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翚婷

作品数:1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共象山县委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党建
  • 2篇党校
  • 2篇说事制度
  • 2篇主义
  • 2篇乡村
  • 2篇机关
  • 2篇共产党
  • 2篇村民
  • 1篇党建科学化
  • 1篇党性
  • 1篇党性教育
  • 1篇党员
  • 1篇党组
  • 1篇党组织
  • 1篇党组织生活
  • 1篇性格
  • 1篇性格特点
  • 1篇宣言
  • 1篇以问题为导向
  • 1篇中国共产党

机构

  • 11篇中共象山县委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翚婷

传媒

  • 3篇改革与开放
  • 1篇农村农业农民
  • 1篇实事求是
  • 1篇党史博采(下...
  • 1篇环球市场信息...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党史文苑(下...
  • 1篇管理观察
  • 1篇延边党校学报
  • 1篇湘潮(理论版...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体性视角下发挥流动党员先进性作用的路径探讨
2012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人才在产业、地区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其中就有不少是流动党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他们思想行为受到严重影响,出现了“隐身”党员或“口袋”党员等现象.为此,本文试图从主体性视角入手,通过培养自觉性、彰显自主性,提升流动性,激发创造性来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以促进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新发展.
翚婷
关键词:主体性流动党员
推进县级党校党性教育科学化的路径思考
2012年
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党中央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不断重视,县级党校作为党培训干部的基层单位,自然成为培训、轮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县级党校的改革发展中,却也存在着以知识能力为主的业务教育与党性教育之间矛盾较大,党性教育经常被弱化等问题。文章试着探索推进县级党校党性教育科学化的新路径,以促进党校教育事业新发展。
翚婷
关键词:县级党校党性教育
乡村治理效能提升视域下发挥新乡贤参与主体作用探究
2023年
新乡贤是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但因角色不清、内生动力不强、作用发挥不足等现实问题,影响了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因此,文章以治理效能提升的逻辑要求为切入点,对发挥新乡贤参与主体作用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行了分析,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了深化发展新乡贤主体作用的基本路径:在个体存在维度上,营造全方位的组织支持氛围,提升新乡贤群体自我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整体辐射维度上,建设多领域的锻炼培养平台,增强新乡贤力量全面发展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在发展时间维度上,完善规范化的激励引领机制,激发新乡贤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感和价值感。
翚婷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在我党实践中的丰富与发展——重点阐述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对人民观的贡献
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民观的论述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一切价值的评价者和共享者。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关于人民是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我...
翚婷
文献传递
弘扬三大作风 深入践行中国梦
2019年
党的三大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对于我党引领人民大众走好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新时代践行"四个伟大",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器。其主要表现在理论联系实际是走好中国道路、推进伟大事业的底线和原则;密切联系群众是凝聚中国力量,进行伟大斗争的动力和源泉;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弘扬中国精神、建设伟大工程的内容和方式。
翚婷
关键词:三大作风中国梦践行
毛泽东晚年探索发生逆转的内因论析
2010年
三大改造后,毛泽东晚年的探索的方针政策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但在1957年反右斗争后,探索之路却发生了逆转。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内因来说,在于他的认知结构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性格特点。
翚婷
关键词:毛泽东晚年性格特点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考及启示意义
2014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也彰显出我们党不断实现批判、整合和升华的思维过程,对于我们党员干部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勇于批判是实现工作创新发展的前提条件;乐于整合是实现工作创新发展的必要环节;善于升华是实现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
翚婷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升华
中国共产党发挥群众组织力的历史沿革与经验启示被引量:2
2020年
发挥好群众组织力是我们党保持战斗力与生命力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支撑。新中国成立70年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能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与人民群众形成密切联系、全面依靠、利益实现和良性互动等不同特点的党群关系,这对新时代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的经验启示在于:认识界定群众范围与深入结合客观任务相统一是基础前提;坚定党的全面领导与促进群众全面发展相统一是评价标准;灵活开展群众工作与建立常态化制度相统一是动力保障。
翚婷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沿革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逻辑路径探究--以浙江省象山县“村民说事”制度变迁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要具有以人民为中心、激发自治活力、彰显公平正义和促进法治德辅的评价尺度。从浙江省象山县“村民说事”制度的发展看,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前提在于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政治堡垒作用,目标在于构建好乡村层面活力共同体,关键在于创新好制度体系运行衔接机制,保证在于提升好乡村治理制度执行能力。
翚婷
关键词:逻辑路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认识——读《共产党宣言》的几点启示
2012年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巨著。它的发表虽已过去一个半世纪,但时光的流逝并没有消减理论巨著的魅力。《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着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这对于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一定的启示,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多层性和条件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和手段——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途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翚婷
关键词:《宣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