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军

作品数:30 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入路
  • 4篇小脑
  • 4篇矫治
  • 4篇仿生
  • 3篇牙合
  • 3篇延髓
  • 3篇正畸
  • 3篇切除
  • 3篇细胞
  • 3篇矿化
  • 2篇第四脑室
  • 2篇电生理
  • 2篇牙槽
  • 2篇牙齿移动
  • 2篇牙移动
  • 2篇正畸牙
  • 2篇神经电
  • 2篇神经电生理
  • 2篇生骨
  • 2篇生理条件

机构

  • 20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合肥市口腔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合肥市...

作者

  • 30篇沈军
  • 7篇唐旭炎
  • 7篇李全利
  • 6篇程宏伟
  • 5篇冯春国
  • 5篇徐建光
  • 5篇杨梓
  • 4篇吕波
  • 3篇程宝春
  • 3篇徐建光
  • 2篇窦晓晨
  • 2篇周剑
  • 2篇王银龙
  • 2篇刘世明
  • 2篇杨梓
  • 2篇肖瑾
  • 2篇汤键
  • 2篇罗靖
  • 2篇周健
  • 2篇徐培坤

传媒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安徽医学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4
  • 1篇200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抗菌可降解活性纳米复合仿生骨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可降解活性纳米复合仿生骨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A、将以氯化钙和磷酸二氢钠等制备钙磷溶液,将钙磷溶液、米诺环素溶液和明胶水溶液混合;B、将混合溶液在硅油反应浴中反应;C、室温静止、陈...
李全利周健窦晓晨蔡华琼汤键周剑沈军
文献传递
某医科大学新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心理健康关系被引量:4
2004年
何成森张黎马军成沈军
关键词:心理卫生医科
内镜辅助下经外侧壁型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外侧壁型小脑延髓裂入路对第四脑室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外侧壁型小脑延髓裂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向导水管深部发展的肿瘤暴露效果欠佳者,采用内镜辅助操作,术中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及术中B超。结果病变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诊断:髓母细胞瘤4例,表皮样囊肿3例,室管膜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脑膜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星形细胞瘤1例。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脑脊液循环通路,术前症状均无明显加重,无面瘫等神经核团损伤相关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呼吸微弱给予呼吸机辅助后恢复正常。术后随访3-28个月。1例死亡.1例髓母细胞瘤复发。结论内镜辅助下经外侧壁型小脑延髓裂入路结合电生理监测及超声成像技术,能降低面瘫、听力减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沈军罗靖程宏伟冯春国王晓健程宝春肖瑾赵亮李庆新吕波
关键词:第四脑室小脑延髓裂入路小脑下后动脉神经电生理监测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效果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评价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上颌磨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7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需进行上颌磨牙远移的安氏Ⅱ类正畸患者9例,平均年龄25.6岁,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矫治,通过比较治疗前及远移后的模型,评价磨牙远移效果,以及对比治疗方案中磨牙远移量和磨牙实际远移量,评价磨牙远移效率。结果所有牙位治疗后与尖牙的距离均增加,第二磨牙与尖牙距离平均增加2.29 mm(P<0.05),第一磨牙与尖牙距离平均增加2.1 mm(P<0.05),左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移动表达率(磨牙的实际移动量/计划移动量)分别为79.4%、84.5%,右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的移动表达率分别为87.1%、89.1%。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有效远移上颌磨牙,但移动量相比治疗计划略有减少,可在制定方案时进行少量过矫治。
杨梓沈军
关键词:磨牙远移上颌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是一种少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既往认为该肿瘤为良性,手术全切除后预后良好,但近年来复发和广泛转移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加。对于该肿瘤的治疗,除手术以外,放疗和化疗效果并不确切,对于复发和广泛转移者,治疗非常困难,预后不佳,术后是否需辅以放疗和化疗尚无定论。近年来关于PXA的病理和遗传学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给PXA的分子治疗提供了研究方向。
沈军程宏伟
关键词: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化学治疗
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反合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用前方牵引配合上颌快速扩弓治疗替牙期骨性前牙反合治疗结束后对其骨组织的稳定性改变。方法摄取矫治前(T1)及矫治结束时(T2)和2年后(T3)的X线头颅侧位片,使用WinCeph8.0进行测量分析。并采用统计软件包对矫治前后以及矫治后2年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矫治可以明显促进上颌生长,上颌长度增加,A点前移,下颌向顺时针旋转,上前牙唇倾,磨牙三类关系和前牙覆合、覆盖得到改善,三类骨面型得以纠正。矫治结束后2年,上下颌骨矢状关系上复发。结论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前牙的覆合覆盖虽有复发,但仍有明显的改善,三类骨面型得以纠正,治疗期间可以通过适量的过矫治来补偿治疗之后的复发。
唐旭炎沈军唐丽丽刘世明朱明英
关键词:替牙期
一种抗菌可降解活性纳米复合仿生骨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可降解活性纳米复合仿生骨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操作步骤:A、将以氯化钙和磷酸二氢钠等制备钙磷溶液,将钙磷溶液、米诺环素溶液和明胶水溶液混合;B、将混合溶液在硅油反应浴中反应;C、室温静止、陈...
李全利周健窦晓晨蔡华琼汤键周剑沈军
274例金属烤瓷冠的比色分析
2001年
沈军唐旭炎
关键词:金属烤瓷合金比色法PFM
半椎板入路在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在术中B超、高速磨钻以及超声刀等技术辅助下,经半椎板人路对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半椎板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前均行x线下病变相应节段的椎间隙定位,并采用术中B超确认肿瘤位置和边界,对于半椎板暴露欠佳者采用高速磨钻或超声刀磨除入路侧棘突根部以获取良好的操作视野,病变位于髓内者辅以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35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中32例肿瘤完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35例患者中随访28例,第一阶段(术后1~3个月)随访,改善25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第二阶段(术后6个月至2年)随访,所有病例均无变化,即没有发现脊柱不稳定。结论随着神经电生理监测、高速磨钻、超声刀等显微器械的发展,半椎板入路应用适应证逐渐增宽,能适用于大部分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术后对患者脊柱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但对于基底较宽的脊膜瘤有时难以全切,不可勉强。
程宝春沈军徐培坤冯春国
关键词:半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
改良摆型在牙性安氏Ⅱ类错牙合中远移上颌磨牙对牙槽和颌骨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选择年轻恒牙牙合牙性安氏域类错牙合21例,使用改良pendulum摆型远中移动上颌磨牙3.2-5.7个月,平均4.38个月。改良pendulum摆型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对于前后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侧位片上显示每侧平均开出7.31 mm的间隙,上颌第一磨牙后移占间隙的64.8%,牙冠向后倾斜平均为18.64o,平均每月后移率为1.27 mm。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压低0.69 mm,上颌前磨牙平均伸长1.02 mm,面下1/3平均增加2.19 mm。上颌中切牙平均增加3.39o的唇倾和切端平均增加1.13 mm的唇展。
张晓光唐旭炎沈军
关键词:远移上颌磨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