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友
- 作品数:50 被引量:236H指数:9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常州市卫生局指导性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帕金森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25例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并与健康人组进行对照,同时对不同病期、不同伴随症状及L多巴治疗前后的患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D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降低,NK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病情重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NK水平升高(P<0.01);伴有抑郁和痴呆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较非抑郁和痴呆患者下降(P<0.05);L多巴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亚群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PD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NK细胞免疫平衡失调,病情重,伴有抑郁和痴呆的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更低。这对于进一步研究PD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有一定意义。
- 高苹钱传忠刘向远陈卓友周亚新张志翔
- 关键词:帕金森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
-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病人抑郁及焦虑心理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帕金森病(PD)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长期影响。[方法]将在神经内科住院的PD病人筛选出52例,分为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并延续至出院后半年。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评估病人。[结果]两组SDS、SAS均分在入院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SDS均分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下降明显,与入院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均分在出院后3个月、6个月下降明显,与入院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AS、SDS均分在各个时段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D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连续性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对病人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改善作用。
- 孙志琴杨海燕丁钟琴曹音陈卓友
- 关键词:健康教育帕金森病抑郁焦虑
- 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例报告
- 2006年
- 陈卓友恽文伟钱传忠赵进委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血管内支架治疗影像学技术
- 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钱传忠陈卓友
- 关键词: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系统症状非转移性病变部位神经科
- 脑多巴胺转运体SPECT鉴别帕金森病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99mTc-TRODAT-1SPECT显像有利于客观评价中枢多巴胺神经元的数量及其功能,本研究探讨DAT显像评估鉴别帕金-森病(PD)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51例PD患者和12例VP患者进行99mTc-TRODAT-1DATSPECT断层显像。注射示踪剂2-3h后采集图像,勾画出感兴趣区(双侧纹状体和枕叶),计算机自动计算感兴趣区的放射性计数,最后测算出纹状体与枕叶部位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和非对称性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D组特异性放射性比值是症状对侧0.38±0.18.症状同侧0.46±0.22,两侧差异有显著性(P<0.05)。VP组特异性放射性比值是左侧0.58±0.16.右侧0.56±0.32,两侧无显著性差异。VP组非对称性指数是6.72±10.53,PD组19.31±16.15,特异性放射性比值和非对称性指数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巴胺转运体99mTc-TRODAT-1SPECT显像有助于PD与VP的鉴别。
- 陈卓友钱传忠毛南如徐龙宝梅今刘向远恽文伟高苹
- 关键词:帕金森病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多巴胺转运体发射型计算机
- 帕金森氏病合并胃肠功能障碍(附7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帕金森氏病合并胃肠功能障碍(附76例临床分析)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钱传忠高萍陈卓友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diseasePD)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症状较为常见,但在国内报导较少。现将我院1991~1996年住院及门诊76例PD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如...
- 钱传忠高萍陈卓友
- 关键词:帕金森氏病合并症胃肠功能障碍
- 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入选17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28例、稳定斑块组58例和不稳定斑块组84例,测定Hcy和UA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不稳定斑块组的Hcy和UA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P<0.05,P<0.01)。随着Hcy和UA水平的升高,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发生率升高。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及其稳定性与Hcy和UA水平有密切关系。
- 吴银艳吴臣义陈卓友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型半胱氨酸尿酸
- 副肿瘤性神经综合征3例
- 2016年
- 副肿瘤性神经综合征(PNS)是由恶性肿瘤造成其远隔部位神经系统损伤的一组综合征,与肿瘤的直接侵犯、压迫、转移、感染、代谢异常等引起的组织破坏无关[1]。PNS发病率极低,现有文献[2]报道其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病率约为0.01%。本文回顾总结近年来本院确诊的3例PNS患者,探讨其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 刘建芳郭义坤陈卓友
- 关键词:副肿瘤综合征神经系统肿瘤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脑动脉狭窄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将71例TIA患者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15例)、中危组(32例)、高危组(24例)3组,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将脑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狭窄<50%);中度狭窄(狭窄50%~69%);重度狭窄(狭窄70%~100%)。分析3组患者ABCD2评分与脑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动脉狭窄范围的关系。结果高危组患者重度脑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低、中危组(P<0.01);出现多支脑动脉狭窄的比例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 ABCD2评分≥6分时重度脑动脉狭窄和多支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增高,可能是高危TIA患者短期脑卒中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
- 陈卓友恽文伟陈治国张志翔赵进委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2评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脑动脉狭窄
- 舒降之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04年
- 陈卓友包仕尧
- 关键词:舒降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疗法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