...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卒中后3月认知障碍现况调查
目的中国关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较少,该病的分布状况、主要的受损认知域和影响因素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发现卒中后认知障碍在中国的分布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全国共34家医院参加该研究。排除卒中前认知障碍、脑部疾病史,...
张勇张振馨杨百瑜李延峰
关键词:卒中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甜菜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甜菜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组织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甜菜碱干预组和高剂量甜菜碱干预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给予高脂肪饲料加入诱导脂肪肝药物丙基硫氧嘧啶饲养,构建NASH大鼠模型,同时对低剂量(200 mg/kg)、高剂量(400 mg/kg)甜菜碱干预组大鼠以甜菜碱溶液灌胃。第12周末处死全部大鼠。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细胞色素相关因子(CYP3A2、CYP2E1)的mRNA水平,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损伤严重,该组织中的TNF-α、IFN-γ、CYP2E1 mRNA表达明显增强,IL-10 mRNA的表达明显减弱(P<0.01),MDA、NO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CYP3A2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甜菜碱组肝组织损伤减轻,该组织中的TNF-α、IFN-γ、CYP2E1 mRNA表达明显减弱,IL-10 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或P<0.01),MDA、NO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低、高剂量甜菜碱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甜菜碱可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的炎症和坏死,其机制可能为改善丙基硫氧嘧啶对大鼠肝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抑制肝细胞炎症因子与iNOS mRNA的表达等。
张勇严少南龚作炯孙小梅施金枝
关键词:甜菜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氧化应激炎症因子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及其治疗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NMS)的发生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治疗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期...
张勇卢祖能董红娟张红黄婷婷罗璨
关键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Survivin和Cox-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Survivin)和环氧化酶-2(Cox-2)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41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Survivin和Cox-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41例肝癌组织中Survivin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8.78%(20/41)和70.73%(29/41),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两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Sur-vivin和Cox-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13,P<0.05)。结论:Survivin和Cox-2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其生物学特性有关,两者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存在协同作用。
陈志丹王卫星陈辰林西青徐胜陶绪雄张勇赵彦会
关键词:SURVIVINCOX-2肝癌组织原发性免疫组织化学SP法肿瘤大小癌组织标本
帕金森病伴发焦虑的影响因素
目的尽管焦虑状态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十分常见,但与焦虑相关的影响因素尚不甚清楚。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对在我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治疗情况。收集...
张勇卢祖能董红娟黄婷婷罗璨
文献传递
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的危险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冻结步态(FOG)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对我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的 PD 患者,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治疗情况,分析 PD 患者 FOG 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07例符合条件的 PD 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9.07±10.46)岁,平均年龄(64.29±9.77)岁,病程2.00~8.00年,中位值4.00年.64例(59.8%)患者出现 FOG,其中男37例(57.8%).与未出现 FOG 的 PD 患者比较,FOG 患者病程长、UPDRS-Ⅱ评分高、“开”期 UPDRS-Ⅲ评分高、“开”期改良 Hoehn& Yahr 分级(H-Y 分级)高、症状波动和剂峰异动症多见、Epworth 嗜睡评分量表(ESS)评分高、快速动眼睡眠行为异常问卷(香港版)(RBDQ-HK)评分高、Beck 抑郁量表(BDI)评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整性别和调查时年龄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病程长[1.12(1.01~1.25),P =0.034]、H - Y 分级高[4.13(1.90~8.98),P <0.001]、统一 PD 评分量表(UPDRS)-Ⅱ评分高[1.23(1.12~1.35),P <0.001]、UPDRS-Ⅲ评分高[1.06(1.03~1.09),P <0.001]、症状波动[3.98(1.68~9.43),P =0.002]、剂峰异动症[10.71(1.35~85.23),P =0.025]、RBDQ-HK评分高[1.03(1.00~1.60),P =0.023]和 BDI 评分高[1.08(1.03~1.14),P =0.004]等因素与 FOG 显著相关.同时,合并 FOG 患者 PDQ-39总分更高,除社会支持外,FOG 对其他维度均存在显著影响(P <0.05).结论 FOG在 PD 患者中十分常见,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症状波动、剂峰异动症、RBD 和抑郁状态可能是 PD 患者发生 FOG 的独立危险因素,FOG 可显著降低 PD 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勇卢祖能董红娟张红黄婷婷罗璨
关键词: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抑郁抗帕金森病药物
帕金森病患者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伴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RBD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入组PD患者63例,根据REM睡眠行为异常问卷-香港版(RBDQ-HK)分为PD+RBD组(n=28)和PD-RBD组(n=35)。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级比较两组运动症状严重程度;采用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uest)比较非运动症状发生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Epworth嗜睡评分量表(ESS)比较认知、焦虑、抑郁和日间思睡等情况。结果 PD患者中RBD发生率为44.4%(28/63),PD+RBD组病程显著长于PD-RBD组(χ~2=12.733,P=0.002),年龄更大(t=-2.292,P=0.025),H-Y分级更高(χ~2=7.014,P=0.008),但在性别、发病年龄、起病类型、左旋多巴等效剂量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运动症状方面,PD+RBD组UPDRSⅡ、Ⅲ评分更高(t=-2.734,P=0.008;U=3.329,P=0.001);在非运动症状方面,PD+RBD组胃肠道功能及睡眠障碍、精神相关症状等方面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D-RBD组(P〈0.05),焦虑及抑郁在PD+RBD组中更常见(χ~2=3.958,P=0.047;χ~2=10.338,P=0.001),但在认知功能、日间思睡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便秘(OR=7.257)、长病程(OR=5.389)、高UPDRSⅢ评分(OR=1.060)与PD患者RBD相关。结论病程更长、年龄更大、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受累更严重的PD患者易伴发RBD。便秘、长病程、高UPDRSⅢ评分可能是RBD的危险因素。
黄婷婷张勇罗璨卢祖能
关键词:帕金森病
Skp2的特点及与肿瘤的关系
2009年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紊乱是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分子事件。细胞周期调控是由复杂的闭合网络完成,其中细胞周期素(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s,CDKI)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参与了细胞生长和凋亡的调控,在恶性肿瘤中,该途径发生异常是细胞获得无限增殖性及永生性的原因之一。
张勇张小峰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细胞周期调控机制SKP2泛素蛋白酶体细胞周期素分子事件
敲减ATF3对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与上皮间质转化及免疫抑制因子分泌的影响
2021年
目的研究敲减活化转录因子3(ATF3)对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CRC-CSCs)自我更新能力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并检测免疫抑制因子分泌的变化。方法培养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CD133+表达的CRC-CSCs细胞,转染sh-ATF3慢病毒载体至CRC-CSCs细胞作为实验组(sh-ATF3组),以转染sh-NC慢病毒载体作为阴性对照组(sh-NC组),正常培养的CRC-CSCs细胞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ATF3相对表达量,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变化,成球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更新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TGF-β1、VEGF、IL-6、IL-10的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自杀相关因子(Fas)、Fas配体(Fas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比较,sh-ATF3组CRC-CSCs细胞中ATF3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转染后48 h和72 h细胞活性降低(P<0.05),细胞成球能力与克隆形成能力均下降(P<0.0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较高而Vimentin蛋白表达较低(P<0.05),同时,细胞上清液中TGF-β1、VEGF、IL-10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Fas蛋白表达升高,FasL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敲减ATF3可抑制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与上皮间质转化,下调免疫抑制因子TGF-β1、VEGF、IL-10表达,并且上调Fas蛋白,下调FasL蛋白的表达。
张勇夏悦明赖晓兰闵松林雷文俤
关键词:自我更新上皮间质转化免疫抑制因子
Skp2和P27^(kip1)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与P27kip1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31例胰腺癌组织和14例癌旁组织中Skp2和P27kip1的表达。结果:31例胰腺癌组织中Skp2阳性表达率为32.26%(10/3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0/14)(P<0.05);P27kip1的阳性表达率为45.16%(14/3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78.57%(11/14)(P<0.05)。统计分析还显示:随着癌组织分化程度降低、TNM分期升高、淋巴结的转移Skp2阳性表达率相应升高(P<0.05),而P27kip1的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两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且Skp2和P27kip1在胰腺癌的表达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s=-0.59,P<0.01)。结论:Skp2和P27kip1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张勇王卫星陈辰赵彦会
关键词:胰腺癌癌旁组织SKP2P27^KIP1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