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 作品数:24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狂犬病潜伏期影响因素的模糊数学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狂犬病潜伏期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响潜伏期的诸因素中,以接种狂犬疫苗作用最大,其次为咬伤部位、伤口处理情况、伤势轻重、患者年龄等。对已接种疫苗者和伤口已处理者发病潜伏期较短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 孙桐陶小润王丽娟
- 关键词:狂犬病潜伏期
- 山东省钩体病后发脑动脉炎患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研究山东省钩体病后脑动脉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钩体显凝试验法 (microscopeag glutinationtest,MAT)检测 2 0 2例病人血清标本。结果钩体后脑动脉炎病人多集中在第 1、4季度 ,男女发病比为1 85∶1,多数病人在 18岁以下占 74 2 6 % (15 0 2 0 2 ) ,血清群分别为黄疸出血、爪哇、犬型、拜伦、秋季、澳洲、波摩那、流感伤寒、七日热、巴达维亚、曼耗。其中以波摩那群为主 ,占 6 0 89% (12 3 2 0 2 )。结论该类病人多发生在经济条件较差并有放猪习惯的地区 ,由于直接或间接接触带菌家畜污染的水、泥土等而感染患病。做好卫生宣传教育 ,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 。
- 王丽娟陈志林丁淑军
- 关键词:脑动脉炎流行病学钩端螺旋体病
- 山东省莱姆病地理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调查山东省莱姆病地理分布、媒介生物、动物宿主及病原分离情况,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对6个调查点的人群进行莱姆病抗体检测;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DFA)检查优势蜱种及其携带莱姆病螺旋体情况,并用BSKⅡ培养基分离培养莱姆病螺旋体。宿主调查采用DFA检查鼠肾。用单克隆抗体和IFA进行菌株的鉴定。结果共检测血清1934份,阳性121份,感染率6.26%;鲁东、鲁南、鲁中、鲁西北感染率分别为5.76%、7.03%、0、9.81%;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感染率为5.56%,女性为6.98%,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P>0.05);山东省蜱类的优势种为长角血蜱,该蜱中肠带螺旋体率为12.00%;宿主动物调查显示,鼠类带莱姆病螺旋体率为13.26%,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45.65%),带菌率高为14.24%。从86组培养物中分离到2株莱姆病螺旋体(TSH1、TSH2)。结论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和传播媒介分布不同,各地区间莱姆病感染程度差别很大。长角血蜱可能为山东省莱姆病的重要生物媒介。
- 王丽娟侯学霞陈志林郝琴陶小润万康林
- 关键词:莱姆病莱姆病螺旋体地理流行病学
- 钩端螺旋体病后发脑动脉炎55例分析
- 1993年
- 1986~1990年,山东省各地医院介绍来我站要求确诊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后发脑动脉炎(即脑血管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人共384例,确诊者55例(占14.3%),现报道如下。一、诊断标准(一) 病人来自钩体病疫区,或有疫水等接触史。(二) 临床表现符合脑血管病变特点,并可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病变。(三)
- 陈志林王丽娟林孔翊陶小润冯开军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流行病学
- 少儿狂犬病266例病例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对266例少儿狂犬病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以6~8岁年龄病人最多;男孩与女孩病例之比为2.6:1;除1例感染途径不明外,其余均为犬致伤;只有6.39%的病例接种了狂犬疫苗;平均潜伏期为40.56夫,平均病程为3.12天。圆形分布分析表明,小儿狂犬病的发病高峰,约在8月2日。
- 孙桐王丽娟陶小润
- 关键词:狂犬病儿童少年卫生
- 山东省莱姆病调查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于1990~1991年在山东省境内6个县(市)林区及山区首次进行了莱姆病血清学调查,结果证实省内部分林区及山区人群中存在莱姆病感染。经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结合血清学及临床症状,共确诊典型病人19例。山区及平原林区均存在和发生莱姆病患者,各年龄组间莱姆病感染无显著性差别(P>0.05)。
- 王丽娟陶小润姜居堂纪谦泰魏庆利陈志林张哲夫王宏英郑理万康林
- 关键词:莱姆病
- 山东省沂蒙山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调查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调查山东省沂蒙山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方法 :1992~ 1999年设点 ,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进行人群莱姆病感染调查 ;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进行蜱中肠带螺旋体率调查 ;取鼠的肾脏、膀胱分离病原。结果 :沂蒙山区人群莱姆病平均感染率为 7.50 % ,林区人群感染率明显高于非林区人群 ;该地区蜱类以长角血蜱为优势种 ,该蜱中肠携带莱姆病螺旋体率为 12 .0 % ,从86组长角血蜱培养物中获得 2株莱姆病螺旋体。结论
- 刘士礼王丽娟万康林林化权陈志林侯学霞
- 关键词:莱姆病自然疫源地血清学沂蒙山区媒介生物
- 山东省钩端螺旋体病临床病例检测报告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山东省钩体病临床病例特征 ,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 方法 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放射检查综合确诊病例 ,然后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经对 1985~ 2 0 0 2年临床 15 12例疑似钩体病患者检测 ,综合确诊 2 49例 ,阳性率为 16.47%。其中仅有少数病例为钩体病现症病人 (13 /2 49) ,而绝大多数 (2 3 6/2 49)为钩体病中枢神经系统后发症。临床符合脑血管钩体病的特征者 2 13例 ;调查分析显示 :后发症病例在山东分布较广 ,发病人数以 14岁以下少年儿童最多 ,发病时间以每年第四季度与次年第一季度较多见 ,波摩那群钩体是引起本病发生的主要血清菌群。 结论 脑血管钩体病是感染钩体最多见、最严重的后发症 ,一旦怀疑本病 ,应尽早进行特异血清学诊断 ,及时对症治疗 。
- 陈志林王丽娟冯开军崔嵩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
- 1985~1996年山东省钩体病临床标本检测报告
- 1997年
- 近些年来,我省各地医院因临床疑似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及其相关疾病而送我站要求确诊的病例较多.为探讨临床钩体病的特点,寻求更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现将1985~1996年的检测资料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历年的临床疑似钩体病血清标本由各有关医院上送或由本站钧体病室采集.抗体检测采用活抗原显微镜凝集试验,国内15群15型钧体标准菌株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由本室定期传代培养,操作方法按常规进行,抗体滴度≥1:100(?)为阳性.
- 陈志林王丽娟冯开军陶小润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标本
- 酶免疫斑点法用于在钩体病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 2003年
- 陈志林王丽娟冯开军
- 关键词:酶免疫斑点法钩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