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杰

作品数:16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6篇湿地
  • 4篇土壤
  • 3篇水文
  • 2篇滇西
  • 2篇滇西北
  • 2篇有机碳
  • 2篇生境
  • 2篇驱动力
  • 2篇景观格局变化
  • 2篇分异
  • 2篇城市
  • 1篇氮素
  • 1篇地景
  • 1篇滇西南
  • 1篇信息构建
  • 1篇演替
  • 1篇养分
  • 1篇养分评价
  • 1篇越冬
  • 1篇植被

机构

  • 10篇云南财经大学
  • 8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红河学院
  • 2篇云南省环境科...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大理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6篇李杰
  • 7篇胡金明
  • 5篇袁寒
  • 5篇董云霞
  • 3篇黄茹
  • 3篇马彬斌
  • 2篇贾海锋
  • 1篇黄林
  • 1篇邓伟
  • 1篇陶犁
  • 1篇李少娟
  • 1篇杨燕平
  • 1篇张继飞
  • 1篇张晓娟
  • 1篇张丽娟

传媒

  • 5篇山地学报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地理研究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湿地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导刊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帕海湿地不同退化状态下土壤氮素的分异特征被引量:4
2012年
纳帕海湿地区4类主要土壤的退化程度由高而低为弃耕地-中生草甸土(AFMMS)、中生草甸土(MMS)、湿草甸土(WMS)和沼泽土(MS),对4类土壤0~10 cm、10~20 cm、20~30 cm采样,分析全氮(TN)、速效氮(RAN)、溶解有机氮(DON)、无机氮(IN)含量。结果表明:在剖面垂向,沼泽土TN和RAN含量中上层相对富集,而DON和IN含量由上而下逐渐降低、上层相对富集;其它三类土壤氮素含量总体由上而下降低、上层相对富集;4类土壤间。
胡金明董云霞袁寒李杰马彬斌
关键词:湿地退化土壤
人类活动对纳帕海湿地黑颈鹤越冬生境的干扰强度与格局被引量:19
2017年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湿地造成空前的压力,在短期内以人类活动干扰为主要特征;强度各异、来源多样的干扰对以城市湿地为载体的候鸟生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影响着候鸟的越冬生境质量,进而影响了候鸟的种群变化。其中,量化人类活动干扰的强度与其对候鸟生境格局的影响是生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帕海湿地(Ramsar湿地)是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中部种群的主要越冬地,然而日趋严重的人类活动干扰已经影响了黑颈鹤种群的越冬生境质量,因而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研究区内,根据黑颈鹤的可利用景观,识别黑颈鹤的潜在生境,结合2010~2015年期间对人类活动干扰源的多次实地调查资料,将影响黑颈鹤生境的主要干扰源进行分类,确定其强度和干扰范围,从而确定2010~2015年期间黑颈鹤实际生境格局及复合干扰位置、强度和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越冬种群稳定期和迁离期实际生境分别仅占两时期潜在生境的48.9%和38.3%,人类活动干扰是造成黑颈鹤实际生境和潜在生境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低复合强度干扰的影响面积在稳定期和迁离期都接近总干扰面积的90%,所以,低复合强度干扰是黑颈鹤生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控制低复合强度干扰,可以快速、有效地起到保护和恢复黑颈鹤生境的目的。
李杰胡金明罗怀秀贾海锋
关键词:黑颈鹤越冬生境城市湿地
基于Google Earth三维信息构建纳帕海湿地数字高程模型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开放的二次开发平台Google Earth API,通过IApplicationGE接口提取地面三维信息,对纳帕海流域进行DEM构建,并在流域整体与纳帕海湿地区对GE生成DEM和本区域原有1∶5万DEM进行数据精度比较,发现GE生成的DEM在纳帕海湿地区精度更高,能够更好地模拟研究区地形。
李杰杨燕平
关键词:生态水文DEMEARTH
广西龙象谷南晓片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鹭鸟生境的可能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广西龙象谷紧邻鹭鸟保护区,但在北部湾经济一体化进程驱动下,龙象谷面临着大规模的规划建设,区内景观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其对鹭鸟生境及其保护的影响尚不清晰。本研究利用3S技术,运用景观指数运算方法对广西龙象谷南晓片区规划前后景观格局产生的变化及其对鹭鸟生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区域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破碎化和多元化,景观类型丰富度增加,优势景观由用材林向绿地植被及建筑用地等转化;规划后水体景观将成为鹭鸟的主要觅食地,但由于水体景观镶嵌在绿地植被及道路景观中,因此,由于开发带来的人为干扰逐渐增多将会影响鹭鸟在水体景观中的觅食行为。景观格局分析是城市规划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能够对规划中鸟类生境的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刘路明李杰刘陈鸿董云霞王振兴
关键词:生境
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南山地资源型城市水安全问题与对策——以昆明东川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山地资源型城市地理条件复杂,近现代人类活动强烈,环境破坏严重,生态脆弱,易受气候变化影响下水资源配置与利用失衡而引发水安全问题。我国西南山区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干旱灾害频发,加之资源型城市地区长期存在水污染问题,区内居民水安全风险较大。本研究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分析其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量变化趋势;并对不同海拔梯度自然村进行农村饮水、灌溉用水问卷调查;对区内主要河流进行水质采样、以分析东川现存水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结果显示,东川区近年来水资源量有减少趋势,农业发展增速缓慢;同时区内存在水量、水质两类水安全问题;干旱期,中、高山区以山泉作为主要水源、及雨水作为主要灌溉用水的自然村常存在用水量短缺问题;大部分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河流水资源难以利用;河谷区人畜饮水及灌溉用水受河流水质恶化影响较重。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对中高山等水源涵养区进行生态修复;严格控制重金属排放,恢复河流水质;以及加强小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东川是典型的西南山地资源型城市,其水安全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可为上述地区水土资源耦合调控提供一定借鉴。
李杰邓伟张继飞李少娟黄茹张扣强
关键词:水安全气候变化
耕地利用转型突变点检测及其时空特征--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被引量:11
2022年
研究目的:识别东川区1989—2020年耕地利用转型时间节点及其时空特征。研究方法:滑动T检验、Mann-Kendall检验、Yamamoto检验、局部空间自相关。研究结果:(1)耕地利用显性转型发生于2002年,主要受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隐性转型发生于2006年和2012年,主要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耕地利用形态综合指数在转型前后均呈东高西低态势,与东川区地形格局基本一致。(3)显性转型后耕地数量的空间集聚特征较为稳定,种植结构空间变化明显;隐性转型后经济与生态功能指数空间集聚程度不断降低,二者朝着区域均衡化方向发展,社会功能集聚程度有所提升,其区域异质性增强。研究结论:突变检测法较好刻画了东川区耕地利用转型时间节点;村域尺度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地形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耕地利用转型产生的较大影响。
蒋梦凡李智国李杰刘新有
关键词:土地管理突变点检测
滇西北纳帕海湿地区域土壤速效氮组分的分异及指示意义被引量:10
2011年
对纳帕海湿地区的弃耕地-中生草甸土(AFMMS)、中生草甸土(MMS)、湿草甸土(WMS)和沼泽土(MS)的0~10 cm、10~20 cm、20~30 cm层位采样,分析各层土壤速效氮(RAN)、溶解有机氮(DO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含量。发现:本区4类土壤中,沼泽土各层速效氮素组分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3类土壤对应层的含量。4类土壤上层均为RAN和DON的主要分布层,且两者在上层的分异都为AFMMSMMS〉WMS〉MS,而上中层DON/IN分异为AFMMS〉WMS〉MMS〉MS。这一研究表明,水分和植被生态分异对该湿地区土壤速效氮素组分分异具有重要影响;测得的3类速效氮素组分占RAN的比例极低,土壤中大量的易分(水)解有机氮尚待加强研究;相较于较低比例的无机氮而言,土壤中可被有效利用和易随水分运移发生流失的DON具有更重要的氮素供应和环境指示意义,湿地旱化会增加土壤DON的相对比例从而可能加剧土壤DON的流失,应加强流域中上游湿地土壤的DON动态变化研究。
胡金明袁寒李杰董云霞马彬斌
关键词:湿地土壤分异
无常规水文监测高寒湿地纳帕海水量波动模拟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论文以无常规水文监测高寒湿地纳帕海为例,基于流域产汇流的时滞效应,建立了湿地区气候因子(日累计降水量)与水文因子(湿地明水量)之间的经验关联模型,以模拟湿地水文情势的波动。研究首先通过对1990—2011年不同时相的48期纳帕海湿地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进行解译,提取明水景观变化信息;再利用研究区1988—2011年逐日降水数据经过统计计算后生成的不同时间步长日累计降水量与48期明水面积序列进行回归分析,筛选出最佳时间步长日累计降水量并获得其与明水面积之间的经验关联模型;进而借助纳帕海湿地明水面积与明水量之间的经验方程建立湿地明水量-最佳日累计降水量关联模型。模拟结果表明:8—9月是纳帕海湿地的主汛期,9月多年平均明水量可达866.11×104m3;干、湿季明水量差异较大,干季平均明水量为95.91×104m3。上述模拟结果能够与遥感影像解译所获取的信息和实地调查信息保持基本一致,说明此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研究区水文情势波动,为无监测高寒湿地水文情势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为该地区湿地洪灾防范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方法指导。
李杰胡金明张洪罗怀秀贾海锋张扣强
关键词:湿地水文时滞效应高寒湿地
纳帕海湿地季节性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被引量:27
2010年
利用纳帕海湿地区2008年冬季SPOT-5和2009年春季Landsat ETM+影像,进行景观解译,结合地面植被和水文情势调查,剖析了纳帕海湿地区的景观格局年内季节动态变化,及其与区域季节性气候和人为扰动的关联。研究发现:研究时段内纳帕海湿地区主要湿地景观都大幅萎缩,湿地类景观之间、湿地类景观与非湿地类景观之间发生显著转换;破坏地景观呈斑块状散布,占纳帕海湿地区总面积15.74%;各类景观向破坏地景观的转换,主要源于季节性气候背景下周边村落家畜放养的破坏;春夏时极端干旱气候和区域人为活动扰动,是纳帕海湿地退化的直接驱动;协调湿地保护与周边农牧民家畜放养、应对极端季节性气候下的流域水资源开发和管理,是纳帕海湿地有效管理的关键。对类似于纳帕海具有显著季节性变化的湿地景观研究,将局地-季节和区域-年际两个尺度相结合,将更深入地阐明其格局-过程-驱动间的关联。
胡金明李杰袁寒董云霞
1994~2006年滇西北纳帕海流域及其湿地景观变化研究被引量:25
2010年
利用1994年、2000年、2006年的三期Landsat-TM影像,基于Erdas、ArcGIS、Fragstat等软件平台,系统地剖析了1994~2006年时段的滇西北山地区的纳帕海流域及其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过程,及其与流域气候变化、宏观政策实施、人为活动等的关联。结果表明:纳帕海流域以林地、中生草甸、旱地景观为主,湿地类景观仅占流域面积5.5%~6.6%,并集中分布在坝区。两个时段内纳帕海流域总体景观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但流域内不同景观类型间的转换幅度呈增加趋势,近10多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宏观政策实施,维持了流域生态的总体相对平衡。纳帕海流域坝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显著,湿地类景观破碎化、湿地类景观向非湿地类景观转变幅度大,流域湿地类景观总丧失比例达到16.8%,湿地退化严重。气候变化对流域总体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有限,但对坝区湿地景观演替产生明显影响。流域内特定的人为活动扰动对纳帕海坝区湿地生态的影响较为显著。
李杰胡金明董云霞袁寒
关键词:湿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