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作品数:24 被引量:108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教委科研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生物模板法制备空心微球形光催化剂的研究 光催化剂催化性能受到晶型、晶粒大小、焙烧温度、金属离子负载、半导体材料复合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光催化材料的微观形貌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材料不同的微观形貌通过改变表面吸附量、吸附方式、光照路径等因素来提高光催化性能。人... 卜聃 庄惠生 李玲关键词:光催化剂 微观形貌 模拟皮肤“出汗”性能的测量 被引量:5 2014年 自行研制了模拟皮肤出汗性能测量仪,对用作模拟皮肤的3种微孔膜复合织物在不同皮肤温度和水压条件下的出汗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种模拟皮肤的出汗能力存在明显差异,但都与水压力和皮肤表面温度正相关,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压力的影响会减小;2层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复合织物的出汗能力最高,3层PTFE膜复合织物次之,2层乳胶膜复合织物最低;3种模拟皮肤都呈现出一定的膨胀率,3层PTFE膜复合织物的膨胀率稍小;3种模拟皮肤在皮肤平均温度为24℃、水位高度为1.5m条件下的湿阻与其出汗能力成反比. 陈益松 夏明 李玲幼儿皮褶厚度与身体围度的相关及回归关系探讨 被引量:4 2002年 于 2 0 0 0年 6月 5日至 8日对安徽师大附属幼儿园 4 46例幼儿进行了皮褶厚度及围度等指标的测量 ,并对性别间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求出了两指标间的回归方程 ,进行了回归系数的方差检验和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 :4 - 5岁幼儿肱三头肌位与肩胛下位皮褶厚度值女孩大于男孩 (p <0 .0 5 ) ;4 - 6岁幼儿头围和胸围是男孩大于女孩 (p <0 .0 5 ) ;皮褶厚度和围度存在着正相关的线性回归关系 . 李玲 花兆合 刘再群 杨彬 黄徐根 朱毛鑫关键词:幼儿 皮褶厚度 相关系数 籍疏水花菁染料的荧光突变测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 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了近红外疏水花菁染料I在几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荧光行为.花菁I在水中及含有低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曲通X-100溶液中表现出很弱的荧光,但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CMC时,荧光显著红移并迅速增强到最大.这种荧光突变为曲通X-100的胶束形成提供了直观的指示,可据此建立一种测定其CMC的简单荧光方法.该法还适用于Brij-35的CMC测定,所测的CMC值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十分吻合. 张萍 吴玉芹 李玲 郑洪关键词: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溶液 红移 疏水 花菁染料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安徽农村青少年体型的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研究 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 了解安徽农村青少年的体型发育状况。方法 : 采用 Heath- Carter人体测量法对繁昌县农村 1 678名 (男 91 4 ,女 764) 7~ 1 8岁汉族青少年进行体型分析。结果 : 女性内因子大于男性 ,中因子和外因子小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 ,男女体型都在发生变化。男性逐渐由中胚型过渡到外胚型 ;女性由三胚中间型经偏内胚型的外胚型演变为内胚型。经检验 ,同龄男女间差异显著。通过与蒙古族和国外其他群体相比较 ,表明在不同民族和人种间的体型有一定差异。结论 : Heath- Carter体型法在人类营养学和体质人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青春期是形成体型的关键时期。 花兆合 刘再群 李玲 杨彬 方大伟 朱钦关键词:农村 青少年 体型 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7 2003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全面观察了一种传统的东方药草——瓦松的茎内部结构、气孔器类型、大小、气孔指数、角质膜纹饰等叶表皮特征及花粉形态和外壁超微结构,并将瓦松的上述结构与景天属植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瓦松的茎与景天属植物的茎构造基本一致,均由表皮(一层)、皮层(数层)及维管柱三部分组成,但两者在皮层薄壁细胞腔的大小、异细胞含量及维管柱中木质部有无间隔等方面差异明显。叶表皮方面,两者在气孔器类型及分布等方面是一致的,区别在于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气孔凹陷的程度,以及瓦松的角质层纹饰为十分致密的细小块(片)状,而景天属植物为较典型的条网纹饰等。孢粉学方面,瓦松与景天属植物各项特征亦基本一致,如均为近球形~长球形花粉,角萌发孔,三孔沟明显,外壁2层且内、外层几乎等厚,不同之处在于花粉粒的大小及外壁厚度上。建议将一些差异显著的特征,如角质层纹饰等,作为景天科属、种划分的重要依据。综合瓦松的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在系统发育方面,瓦松比景天属植物进化。 郑艳 巩劼 陈士超 李玲关键词:形态解剖学 茎结构 叶表皮 孢粉学 景天属植物 景天科 聚苯乙烯-丙烯酸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共振光散射性质 被引量:2 2004年 Poly(styrene-acrylic acid)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emulsifier-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under ultrasonic irradia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and 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nanoparticles is 9 nm. The 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 peak was at 340 nm and it was greatly enhanced by protein. The nanoparticles are stable, water-soluble and bioactivity. A high sensitive RLS probe for protein determination was proposed. 陈红旗 汪乐余 李玲 夏婷婷 王伦关键词:苯乙烯 丙烯酸 无皂乳液聚合 超声辐射 共振光散射 硫化镉纳米粒子的功能化修饰及其荧光性质研究 本文在超声条件下合成CdS纳米核,再在其外表面聚合包裹丙烯酸,增大了纳米粒子的水溶性,改善了其稳定性,室温下放置数月不沉淀. 陈红旗 汪乐余 王伦 李玲 董玲 夏婷婷关键词:硫化镉 荧光特性 文献传递 脂质体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人IgG的检测 被引量:1 2010年 实验构建了一种检测人免疫球蛋白G(人IgG)的竞争型免疫传感器.采用层层组装的方法将IgG抗体固定在金纳米粒子修饰的金电极表面,基于待测IgG与IgG抗原标记的、内部包裹Ru(bpy)23+的脂质体之间的竞争,实现对人IgG的检测.结果表明,电化学发光强度与人IgG的浓度在0.1-3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803.1-206.2x(ng/mL)(n=6,R=0.99),检出限为0.05 ng/mL.对人血清中IgG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李玲 王海燕 孙东艳 龚武 王伦关键词:电化学发光 免疫传感器 脂质体 新荧光试剂5-(4-羧基苯偶氮)-8-水杨醛缩氨基喹啉荧光增敏法测定人血清蛋白质 被引量:21 2004年 合成了新荧光试剂 5 (4 羧基苯偶氮 ) 8 水杨醛缩氨基喹啉 (p CPSAQ ) ,探讨了与人血清蛋白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在 pH =7.0的缓冲体系中 ,蛋白质的存在使 p CPSAQ的荧光大大增强 ,据此建立了测定人血清蛋白质的灵敏方法 ;对人血清白蛋白和γ 球蛋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 .1~ 4 .5mg/L和 0 .1~ 4 .0mg/L ;检出限分别为0 .0 2 8和 0 .0 2 7mg/L。方法灵敏、快速、选择性好 ,用于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的测定 ,结果满意。 张明翠 汪乐余 李玲 陈红旗 张德兴 王伦关键词:荧光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