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龙
- 作品数:119 被引量:220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雨水口流量测量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雨水口流量测量装置,由盖板1,格栅2,导流筒3,支架4和测力组件5构成。其工作原理是:水流沿盖板1通过格栅2进入导流筒3,再沿导流筒3下落,以近似自由落体速度冲击测力组件5。水流的冲击力为速度、流量以及...
- 王文海田欢崔宇冯萃敏蔡志文王建龙汪燕
- 低影响开发建筑小区雨水控制效果监测与评估被引量:3
- 2020年
- 以某新建建筑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排水系统,实现了雨水径流总量减排和峰值削减的多目标控制。采用同场次降雨对比分析的方法,在该小区6个排口(A^F)分别设置监测点,并选择下垫面类型组成相似的传统建筑小区排口(G)作为对比监测点。通过7场典型降雨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与传统建筑小区相比,低影响开发建筑小区场次雨水径流外排总量削减率为12.1%~100%,场次雨水径流污染物(以SS计)总量削减率为69.6%~100%,峰值削减率为12.3%~100%。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典型年降雨数据进行了连续模拟,结果表明:低影响开发建筑小区平均径流外排总量削减率为77.3%,污染物总量削减率为66.4%。因此,监测和模拟结果均表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的外排总量和污染负荷。研究结果可为我国今后海绵型建筑小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李晗王建龙冯萃敏蔡志文何存刚刘燕
- 关键词:建筑小区雨水管理
- 倒置生物滞留技术水量水质控制效果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生物滞留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雨洪控制利用措施,生物滞留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针对传统生物滞留设施存在的水土流失、污染物表层累积、填料层更换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倒置生物滞留技术。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重现期条件下,倒置生物滞留技术的水量、水质控制效果,并与传统生物滞留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倒置生物滞留技术在径流总量控制率、峰值削减率方面比传统生物滞留分别提高了9%~21%和1%~32%;在峰值延迟时间方面最大延长了8min;倒置生物滞留对TP、TN、COD、NH^+4-N等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比传统生物滞留分别提高了约6%、4%、3%、6%。研究成果可为倒置生物滞留技术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生物滞留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林宏军王建龙赵梦圆孙博谢剑飞李俊奇
- 关键词:生物滞留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控制
- 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
- 一种雨水、污水中颗粒物一体化净化装置,该装置由旋流沉砂单元、变径沉淀单元和升流式过滤单元三部分竖向叠加布置构成;旋流沉砂单元包括旋流沉砂筒、进水管、排砂管、虹吸罩、虹吸管、水封槽、排水管、穿孔板I、穿孔板II和穿孔板II...
- 王建龙李俊奇费普鸿车伍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旋流沉砂原理的管网径流净化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旋流沉砂原理的管网径流净化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池体、进水管、出水管,导流板、支撑体、消能格栅以及集砂斗,进水管于低位沿池体切线方向接入圆柱形的池体,出水管于高位沿池体切线方向接出池体,进水管...
- 王文海王建龙
- 文献传递
- 一种雨水净化储存装置
-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雨水净化储存装置。其包括旋流沉砂套管、沉砂收集斗、过滤单元以及集水箱,旋流沉砂套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在内管上设有进水孔,且内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都是封闭的,在外管和内管之间设...
- 王建龙赵梦圆席广朋涂楠楠贺弋桓赵远玲
- 文献传递
- 雨水高速在线竖直过滤器
- 一种雨水高速在线竖直过滤器,包括有一个圆柱形的罐体,该罐体包括顶盖和罐体主体,并且顶盖与罐体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罐体的内侧壁的上部设有可拆卸的顶部筛板,在顶部筛板上方的罐体上设有排气阀,所述罐体的内侧壁的下部设有可拆卸的...
- 李俊奇林聪车伍王建龙宫永伟
- 文献传递
- 道路-生物滞留带豁口水力特征及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生物滞留带作为一种低影响开发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道路-生物滞留带组合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路面径流外排总量,还能降低峰值流量、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城市道路路缘石豁口作为连接道路与生物滞留带的关键设施,其水力特征和截流效率计算至关重要。总结了国外城市常见的道路豁口设计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不同设计方法的特点,以期对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豁口设计计算方法提供参考。
- 李小宁王建龙王建龙赵梦圆宫永伟李俊奇
- 坡度对低影响开发道路水文参数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近年来,海绵城市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低影响开发道路是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坡度是影响低影响开发道路雨水控制利用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山地城市道路纵坡普遍较大,目前尚缺乏系统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在实验室搭建了1∶1物理模型,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系统研究了坡度对低影响开发道路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峰值削减率、径流系数等水文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影响开发(LID)道路场次雨水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受坡度影响较大,其削减率分别为7.5%~73.2%和4.5%~52.6%;径流系数受重现期影响较大,在低重现期时为0.20~0.66,在大纵坡和高重现期时均接近1。LID道路在纵坡<5%和重现期<10 a时雨水径流总量和峰值削减效果较明显,在大纵坡和高重现期时雨水外排总量和峰值削减效果较差。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山地城市低影响开发城市道路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 张敬玉王建龙涂楠楠靳俊伟苏定江
- 关键词:城市道路
- 流域尺度视角下海绵城市建设途径及区域径流控制被引量:9
- 2021年
-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不透水区域面积逐年增加,导致城市洪涝风险加剧、径流污染负荷增加等突出雨水问题,也给流域的水安全及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基于流域管理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得到快速发展.通过流域尺度城市单元土地开发前后峰值流量和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变化的分析,提出以受纳水体过流能力和水环境自净容量为约束条件的流域尺度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方法,建立基于水量、水质总量控制为主要目标的多层级雨水径流控制方法,构建流域-城市尺度的场地可持续开发雨水管理模式,并以某开发区为例,分析区域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削减及径流污染控制等目标的实施途径,以期为未来流域管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的统筹协调提供支撑.
- 贺弋桓王建龙王建龙赵梦圆
- 关键词:流域管理雨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