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刚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腱断裂
  • 2篇细胞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特点
  • 2篇跟腱
  • 2篇跟腱断裂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移植
  • 1篇血型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 1篇烧伤
  • 1篇少年
  • 1篇同种异基因
  • 1篇器官
  • 1篇器官移植
  • 1篇前交叉韧带

机构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南宁市第二人...
  • 1篇南宁市中医院
  • 1篇南宁市中医医...

作者

  • 6篇杜刚
  • 3篇劳山
  • 3篇杨磊
  • 2篇李书振
  • 2篇高兴新
  • 2篇杨威
  • 2篇苏伟
  • 2篇吴永祥
  • 2篇陈源
  • 1篇罗高斌
  • 1篇姚军
  • 1篇李巍
  • 1篇赵良军
  • 1篇宋德志
  • 1篇杨稀仁

传媒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D64^+中性粒细胞在烧伤并发感染患者体内变化趋势检测被引量:1
2016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CD64^+中性粒细胞在烧伤并发感染患者体内的变化趋势。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烧伤科就诊的患者共100例,男性73例,女性27例;其中观察组(并发感染)50例,对照组(未发生感染)患者5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烧伤面积统计,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体内CD64^+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强度的差异性。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64^+中性粒细胞比例平均高达(41.5±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分子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烧伤并发感染患者体内CD64^+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且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可以用于日后患者感染的诊断及预测。
高兴新杨磊杜刚
关键词:烧伤CD6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器官移植中记忆性T细胞的影响
2016年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器官移植中记忆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的方法诱导CD8^+记忆性T淋巴细胞的产生,在体外应用混合淋巴增殖实验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经过刺激后的T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同种异基因小鼠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在体内验证和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移植器官生存寿命的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混合淋巴增殖实验中,可以有效抑制CD8^+记忆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实验组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4.575,p<0.05);在小鼠心脏移植模型中,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移植心脏的生存寿命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有效抑制器官移植中CD8^+记忆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诱导免疫耐受,延长异体器官存活时间。
杜刚杨磊宋德志高兴新姚军劳山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免疫耐受
南宁市运动性跟腱断裂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分析南宁市运动性跟腱断裂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及南宁市中医医院的85例运动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患者平均年龄36.62岁,以30~40岁年龄段为主(44.71%)。②男:女=16:1。③O型血患者居多(45.88%)。④患者均为业余体育运动爱好者,其中打篮球时伤24例,打气排球时伤18例,打羽毛球时伤20例,跑步时伤2例,踢足球时伤18例,蛙跳时伤1例,跳绳时伤1例。⑤存在跟腱基础病变者41例。⑥跟腱断裂部位以跟腱止点上2~6cm为主(89.41%)。结论:针对运动性跟腱断裂的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运动性跟腱断裂是可以预防的。
杨威苏伟李书振吴永祥杜刚陈源
关键词:跟腱断裂流行病学特点血型
广西南宁市跟腱断裂的流行病学特点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南宁市跟腱断裂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宁市区5所医院收治的229例跟腱断裂患者的有关资料,分析跟腱断裂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跟腱断裂患者年龄以21~40岁为主(占55.02%),男∶女为5.03∶1。闭合性跟腱断裂120例占52.40%,以运动性损伤为主(70.00%),且大部分患者为公司职员与公务员(56.67%);开放性跟腱断裂109例占47.60%,主要损伤原因为利器割伤(44.95%)与踩入便盆(24.77%),职业以农民(46.79%)和学生(26.61%)为主。断裂部位以跟腱止点上2~6 cm为主(80.35%)。跟腱断裂的好发季节主要为夏季与秋季(55.90%),地点以运动场(或体育馆)最常见(36.24%)。结论跟腱断裂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
杨威苏伟李书振吴永祥杜刚陈源
关键词:跟腱断裂流行病学
经骺板重建术治疗骨骺未闭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完全经骺板重建术治疗骨骺未闭的青少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例青少年膝关节ACL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取自体腘绳肌腱,完全经骺板重建ACL,术后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规则的康复锻炼。结果:随访平均32.5个月(16~48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01)。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术前(P<0.001)。所有患者膝关节稳定,无骺板生长停滞、膝关节畸形及双下肢不等长者。结论:完全经骺板重建术治疗骨骺未完全闭合的青少年膝关节ACL损伤,疗效好,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杨稀仁罗高斌李巍杜刚赵良军劳山
关键词: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
骨关节炎中的炎性因子与骨关节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本研究旨在探索骨关节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IL-4、s IL-4R、b FGF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选取骨关节炎患者65例,根据ISOA评分对其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后,对其血清及关节液中的IL-4、s IL-4R和b FGF进行检测,分析各指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观察组血清和关节液中的s IL-4R、b FGF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L-4在不同组别及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同程度骨关节炎患者体内s IL-4R、b FGF与ISOA评分值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认为,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s IL-4R、b FGF两项指标含量与关节炎严重程度相关,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杨磊杜刚劳山
关键词:骨关节炎炎性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