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卓
- 作品数:7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MOOC+SPOC”的PBL混合式教学在整形外科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 2023年
- 自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本科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整形美容选修课中构建基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SPOC)的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网络课堂和互动课堂统一,通过四层递进式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优教到优学,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因材施教新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发现探索,实现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 马希达刘卓张千李菲菲赵士磊朱梦茹秦宏智淳璞
- 关键词:PBL整形外科教学改革
- 数字化变革背景下建设智慧医学实践教育新生态
- 2024年
-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多个领域。“十四五”时期,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贯彻“新医科”理念、推动智慧医学教育、构建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体系、推动医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新格局建设的重要时期,现阶段迫切需要高等医学教育创新改革以支持国家战略,推进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 姚晨辉张丽敏刘卓
-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素质医学人才人才强国战略
-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赤曲霉所致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赤曲霉是一种海洋来源的丝状真菌,在室内环境及灰尘中被广泛报道。然而迄今为止,赤曲霉对人类的致病性尚不清楚。本文报道了1例赤曲霉感染所致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其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确诊。这是首个应用mNGS从临床样本中直接检测到赤曲霉的报道,与传统病原学诊断方法相比,mNGS在发现罕见病原体方面具有优势,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刘美红张杰董畅刘卓李艳霞于丽艳
-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病例报告
- 浅析PBL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利与弊被引量:23
- 2017年
- 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有其优势,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但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发现了PBL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教师的经验不足及教学病例设计质量不均,以及评估系统不完善。针对以上不足应采取相应措施,相信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中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
- 刘卓冯敏孙博刘勇
- 关键词:教育方法教育模式PBL教学LBL教学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气道黏液高分泌及其靶向治疗被引量:8
- 2017年
- 气道黏液在先天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当气道丧失正常功能时在其近端及远端位置便会出现高黏液分泌状态和分泌物增多的现象,同时将引发相关症状,如咳嗽、咳痰、肺功能下降,气道阻塞,也成为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黏液产生和分泌的细胞及分子机制已在体外人工培养的上皮细胞和动物模型中得到很好验证.烟雾和微生物产物可有效地触发黏液的产生和分泌过程.目前,只有少数药物被证实在降低COPD患者黏液高分泌状态中发挥确切疗效,药物对人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仍没有得到有效评估.
- 崔力沙谌望孙刘卓朱发贝李艳霞吴大畅
- 关键词:黏液高分泌靶向治疗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脑钠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住院治疗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表达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24例,给予无创通气治疗。通过CAT评分对患者慢阻肺症状进行评估;留取无创通气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清,血浆分别用于检测hs CRP、BNP水平,同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其中入院前6个月内稳定期肺功能分级III级8例,IV级16例;男18例,女6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患者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s CRP及血浆BNP水平的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相应指标改善,且hs CRP及BNP水平随之下降;其可能归因于无创通气治疗改善慢阻肺患者改善炎症反应水平和心脏负荷,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李艳霞刘卓刘卓尹燕顾冬雪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无创通气脑钠肽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间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8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评估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间歇性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及白介素8(IL-8)表达的改变,进而评估无创通气对慢阻肺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随诊的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20名,给予患者稳定期家庭式间歇无创通气治疗。治疗过程中的随访及管理由大连旅顺口区医院及沈阳翟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助完成。留取间歇无创通气治疗前及无创通气治疗2个月后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清用于检测hs CRP,IL-8,同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其中肺功能分级Ⅲ级11例,Ⅳ级9例;男13例,女7例。家庭式间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个月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患者CAT及圣乔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血清IL-8、hs CRP的水平无明显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使用家庭式间歇性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患者通气状态,使动脉血氧分压增加,二氧化碳分压降低,症状改善,且无创通气未增加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
- 侯刚李艳霞尹燕刘卓顾冬雪
-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无创通气白介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