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兴国

作品数:39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专利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摩擦学
  • 8篇润滑
  • 8篇摩擦学性能
  • 8篇磁控
  • 7篇溅射
  • 7篇合金
  • 7篇富勒烯
  • 6篇耐磨
  • 6篇金属
  • 6篇金属基
  • 6篇磁控溅射
  • 6篇超润滑
  • 5篇耐磨损
  • 5篇耐磨损性
  • 5篇耐磨损性能
  • 5篇金属基体
  • 5篇过渡层
  • 4篇碳膜
  • 4篇合金表面
  • 3篇导电螺钉

机构

  • 39篇兰州空间技术...

作者

  • 39篇冯兴国
  • 36篇周晖
  • 31篇张凯锋
  • 20篇郑玉刚
  • 14篇万志华
  • 11篇胡汉军
  • 11篇张延帅
  • 9篇霍丽霞
  • 7篇郑军
  • 7篇郝宏
  • 6篇苟世宁
  • 4篇张凯峰
  • 3篇何延春
  • 3篇李得天
  • 3篇曹生珠
  • 3篇熊玉卿
  • 3篇左华平
  • 3篇王世伟
  • 3篇曹珍
  • 3篇李中华

传媒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表面技术
  • 2篇真空与低温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3篇2024
  • 9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类富勒烯碳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富勒烯碳基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表面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复合薄膜中,采用碳膜作为过渡层,而且碳膜中的sp<Sup>2</Sup>键含量逐渐减少,sp<Sup>3</Sup>键含量逐渐增多,使过渡...
冯兴国周晖张凯锋郑军郑玉刚万志华刘兴光
文献传递
超润滑技术的发展现状被引量:2
2021年
超润滑的概念由日本科学家平野元九教授于1990年提出。2004年,人们在实验室条件下首次观察到纳米尺度下的超润滑现象。此后,国际上关于超润滑的研究变得越来越热,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多种二维材料由于在原子和分子层尺度展现出独特的摩擦学性质,成为超润滑研究领域的主要材料。然而,目前所观察到的可以展现出超润滑性能的材料的尺寸基本都处在纳米-微米尺度(尽管长达厘米级的双壁碳纳米管也表现出超润滑性能,但其为一维材料,在垂直于轴向的两个维度上仍然为纳米级)。主要原因是:(1)微观与宏观尺度下材料摩擦行为的差异很大,涉及同时发生的复杂的物理、化学、机械等相互作用,摩擦学机理、模型不通用;(2)宏观尺寸零部件表面的粗糙度也难以达到目前大多数超润滑现象所需的原子级平整度、光洁度等苛刻条件。因此,目前关于超润滑技术的研究大多基于二维材料,而且大多停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室研究阶段。2012年,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真空中发现了热解石墨片的自缩回现象,首次将超润滑从纳米尺度拓展到微米尺度,为近年来超润滑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最近,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在超润滑固体薄膜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所制备的新型a-C∶H基薄膜实现了宏观尺寸零部件的长寿命超润滑,并应用于BP-1B试验卫星(2019年7月25日发射),通过了国际上首次超润滑薄膜的空间飞行验证,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述了超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随后梳理并详细介绍了八种具有代表性的超润滑现象及相关机理,具体为引入滚动摩擦、液体超润滑、结构超润滑、压力诱导能垒平坦化、弱层间作用力、接触界面同电荷互斥、控制正压力或接触点调制、量子隧穿效应,然后总结了超润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对超润滑技术�
刘兴光张凯锋周晖冯兴国郑玉刚
关键词:超润滑
一种强韧一体化类富勒烯碳氮多层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韧一体化类富勒烯碳氮多层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表面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薄膜结构依次为金属基体、软硬交替过渡层和类富勒烯碳氮层,其中,所述软硬交替过渡层以一层Ti膜和一层TiN膜为一个周期重复交替,金属基...
冯兴国周晖郑军万志华张延帅胡汉军
一种多环境真空摩擦磨损试验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环境真空摩擦磨损试验系统,样品传送腔的真空度位于摩擦试验腔与XPS分析测试腔之间,样品到达样品传送腔后,重新抽取样品传送腔的真空度,直到与XPS分析测试腔的真空度的差值小于设定值,从而大大降低了样品传送腔...
周晖胡汉军张凯锋郝宏霍丽霞苟世宁郑玉刚刘兴光冯兴国万志华胡继星吴金龙
文献传递
一种空间活动零部件表面智能复合润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活动零部件表面智能复合润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空间活动零部件表面处理和真空技术领域。所述薄膜的底层为磁控溅射沉积在空间活动零部件表面的Ti层,Ti层之上为磁控溅射沉积的Ti含量逐渐减少、Ag和Mo含量...
周晖杨拉毛草冯兴国张凯锋刘兴光万志华
文献传递
一种空间用耐磨润滑复合结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用耐磨润滑复合结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真空固体润滑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空间用耐磨润滑复合结构薄膜,包括在金属基体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金属过渡层、梯度过渡层、a‑C层、ta‑C层和a‑C:H层。将低应力a‑C...
张凯锋冯兴国汪科良周晖贵宾华杨拉毛草郝宏
一种镀覆超润滑固体薄膜的齿轮传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镀覆超润滑固体薄膜的齿轮传动装置,由齿轮传动装置本体和镀覆在齿轮啮合面中一面或双面的a‑C:H基超润滑固体薄膜组成;镀膜部件上开有导电用螺纹孔,用于在制备时经由导电螺钉与加工平台的导电区连通。本发明通过镀...
周晖刘兴光张凯锋苟世宁郝宏冯兴国
一种高硬耐磨损类富勒烯碳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硬耐磨损类富勒烯碳膜,从上至下依次为类富勒烯碳层、CrN/Cr软硬交替过渡层以及金属基体;其中,采用CrN/Cr软硬交替过渡层作为中间过渡层,可降低类富勒烯碳层薄膜与金属基体之间的应力,提高类富勒烯碳层薄...
周晖冯兴国张凯锋刘兴光杨拉毛草郑玉刚张延帅贵宾华万志华霍丽霞胡继星
文献传递
Ti6Al4V合金表面离子注入N+C,Ti+N和Ti+C性能研究(英文)被引量:7
2019年
采用等离子体基离子注入的方法在Ti6Al4V合金表面分别注入N+C、Ti+N和Ti+C元素,注入剂量均为2×10^17ions/cm^2,N+C和Ti+N元素的注入负脉冲偏压为-50kV,Ti+C元素的注入电压分别为-20,-35和-50kV。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注入层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Ti+C注入层中存在TiC和Ti-O,Ti+N注入层中存在TiN和Ti-O键。采用纳米压痕仪和球盘磨损试验机对注入层的硬度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注入电压下,Ti+C注入层的硬度最高,其次是Ti+N注入层,N+C注入层的硬度最低;Ti+C注入层的硬度随着注入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硬度为11.2 GPa。50kV注入层Ti+C具有最低的比磨损率,其值为6.7×10^-5 mm^3/N·m,比磨损率较未处理Ti6Al4V基体下降了1个数量级以上,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损性能。
冯兴国张凯锋周晖郑玉刚万志华
关键词:离子注入XPS
一种具有空间环境适应性的超润滑固体薄膜
本发明属于超润滑薄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空间环境适应性的超润滑固体薄膜。所述薄膜由依次位于基体上的防氢扩散层、储氢中间层和超润滑功能层组成;所述防氢扩散层为最大晶面间距小于0.25nm的致密物;所述储氢中间层为脱氢温度...
张凯锋周晖刘兴光冯兴国桑瑞鹏万志华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