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波
- 作品数:76 被引量:129H指数:4
-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艺术更多>>
- 文学法律学研究述评与理论建构被引量:4
- 2007年
- 作为文学与法律的跨学科研究,文学法律学应该包括本体论角度的学理探讨、方法论角度的批评实验和价值论角度的司法实践三个分支,本文据此评述了它们各自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作为文学与现实关系之反映的文学法律学的四层深层结构。
- 刘汉波
- 关键词:学理探讨司法实践
- 中西爱情悲剧的比较研究——从嫦娥奔月神话与金羊毛神话谈起
- 2007年
- 同为女性反抗男权统治的叙事文本,对于女子反抗的态度,金羊毛神话是肯定的,而嫦娥奔月神话是否定的。这样的态度影响了它们各自的“置换变形”的不同取向:在西方多演变为爱情悲剧,在中国多演变为婚姻悲剧。
- 刘汉波
- 关键词:爱情悲剧嫦娥奔月神话
- 论艺术与创造性的关联
- 2009年
- 创造性概念并不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天然地与艺术家、作家连在一起的,而是有一个发展过程。实际上,创造性概念是历史的建构物。艺术经历了一个由模仿到创造性模仿再到独创的过程,可见,艺术与创造性的关联程度是渐次加强的。
- 刘汉波
- 关键词:艺术
- 主题意象驱动:赣南革命历史题材剧的创新之路
- 2024年
- 赣南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是革命历史题材的富矿,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20世纪八十年代,赣南革命历史题材剧同样遭遇了“五老峰”瓶颈,一度徘徊不前。经过近10年的“阵痛”之后,赣南革命历史题材剧走出了魔咒,相继涌现出了《山歌情》《永远的歌谣》《八子参军》《一个人的长征》等一大批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等全国性大奖、可以写进中国当代戏剧史的经典剧作,实现了涅槃式的蜕变。
- 刘汉波肖爱华
- 关键词:历史题材剧主题意象革命历史题材历史题材创作创新之路
- 还原人性真实,拨开解读迷雾——从《我的叔叔于勒》课例看王君的教学解读智慧
- 2020年
- 一、《我的叔叔于勒》的流俗解读在分析路径上,王荣生强调以文体定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作为小说文体,在分析路径上往往存在着“人物言行一性格与品质一社会评价”的直线式分析“套路”。在主题的提炼上,一线教师常常会陷人“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金钱之间关系”的表层分析,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对资本主义底层人物的同情”的庸俗社会学解读的窠臼之中。
- 吕悦然刘汉波
- 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解读庸俗社会学金钱关系课例
- 文学抄袭之争:原创性与渐创性的冲突——以“马桥之争”为例被引量:3
- 2008年
- 抄袭(剽窃)(plagiarism)现象自古有之,非自今始。据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剽窃"一词是公元一世纪古罗马著名讽刺诗人马歇尔创造的。他有一个警句,把自己的诗词比作解放了的奴隶,而把将他的诗句攫为己作的对手称为骗子。在我国,"剽窃"一词出现于唐代,柳宗元在《辩文子》
- 刘汉波
- 关键词:文学《马桥词典》米兰·昆德拉原创性
- 穿越:衡量文学作品是否抄袭的重要标准被引量:1
- 2009年
- 在著作权司法实践中,要判断两部涉案的文学作品是否构成抄袭,关键看"后续作品"是否对"一次作品"进行了穿越,"后续作品"是否具有不同于"一次作品"的个体化理解。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看是否发生了创造性转换;二看是否自有境界;三看是否构成了他人作品的替代性作品。
- 刘汉波
- 关键词:个体化理解
- 后现代艺术生产对著作权法的挑战
- 2016年
- 后现代艺术生产所采用的挪用、拼贴、戏仿、恶搞等艺术手段往往大量借用现成品,这就违背了现行著作权法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二者冲突不可避免。其实,二者的冲突源于对创造性理解的差异,现行著作权法是现代性的产物,把独创性理解为独立加创造,反对袭用前人,强调结果的差异性,后现代艺术生产则反对静态的创造性,不排斥对现成品的利用,把创造性理解为行为的反抗性,其互文性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行为艺术,具有解构传统、仪式抵抗的意味。
- 刘汉波刘俊楠
- 关键词:后现代艺术生产著作权法
- 蒋军晶教学实施智慧探微
- 2020年
- 教学是一项极富智慧的实践活动,因此其需要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显现出来的、仅靠理论知识学习无法形成的实践素养,它隐含于教学过程中,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积淀、在实践中发展并促进实践[1],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掌握、对课堂的组织、对教学问题的敏锐反应与灵活应对等综合能力[2]。
- 吴清桂刘汉波
- 关键词:教学实施教学实践智慧教学规律
- 大概念统领下的散文教学——评陈苏庆老师执教的《回忆鲁迅先生》
- 2024年
- 在教材中,散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选文以散文为主,在语文教学界约定俗成地定型了”[1],由此可见散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要把散文教好,又并非易事。萧红女士的《回忆鲁迅先生》篇幅长、文法散,要想教好尤为不易。陈苏庆老师以语文界最新探索的大概念教学为指针,上出了一堂令人拍手叫绝、意犹未尽的散文课。在我看来,以下三点尤其值得称道。
- 肖爱华刘汉波
- 关键词:散文教学选文约定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