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媛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广东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术的登革病毒感染C6/36细胞的3D形态学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应用一种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术的活细胞成像技术,监测登革病毒(DENV)感染C6/36细胞过程中3D形态学变化,分析病毒吸附和释放触发的系列细胞形态改变方向及强度,通过不同血清型间变化差异为深入研究相关感染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6孔板中接种不同密度的C6/36细胞,以确定全息细胞成像仪下最佳成像密度;随后由28℃常规培养调节为37℃病毒培养条件,以分析培养环境改变对细胞状态的影响;4个血清型DENV感染C6/36细胞,在孵育2 h和培养24 h期间分别设计5个观察点;借助Holo Monitor M4全息细胞成像及分析系统记录相应三维全息图及相关形态学参数并应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10~5接种量下,C6/36细胞全息图显示单个细胞三维形态表现统一,细胞面积、厚度和体积离散程度均最小(P<0.05),确定其为最佳成像密度;转移至37℃、5%CO_2培养24 h后细胞厚度、面积和体积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孵育和培养期间4个血清型DENV组细胞面积和体积增大表现一致,但孵育期间DENV1-4均表现细胞厚度减小不同,培养期间DENV1、2细胞厚度减小而DENV3、4出现截然相反的厚度增大现象。同时,不同血清型间变化趋势及程度具有各自特异性。结论成功运用此技术实时监测登革病毒感染形态学变化过程;不同时期4个血清型间特异性细胞病变现象存在差异,对登革病毒感染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余健海刘旭玲刘雨菁何晓恩惠媛张宝朱利赵卫
- 关键词:登革病毒
- 寨卡病毒ddPCR和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B细胞线性表位分析
- 背景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最初是1947年在乌干达森林里分离的,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特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
- 惠媛
- 关键词:核酸检测RT-QPCR
- 抗体依赖增强效应发生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在各类病原体特别是病毒的感染中,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可使原有的感染加重,引起严重疾病。研究发现多种病原体的感染过程中均有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现象,且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生机制。随着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现象产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助于相应病原体疫苗的改造,从而使疫苗效用最大化,对控制包括寨卡病毒在内的病原体的感染将提供巨大帮助。本文就近年来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Fc段受体依赖、补体系统介导、非中和抗体介导、病毒表面蛋白介导及细胞活动介导的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DE机制,同时以登革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及其他病原体为例进行分类介绍。
- 袁伟壮杨逸成刘旭玲何晓恩惠媛刘雨菁李盈赵卫
- 关键词: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