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硒矿床
  • 2篇流体
  • 2篇流体包裹
  • 2篇流体包裹体
  • 2篇矿床
  • 2篇包裹体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盐度
  • 1篇洋脊
  • 1篇石膏
  • 1篇塘坝
  • 1篇铜矿
  • 1篇热液
  • 1篇热液烟囱
  • 1篇温度测量
  • 1篇显微测温
  • 1篇流体包裹体证...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篇吴雪枚
  • 2篇钱汉东
  • 2篇郑翔
  • 1篇陈武
  • 1篇林承毅
  • 1篇彭晓彤
  • 1篇曾家湖
  • 1篇周怀阳
  • 1篇赵振华

传媒

  • 2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湖北恩施双河硒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14
2006年
湖北恩施双河硒矿床赋硒岩石的化学成分中SiO2含量不仅相对较低,而且变化范围较大;Al2O3,K2O,TiO2,MgO含量相对较高。主要氧化物比值与火山或热水成因硅质岩接近。在氧化物协变图解中样品主要投影在火山成因区内。Al/(A1+Fe+Mn)的平均值约为0.72,最大值为0.93,大于生物成因型硅质岩沉积物,说明有富Al的陆源物质加入。来自深源的微量元素Se,Te,Mo表现出超异常的富集;而V,Ag,Sb,Cr等元素也有较高程度的富集,这些特征与世界上火山成因硅质岩相似。更为重要的是在赋硒岩石夹层中首次发现了泥化的火山碎屑角砾,由此表明该矿床物质来源与火山碎屑沉积物之间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同时研究区样品中的Co/Ni<1,U/Th>1;在P2O5-Y的相关图解中亦呈现出某些热水成因的特点。稀土元素δCe呈负异常,平均值为0.61;REE总量和同期、邻区的峨眉山玄武岩相近;HREE有富集趋势,北美页岩标准化稀土配分曲线以不同程度略向左倾斜,这些特征又表明该矿床在其成岩成矿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受热水作用影响。
郑翔钱汉东吴雪枚
关键词:地球化学矿床成因
蓝硒铜矿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对产自湖北省恩施市双河硒矿鱼塘坝矿段氧化带中的极其少见的富铜亚硒酸盐矿物蓝硒铜矿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特征研究。蓝硒铜矿呈蓝色或天蓝色,透明,玻璃光泽,柱状晶体,一般颗粒非常细小,粒径大多在20~100μm,个别可〉200μm。分散状,偶见穿插状、放射状聚晶体分布在碳质硅质页岩或粘土化火山碎屑岩的岩石裂缝中或岩层表面。与蓝硒铜矿共生矿物主要为星染状黄铁矿、微晶石英、伊利石、白云石和硒铜蓝等。利用电子探针(EMPA)和背散射电子衍射仪(EBSD)分析的蓝硒铜矿的化学组分表明,仅含Cu,Se和O元素,成分单一,其中SeO2 44.355%~49.778%(平均值47.684%),CuO 37.419%~41.354%(平均值39.479%)。计算的化学分子式为:Cu5.34~6.5[SeO2]5·6.2~9.95H2O,属于富铜的蓝硒铜矿.实际晶体化学式为:Cu[SeO3]·2H2O。蓝硒铜矿在显微镜下呈菱形横切面,平行消光,显示出正交晶系的光学特征。本文首次对蓝硒铜矿单晶体进行了“原位”拉曼光谱的测试分析,获得了清晰的拉曼谱线,其主要位移谱线为3506cm^-1、3182cm^-1、2917cm^-1、1600cm^-1、1328cm^-1、814cm^-1、727cm^-1、555cm^-1、378cm^-1、288cm^-1。蓝硒铜矿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主要特征吸收峰则与Sathianandan等(1964)合成的化合物相类似。根据蓝硒铜矿的产出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和成矿环境条件.笔者认为蓝硒铜矿的形成是由于风化和淋滤富集作用所致。
钱汉东赵振华郑翔林承毅曾家湖吴雪枚陈武
关键词:硒矿床
Juan de Fuca洋脊Endeavour段热液烟囱体的生长历史和热液演化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对“Alvin”深潜器在Juan de Fuca洋脊Endeavour段采集的9个活动热液烟囱体样品进行了矿物、结构及流体包裹体研究,建立了不同类型烟囱体的形成环境和生长历史。根据Endeavour段烟囱体的矿物和金属成...
吴雪枚
关键词:热液烟囱
文献传递
热液硬石膏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实验研究——石膏子晶的形成对盐度和均一温度测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硬石膏是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中常见的少数几种透明矿物之一,是流体包裹体研究的主要对象。对Juande Fuca洋脊Endeavour段的黑烟囱样品中硬石膏流体包裹体的显微观察发现包裹体内含有石膏子晶。显微测温研究也发现包裹体冷冻到-50℃后,再放置12tb时,通常会发育新的石膏子晶。通过反复测定石膏子晶生成前后冰点的变化,发现石膏的生成使得冰点大幅降低,相应地提高残留流体的盐度(上升0、32%~1.6%NaCl eq.)。流体包裹体中石膏生成是硬石膏水化和硬石膏溶解造成溶液过饱和沉淀石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硬石膏水化起了主要作用,溶液过饱和沉淀石膏为硬石膏水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冷冻条件下和威储藏时间越长,硬石膏水化对盐度的影响越大。加热包裹体到130℃能使石膏分解,释放出所结合的水分子,恢复包裹体的原始盐度。而石膏的生成对均一温度的测量没有影响。
吴雪枚周怀阳彭晓彤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石膏显微测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