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宁波

作品数:11 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煤层
  • 5篇急倾斜
  • 5篇厚煤层
  • 4篇特厚煤层
  • 4篇急倾斜特厚煤...
  • 3篇地质
  • 3篇动力灾害
  • 3篇工作面
  • 2篇地质雷达
  • 2篇声发射
  • 2篇综放
  • 2篇围岩
  • 2篇空区
  • 2篇急斜煤层
  • 2篇采空
  • 2篇采空区
  • 1篇地质异常
  • 1篇顶板
  • 1篇动力失稳
  • 1篇岩石力学

机构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西安科技大学
  • 4篇教育部

作者

  • 11篇王宁波
  • 6篇来兴平
  • 3篇单鹏飞
  • 2篇杨毅然
  • 2篇崔峰
  • 2篇张农
  • 2篇曹建涛
  • 1篇张东升
  • 1篇陈建强
  • 1篇郭秉超
  • 1篇吕兆海
  • 1篇张坤
  • 1篇刘永红
  • 1篇蓝海东
  • 1篇张特华
  • 1篇李云鹏

传媒

  • 2篇煤炭学报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神华科技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六道湾煤矿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六道湾煤矿建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可使技术管理信息更合理、及时、准确,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该文介绍了六道湾煤矿技术管理信息网络的设计、使用情况.六道湾煤矿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由生产经营管理与工...
王宁波
关键词:TMIS监控系统文档管理数据库
急斜煤层顶板应力叠加效应致灾特征综合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针对乌鲁木齐矿区急斜煤层粉砂岩顶板可能面临的突然性断裂垮落所引发的动力灾害问题,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联合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综放短壁工作面顶板集中应力叠加效应诱致动力灾害特征。根据煤岩层赋存条件和开采布局,考虑采场裂隙分布规律和开采扰动影响,采用分区组合方法构建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43号和45号煤层顶板均以其深部区域岩体为"支点"产生倾向和走向撬压效应,两者在空间上的叠加效应加剧了局部岩体的应力集中程度,使顶板岩层破断呈现"破断—平衡—破断"周期规律性;(2)两煤层顶板集中应力分别位于其相应工作面南巷南帮的左下方和左上方,距南帮中点20.5和13.7 m;(3)顶板应力集中区走向长度分别为68.2和61.5 m,集中应力峰值分别位于工作面前方28.5和25.3 m,顶板对巷帮应力集中影响系数分别为0.52和0.81。基于研究成果制定了"注水-爆破"耦合致裂顶板防控措施,动力灾害得到有效控制,这为急斜煤层开采顶板动力灾害防控提供借鉴。
来兴平杨毅然杨毅然单鹏飞吕兆海
关键词:急斜煤层动力灾害
急倾斜特厚煤层采空区现场地面与地下协同探测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工程探测与分析采空区分布对安全开采具有现实必要性。以乌东煤矿43#煤层东翼采空区分布预测为目标,通过现场工程地质与开采条件调查、电磁波能量传播机制分析、现场地面地下协同地质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快速与多次扫描与复测等,对比分析了走向剖面既定扫描区域(1 050 m×80 m)沿不同走向长度、水平标高和垂向深度网点地质雷达扫描波形与时间剖面特征,定量预测了+640~+720水平80.0 m范围煤岩破碎特征和走向50~800 m垂深70.0 m采空区分布位置,指导了现场采空区预处置设计、灾害防治与安全生产。
王宁波张农蓝海东张特华
关键词:急倾斜特厚煤层采空区
急倾斜煤岩体结构诱发动力灾害机理分析
急倾斜特厚煤层采用水平分段综放开采,多层采空空间导致覆岩结构趋于不稳定,实际采掘过程中出现了瞬间底臌、帮臌、锚杆弹出失效等动力灾害现象。为揭示特厚同煤层特殊赋存结构条件下诱发动力灾害机理,采用现场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
来兴平张国辉王宁波陈建强
关键词:急倾斜特厚煤层声发射
文献传递
乌东矿直立巨厚煤层动力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新疆煤层赋存环境条件、开采深度及应力水平与疆外缓倾斜煤层为主导的资源条件相比都更为复杂且差异性较大,回采过程中动力灾害频发,造成多起伤亡事故,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直立巨厚煤层工作面围岩移动特征和矿山压力规律与近水平或缓...
王宁波
关键词:动力灾害围岩结构预警体系
文献传递
乌东煤矿急倾斜煤层工作面地质异常探测技术
不规则采空区与水患严重影响急倾斜煤层深部安全开采。采用SIR20雷达探测技术,分析了乌东煤矿+600 m水平东冀45煤层工作面附近历史性采空区与含水情况,得出了采空区的分布位置及含水情况,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王宁波
关键词:雷达探测采空区积水
文献传递
碱沟煤矿东三采区老四号井筒堵漏加固技术实践
2010年
碱沟煤矿老四号井筒内充填有浮煤,井壁裂隙较大,工作面穿过此井筒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工作面回采前,对工作面上部采空区、老巷、井筒进行打孔探查,得出详细准确的地质资料,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依据。同时利用马丽散、罗克休材料对井筒内松散煤体进行固化。实践表明罗克休、马丽散对井筒起到了加固作用,工作面安全顺利地通过了井筒。
郭秉超王宁波陈建强张坤
关键词:井筒
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采场运移与巷道围岩破裂特征被引量:75
2013年
急倾斜煤层的赋存环境及水平分段综放的开采方式加剧了综放工作面采场结构与应力演化的复杂性,增加了综放工作面稳定性评估的难度,为此采用多手段联动的方法对煤岩体结构与巷道围岩破裂特征进行综合探测。通过急倾斜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结构与应力分析巷道围岩产生分区破裂的力源条件;基于钻孔应力监测、声波探测、光学钻孔摄像等监测方法,获得了巷道围岩质量与离层区分布位置,钻孔内壁裂隙发育程度、裂隙数量与长度以及动态破裂演化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急倾斜特厚煤层巷道围岩破碎具有分区分布特征,顶板与两帮裂隙呈现不规则的分区演化特征,裂隙区与完整区交替出现,煤体侧巷道帮的裂隙分布区域大于岩体侧。
王宁波张农崔峰曹建涛来兴平
关键词:急倾斜特厚煤层
急倾斜特厚煤层耦合致裂与破碎工艺研发及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水压致裂(hydraulic fracturing,HF)与预爆破(pre-split-blasting,PSB)是有效致裂坚硬煤岩体和促进安全开采的技术手段。其存在压裂效果差、润湿周期长、致裂方向、大小与范围有限和易诱发灾害等。针对急倾斜特厚煤层破碎难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模型实验和现场应用等方法,揭示弱碱性石灰水耦合致裂与破碎机制。基于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观测与裂隙光学捕获(Crack Activity Optical Acquiisitions,CAOA)技术方法,揭示了煤岩体裂隙萌生扩展与转异规律。对比分析表明,在煤岩体体积膨胀中产生明显侧向压力,显著促进煤岩体裂隙扩展演化,裂隙扩展速度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应用实践表明,顶煤破碎度、冒放性和回采率显著提高,开采环境明显改善,这对急倾斜煤层安全高效开采与环境安全具有科学与工程应用价值。
陈建强来兴平崔峰雷兆源王宁波漆涛曹建涛单鹏飞
关键词:急倾斜特厚煤层声发射光学观测
基于梁结构的急斜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变形特征被引量:22
2015年
为了研究急斜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的变形特征,以乌鲁木齐矿区乌东煤矿北采区45o煤层为研究背景,应用梁式理论建立了急倾斜工作面顶板的受力力学模型,得到顶板的变形挠度方程,同时采用FLAC3D对顶板变形机理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表明:顶板倾斜长度对顶板变形的影响显著;随顶板的悬空面积增加,顶板变形逐渐增大且中部偏上区域变形量趋于最大值;变形区域从顶板中部向外部扩展,在靠近梁结构支点处的顶板变形相对较小。现场采用地质雷达监测,得出倾斜方向上不同区域顶板的塑性区变化特征,反演顶板变形情况,监测结果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来兴平李云鹏王宁波刘永红闫鹏佳
关键词:急斜煤层梁结构力学模型地质雷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