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
- 作品数:26 被引量:138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细菌性严重脓毒症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 clear neutrophil,PMN)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0.9%...
- 孙来芳潘利伟应斌宇程碧环张志军白洋
- 关键词:乌司他丁脓毒症中性粒细胞
- 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能量多普勒显像(PDI)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子宫肌瘤患者(共23个肌瘤)经HIFU治疗后,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行经阴道PDI检查,利用Photoshop软件测量肌瘤内彩色面积像素值占肌瘤总面积像素值的百分比(BCR),并进行分级判定。分级标准:BCR=0为Ⅰ级,0
- 徐荣石景芳金琳周洁白洋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能量多普勒子宫肌瘤
- 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模型组)、依达拉奉治疗组(依达拉奉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不同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症状评分。分别于缺血后2 h进行再灌注。依达拉奉组于缺血再灌注后1 h及1.5 h在腹腔内注射依达拉奉注射液(按照3 mg/kg)2次,在缺血再灌注后6、12、48 h处死大鼠。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表达的阳性细胞数。结果模型组在再灌注48 h梗死体积最大,12 h凋亡细胞数最多。缺血再灌注后6 h在大脑额叶和海马即可见到Caspase-3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12 h组最高。依达拉奉组各时间点脑梗死体积、Caspase-3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依达拉奉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表达,从而抑制皮层细胞凋亡有关。
- 杨东娜白洋王策
-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凋亡细胞依达拉奉
- “慕课”背景下“适时教学”模式在肾内科实践教学应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索“慕课”背景下适时教学模式在肾内科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肾内科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一组实施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另外一组应用“慕课”背景下适时教学模式管理带教方法,在肾内科轮转学习一个月后进行出科前理论考核及临床带教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慕课”背景下适时教学组出科考核成绩(82.22±1.52)明显高于传统的临床带教组(74.80±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学员认为适时教学方法新颖、更个体化、更适合临床教学,满意度较高,同时可提高专业外语学习能力及提高学习积极性。结论“慕课”背景下适时教学法可有效改善临床教学效果。
- 徐红梅白洋许钟镐孙珉丹许颖
- 同型半胱氨酸及代谢酶基因遗传多态性、叶酸和维生素B_(12)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代谢酶基因遗传多态性、叶酸和维生素B12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UC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Hcy、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及甲硫氨酸合成酶(MS)的基因多态性及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观察组Hcy为(14.74±1.69)mol/L,高于对照组〔(10.26±1.48)mol/L,P<0.05〕。观察组叶酸和维生素B12分别为(5.10±0.43)ng/ml和(241.63±10.51)pg/ml,均低于对照组〔(6.28±0.75)ng/ml和(376.52±11.38)pg/ml,P<0.05〕。两组MTHFR和MS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为(11.33±1.50)mol/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叶酸和维生素B12分别为(6.04±0.58)ng/ml和(312.75±11.49)pg/ml,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UC患者中Hcy升高,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降低,Hcy及代谢酶基因遗传多态性、叶酸和维生素B12可能与UC密切相关。
- 鞠红艳白洋
- 关键词:叶酸
- 人血白蛋白输注速度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输入人血白蛋白的适宜速度。方法选择门静脉高压需输入人血白蛋白的患者58例,均输入20%人血白蛋白50 ml,采用抛硬币发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28)。对照组患者输注速度为25 gtt/min,输入时间为45 min;实验组输注速度为33 gtt/min,输入时间为30 min。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不同时间点门静脉内径( Dpv)、平均血流速度(Vpv)、血流量(Qpv)及门静脉压力,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对照组输入白蛋白结束时,Dpv为(13.03±2.01)mm,Vpv为(9.40±2.06)cm/s,Qpv为(782.29±313.02)ml/min,门静脉压力为(2.747±0.348)kPa,与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0.04,0.81,0.46,0.55;P >0.05)。结论在30 min内给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输入20%人血白蛋白50ml是可行的。
- 赵大辉白洋陈秀文王桂茹刘群
-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人血白蛋白输注速度血流动力学
- 老年冠心病患者细胞毒素相关蛋白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炎症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 2010年
- 崔迎春郭家娟白洋
- 关键词:冠心病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炎症因子
-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酶1(TAK1)在结肠癌组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41例结肠癌患者手术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AK1蛋白在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同时检测结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TAK1表达与K-ras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TAK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8.8%vs.16.3%,P<0.05);TAK1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AK1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的患者(P<0.05);TAK1阳性表达的结肠癌组织K-ras基因的突变率明显高于TAK1阴性表达的结肠癌组织(52.6%vs.13.6%,P<0.05)。结论:TAK1可能参与了结肠癌的恶性进展,且TAK1的表达可能与K-ras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 鞠红艳白洋王策
- 关键词:结肠肿瘤
- 紫杉醇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耐药性的逆转作用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SK-OV3/DDP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为顺铂组、紫杉醇组、联合组和空白对照组。顺铂组细胞给予顺铂15μg/ml;紫杉醇组细胞给予紫杉醇3.13μg/ml;联合组细胞给予顺铂15μg/ml+紫杉醇3.13μg/ml;空白对照组细胞不给予任何药品。所有细胞均培养48 h后进行实验。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顺铂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增加(P<0.05),证实SKOV3/DDP对顺铂的耐药,紫杉醇组和联合组细胞生长抑制率较空白对照组和顺铂组明显增加(P﹤0.05),联合组细胞生长抑制率最高,较紫杉醇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顺铂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多被阻滞于G1和S期,紫杉醇及联合组细胞多被阻滞于G2/M期,联合组作用较紫杉醇组更加明显(P﹤0.05)。顺铂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紫杉醇组和联合组细胞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和顺铂组明显增加(P﹤0.05),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最高,较紫杉醇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可明显逆转卵巢癌耐药细胞株SKOV3/DDP对顺铂的耐药性。
- 刘兵白洋张立李向辉王鸿艳张涵亮余冬阳
- 关键词:紫杉醇顺铂卵巢癌耐药
- 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大鼠外周血各细胞因子水平及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细菌性严重脓毒症大鼠外周血各细胞因子的表达的水平以及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凋亡情况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生理盐水治疗对照组、氧氟沙星抗感染组、乌司他丁-氧氟沙星抗炎抗感染组,每组10只。经腹腔内注射创伤弧菌建立脓毒症模型,15 h后取单侧颈总动、静脉血标本测定IL-10、TNF-αI、L-1β,锌金属蛋白酶,溶细胞素的水平以及在不同时间测定PMN的凋亡情况。结果在严重脓毒症大鼠的确存在PMN凋亡滞后的现象,合用乌司他丁的抗炎抗感染组较单纯氧氟沙星抗感染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TNF-αI、L-1β,锌金属蛋白酶,溶细胞素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中性粒细胞凋亡时间明显提前。结论乌司他丁能改善严重脓毒症大鼠的预后,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各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并改变PMN凋亡滞后的现象。从而减轻组织器官炎症反应的病现损害而起保护作用,避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向MODS发展。
- 孙来芳潘利伟应斌宇程碧环张志军白洋
- 关键词:乌司他丁脓毒症中性粒细胞创伤弧菌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