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绍东

作品数:31 被引量:87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董必武
  • 8篇司法
  • 5篇多元化纠纷
  • 5篇多元化纠纷解...
  • 5篇纠纷
  • 5篇纠纷解决
  • 4篇司法改革
  • 3篇多元化纠纷解...
  • 3篇正义
  • 3篇人民
  • 3篇实证
  • 3篇司法观
  • 3篇苏区
  • 3篇中央苏区
  • 3篇纠纷解决机制
  • 3篇法律
  • 2篇地方自治
  • 2篇引论
  • 2篇政府
  • 2篇政治

机构

  • 28篇江西师范大学
  • 10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30篇曾绍东
  • 3篇俞荣根
  • 2篇赖经洪
  • 1篇周晓朗
  • 1篇黄加文
  • 1篇刘俊
  • 1篇尹可雨

传媒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江西财经大学...
  • 2篇农业考古
  • 1篇求实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江西行政学院...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 1篇中国法学会董...
  • 1篇中国法学会董...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拓与奠基——论董必武在中央苏区的司法实践被引量:7
2010年
作为法学家的董必武在中央苏区从国家政权形态层面,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了大量的司法实践活动,对中央苏区法制与政权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对新中国司法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标志着其法律思想已初步形成。对董必武在中央苏区司法实践进行梳理与归纳,有利于把握董必武法律思想的整体与动态发展。
曾绍东
关键词:董必武中央苏区司法实践
传统与现代之间:董必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想引论
社会、法律的多元性决定了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性。建国之初,董必武就提出了以便民为理念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想,是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的产物。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承继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强调当事人主义,与现代社会的平等、参与、...
曾绍东
关键词:董必武调解机制多元化纠纷司法改革
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研究——以赣南(1939-1949)为中心的考察
地方自治是“立宪国家之基础”(梁启超语),孙中山将之喻为“国之础石”,与民主宪政相依相生,相辅相成,是宪政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地方自治滥觞于英国,是11世纪晚期欧洲商业复兴,市民社会兴起的产物。其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
曾绍东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地方自治本土化实证
传统与现代之间:董必武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想引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程序中心主义为主导的司法改革和建设被视为法制现代化的制度性象征,司法下乡则被认作是树立法治权威、建立法治秩序和提高法治意识的必然选择,而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调解制度等则遭受冷落,纠纷解决出现了司法一...
曾绍东
文献传递
传统与现代之间——董必武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思想论析
<正>80年代以来,以程序中心主义为主导的司法改革和建设被视为法制现代化的制度性象征,司法下乡则被认作是树立法治权威、建立法治秩序和提高法治意识的必然选择,而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调解制度等则遭受冷落,纠纷解决出现了司法一元...
曾绍东
文献传递
论晚清科举考试的法律特征——以晚清科考条例《钦定科场条例》为研究对象被引量:1
2005年
科举考试在晚清走向衰亡,是晚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剧变的必然结果。本文以晚清科考条例《钦定科场条例》为研究对象,探讨晚清科举考试的法律特征,为研究晚清科举考试的衰亡与晚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剧变的关系打下基础,亦可为当今的考试立法与改革提供历史智慧。
曾绍东
关键词:晚清科举考试法律特征
法律与革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价值新论
2021年
革命不仅是对既有法秩序的打破,亦建构了新的法秩序,反之,革命需要合法性支持和制度性供给,因此,法律与革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作为一种革命型法,其价值需在法律与革命的理论视域下进行审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体现了革命的理想目标,彰显了革命的正义性,为革命的推进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同时,促进了社会由乡族结构向团体结构的变迁以及民众从族民到公民意识的转变,为中国特色法治建设开辟了新路径,形成了中国特色依法治国的雏形,形塑了中国特色的法治品格。
刘俊曾绍东
关键词:法统
董必武司法改革思想的启示被引量:3
2010年
中国司法文化传统偏重"实质理性",这与"形式理性"的西方司法文化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三十年来以程序中心主义为主导的司法改革,其理想与现实、司法的面相与公众的心理期待的矛盾和冲突,是过于偏重程序中心主义的西方经验,忽视本土司法文化传统的结果。董必武的既要守程序又要便民的司法改革思想体现了程序与实质的统一,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反思和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当下的司法改革应当回到尊重中国司法文化传统的轨道上来。
俞荣根曾绍东
关键词:董必武司法改革程序正义
论董必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开拓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关于法治的科学认知的集成,是党和国家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1]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理论表达,[2]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专家学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内涵进行了多方概括,...
曾绍东
文献传递
司法改革的反思与前瞻——以董必武的司法改革思想为指导
八十年代以来以程序中心主义为主导的司法改革,由于过于偏重域外经验,忽视本土司法文化传统,出现了理想与现实、司法面相与公众心理期待的矛盾和冲突,司法改革步入了新的十字路口。董必武的司法改革思想,在理解和尊重中国司法文化传统...
俞荣根曾绍东
关键词:董必武司法改革程序正义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