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露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根管偏移量与根管预备终末宽度关系的Micro-CT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通过Micro-CT探寻上颌磨牙近中弯曲根管终末预备宽度与产生根尖偏移量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0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使用iRaCe镍钛器械对近中颊侧根管进行根管预备,分别至根尖宽度.04/25#、.04/30#、.04/35#、.04/40#(n=10),使用5.25%Na OCl+17%EDTA冲洗根管,在根管预备前后分别进行Micro-CT扫描,通过图像分析距根尖3、6、9 mm的根管偏移量和轴中心率。结果:平均根管偏移量A组为(0.10±0.07)mm,B组为(0.09±0.06)mm,C组为(0.12±0.14)mm,D组为(0.13±0.12)mm。平均轴中心率A组为0.54±0.23,B组为0.37±0.20,C组为0.56±0.25,D组为0.47±0.27,各组间平均偏移量和轴中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D组根尖3 mm和9 mm处的根管偏移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组间均无差异。根尖3 mm处4组间根管偏移量、轴中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议(P>0.05)。结论:终末预备宽度与根管偏移量和轴中心率并无显著性差异,即使是.04/40#的iRaCe器械预备磨牙弯曲根管时产生的根管偏移量也较小,有良好的中心定位能力,在临床上可安全使用。
- 许可王娟王轲耿楠杨晨露李谨
- 关键词:根管偏移MICRO-CT
- 下颌第一磨牙根管形态的CBCT研究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对下颌第一磨牙(mandibular first molar,MFM)根管形态进行研究。方法从CBCT影像数据库中筛选出1067例患者共1741颗MFM的CBCT影像。分析MFM牙根数目、根管形态及牙根数目、近中中根管(mesial middle canal,MMC)发生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三根MFM发生率为29.81%(519/1741),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近中根管多为VertucciⅣ型,34.20%的双根MFM(415/1220)及36.61%的三根MFM(190/519)的近中根根管均为VertucciⅣ型。远中根管则多为VertucciⅠ型,双根MFM中42.54%的远中根(519/1220)、三根MFM中93.26%的远颊根(484/519)、100%的远舌根(519/519)均为VertucciⅠ型根管,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此外,MMC的总体发生率为6.49%(113/1741),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且男性(7.04%,68/965)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5.80%,45/776)(P<0.05)。结论CBCT对于发现MMC及其他复杂根管形态具有重要价值。三根MFM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别差异。MMC总体发生率为6.49%,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降低。
- 陆亚倩杨晨露刘亚文闫明闫明李谨
- 关键词:CBCT下颌第一磨牙根管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