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涛

作品数:19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电气工程
  • 5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陶瓷
  • 12篇压电
  • 12篇压电陶瓷
  • 10篇无铅
  • 10篇无铅压电
  • 10篇无铅压电陶瓷
  • 5篇铌酸
  • 4篇陶瓷结构
  • 4篇铌酸钾钠
  • 3篇溶胶
  • 3篇溶胶-凝胶
  • 2篇电性能
  • 2篇压电性
  • 2篇压电性能
  • 2篇致密
  • 2篇烧结温度
  • 2篇烧结性
  • 2篇烧结性能
  • 2篇助烧剂
  • 2篇准同型相界

机构

  • 17篇河南科技大学
  • 8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河南东风新研...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9篇李海涛
  • 7篇张波萍
  • 5篇李谦
  • 3篇马楠
  • 3篇文九巴
  • 3篇杨伟刚
  • 3篇许荣辉
  • 3篇闫焉服
  • 3篇王广欣
  • 2篇崔敏
  • 2篇李海涛
  • 1篇张倩
  • 1篇赵胜利
  • 1篇秦启宗
  • 1篇顾永军
  • 1篇李新利
  • 1篇于仁红
  • 1篇李丽华
  • 1篇黄金亮
  • 1篇肖发新

传媒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功能材料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iPON薄膜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采用355nm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制备了室温离子电导率为1.6×10-6Scm的LiPON电解质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薄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讨论了LiPON薄膜的电化学性能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薄膜是一种无针孔、无裂缝、厚度均匀的非晶态结构。N元素插入到Li3PO4中,取代POP和PO3结构中的O使N与P成键形成PN=P或PNPP,增加了薄膜中的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了离子电导率。另外,随着N含量增大,LiPON薄膜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增大。
赵胜利文九巴李海涛秦启宗
关键词:LIPONPLD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2022年
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导向,针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论文选题、导师队伍建设、过程监管、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毕业论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完善了毕业论文选题审核机制,校内+企业双导师制;构筑了全流程过程监控体系,强化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完善了面向课程目标的各环节评价标准,构建了多维度评价体系;以期提升毕业论文和人才培养质量。
于仁红李丽华李新利柳勇李海涛
关键词:毕业论文工程教育认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熔盐法制备高性能铌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被引量:6
2016年
用熔盐法合成铌酸钾钠(Na_(0.52)K_(0.48)NbO_3,N_(52)K_(48)N)陶瓷粉体,用传统固相烧结工艺制备N_(52)K_(48)N陶瓷。研究了熔盐含量和烧结温度对N_(52)K_(48)N陶瓷粉体及其所制备陶瓷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熔盐法在750℃就合成了单一钙钛矿结构的N_(52)K_(48)N陶瓷粉体;随熔盐含量增加,N_(52)K_(48)N陶瓷粉体粒径增大,粉体团聚现象明显减弱。当熔盐与反应物质量之比为1∶5,烧结温度T=1050℃时,所制备的N_(52)K_(48)N陶瓷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压电常数d33=137 p C/N,机电耦合系数kp=32.6%,居里温度Tc=410℃,表明熔盐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铌酸钾钠陶瓷制备方法。
李海涛闫焉服王广欣李谦黄金亮
关键词:熔盐法无铅压电陶瓷铌酸钾钠钙钛矿结构
钙-硼共掺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微波制备及性能被引量:7
2020年
采用传统固相技术和微波技术合成铌酸钾钠基陶瓷(Na0.535K0.48)Nb0.91Sb0.09O3(NKNS)粉体,用微波技术合成的粉体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烧结和微波烧结制备(Na0.535K0.48)Nb0.91Sb0.09O3+x%CaO-B2O3(NKNS-xCB)陶瓷样品,并研究了掺杂剂含量、两种烧结工艺对陶瓷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微波技术合成NKNS陶瓷粉体所用的时间是传统固相技术所用时间的1/6。与传统烧结相比,微波烧结使NKNS-xCB陶瓷的烧结时间缩短3/4,且在相同的温度下微波烧结的样品具有较高的致密度和较好的电学性能。x=0.50的陶瓷样品在1020℃微波烧结30min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d33=225pC/N,kp=40.2%,εr=647。表明微波技术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NKN基陶瓷制备技术。
李海涛李海涛王广欣张晗王广欣王小兵张小振
关键词:微波烧结无铅压电陶瓷铌酸钾钠
MgO掺杂LKNN无铅压电陶瓷的致密化烧结
MgO具有较高的烧结活性,能够排除晶界处的气孔,促进烧结过程中的坯体致密化。本文采用传统烧结法成功制备了MgO掺杂的(1-x)(K0.48Na0.52)0.942Li0.058NbO3+xMgO(LKNNMx)陶瓷,研究...
李海涛李谦席慧军
关键词:压电陶瓷
烧结温度对0.9PbZr_(0.52)Ti_(0.48)O_3-0.1NaNbO_3压电陶瓷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了钠过量的0.9PbZr0.52Ti0.48O3-0.1NaNbO3(PZT-NN)压电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对PZT-NN陶瓷晶体结构及其电学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烧结的PZT-NN陶瓷均为单一钙钛矿结构,在1125~1150℃温区烧结时,陶瓷发生了由四方相向正交相的相变。随烧结温度进一步升高,压电常数d33、介电常数εr以及剩余极化强度Pr均呈递减趋势,烧结温度为1125℃的PZT-NN陶瓷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d33=218pC/N,εr=851,tanδ=0.02。PZT-NN陶瓷的相对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150℃时达到95%,钠过量的NaNbO3加入使PZT陶瓷的致密化烧结温度降低了50~150℃。
崔敏张波萍李海涛
关键词:压电陶瓷PZT烧结温度
Li_2CO_3掺杂BaTiO_3无铅压电陶瓷的低温烧结被引量:5
2011年
以Li2CO3作为烧结助剂,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BaTiO3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1000~1150℃)和Li2CO3添加质量分数(0%~5%)对BaTiO3陶瓷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2CO3的掺入有效地促进了陶瓷的烧结,使BaTiO3的烧结温度从1300℃以上降低到1050℃。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未掺Li2CO3的BaTiO3陶瓷样品为四方相结构,掺Li2CO3的BaTiO3陶瓷样品为正交相结构。Li2CO3掺量为1%的陶瓷样品具有较高的致密度,且在1050℃时获得最大值,其相对密度可达94%。当烧结温度为1100℃时,BaTiO3陶瓷的压电常数d33获得最大值,且d33随着Li2CO3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Li2CO3掺量为1%时陶瓷具有较好的电性能:d33=200pC/N,εr=1322,TC=115℃。
马楠张波萍李海涛杨伟刚
关键词:BATIO3无铅压电陶瓷压电性能
Zn掺杂对铌酸钾钠压电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传统陶瓷固相烧结工艺制备Zn掺杂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Li0.06(Na0.535K0.48)0.94](Nb(0.94-2x)/5Sb0.06Zn x)O3(LNKNSZ x),研究了B位Zn掺杂量对陶瓷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Zn掺杂量范围内陶瓷为单一的钙钛矿结构,其中正交相含量随Zn掺杂量增加而增多。压电性能和介电性能随Zn掺杂量增加有所降低,机械品质因数却随之增大。当Zn掺杂量(摩尔分数)x=0.008~0.010时,陶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d33=264 pC/N,kp=49%,Pr=24.5μC/cm2,Qm=194,表明LNKNSZ陶瓷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无铅压电陶瓷。
李海涛邢朝君闫焉服张盼盼许骏蒙
关键词:无铅压电陶瓷铌酸钾钠环境友好
锌硼共掺对铌酸钾钠基压电陶瓷结构和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传统固相制备工艺,在烧结温度960~980℃成功制备了致密度较高、综合电学性能优异的Li0.06(Na0.535K0.48)0.94Nb0.94Sb0.06O3+x%(质量分数)ZnO+B_2O_3(LNKNS-xZB2)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ZnO+B_2O_3掺杂量对LNKNS-xZB2陶烧结性能、相结构、微观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ZnO+B_2O_3的掺杂不仅改善了LNKNS-xZB2陶瓷的烧结性能,而且改变了陶瓷的相结构,在掺杂量x=1.2~1.6范围内形成四方-正交两相共存的多晶型相界(PPB)。在准同型相界处(x=1.6),陶瓷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压电常数d33、机电耦合系数kp、介电常数εr、机械品质因数Qm、剩余极化强度Pr和相对密度ρr分别为285pC/N,35.4%,954,205,29.5μC/cm^2和96.3%。为铌酸钾钠基压电陶瓷的低温致密化烧结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海涛李海涛王广欣韩雪洋李岩岩顾永军
关键词:铌酸钾钠无铅压电陶瓷准同型相界烧结性能
Cu掺杂Li_(0.06)(Na_(0.5)K_(0.5))_(0.94)NbO_3压电陶瓷的相结构、微观结构与电学性能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传统烧结工艺制备了Cu掺杂的(Li,Na,K)NbO3基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Cu掺杂量对陶瓷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掺杂量x≤1.2%(摩尔分数)时,陶瓷的晶粒度和致密度随Cu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在x=1.2%时其相对密度达到最大值94.6%。当x>0.8%时,陶瓷中开始出现杂相,导致其压电性能下降。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和机电耦合系数kp在x=0.8%时分别达最大值186 pC/N和33%。Cu的掺杂为受主掺杂,使陶瓷呈现一定的"硬性",陶瓷的机械品质因数Qm由x=0.3%时的162提高到x=1.0%时的318。
李海涛张波萍崔敏马楠杨伟刚鲍星毅
关键词:压电陶瓷电学性能致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