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志峰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肝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肝细胞癌
  • 1篇指数对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前
  • 1篇术后
  • 1篇术后随访
  • 1篇术前
  • 1篇随访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脱氧
  • 1篇脱氧葡萄糖
  • 1篇纤维化
  • 1篇显像
  • 1篇临床效果观察
  • 1篇氟代脱氧葡萄...
  • 1篇复发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3篇刘吉奎
  • 3篇谢勇
  • 3篇刘晓平
  • 3篇黄志峰
  • 2篇欧希
  • 2篇马晓飞
  • 1篇田佩凯
  • 1篇刘旭

传媒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肿瘤外科...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术前肝纤维化指数对肝癌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术前肝纤维化指数(HFI)对肝癌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接受肝癌切除术的65例患者分为低指数组(HFI≤5.4)与高指数组(HFI>5.4)。分析两组术后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前资料,两组性别、年龄、谷氨酰转肽酶、透明质酸、血小板、肝功能分级、HBV-DNA拷贝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术后资料,两组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肝纤维化类型、术后血管侵犯情况、切缘情况、肝门静脉癌栓和HBVDNA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指数组并发症发生率20.0%,复发率23.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0%、53.0%、53.0%;高指数组并发症发生率22.9%,复发率25.7%,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0%、29.0%、25.7%,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数目>3、HFI>5.4、肝、门静脉癌栓是肝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肝纤维化指数对手术疗效及预后均有显著影响,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谢勇马晓飞刘晓平黄志峰欧希刘吉奎
PET/CT显像在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随访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6年4月医院PET中心检查的86例疑似HCC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评价18F-FDG PET/CT对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全组病例随访13-59个月,经组织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52例复发和(或)转移,其中单独肝内复发者27例,单独肝外转移者6例,肝内复发合并肝外转移者19例。以组织病理或临床随访为"金标准",18F-FDG PET/CT诊断HCC术后复发或(和)转移的敏感性为94.23%,特异性为88.24%,准确性为91.86%。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HCC术后复发、转移的检出率较高,便于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谢勇刘吉奎刘旭刘晓平田佩凯黄志峰
关键词: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肝细胞癌术后随访
腹腔镜下复发肝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复发肝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04~2015-10收治的34例复发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17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开腹组采用开放式肝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指数分别为(93.28±46.45)min、(122.68±52.74)ml、(6.34±1.82)cm、(3.44±1.26)d、(4.52±2.39)分低于或少于开腹组的(126.43±39.13)min、(237.81±76.39)ml、(21.43±2.25)cm、(8.25±2.37)d、(6.71±1.85)分(P<0.05)。结论腹腔镜下复发肝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以作为复发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谢勇马晓飞刘晓平黄志峰欧希刘吉奎
关键词:肝细胞癌复发腹腔镜肝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