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基于表型性状的花苜蓿核心种质构建
- 2025年
- 为了科学保存和研究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 L.)种质,本研究以113份野生花苜蓿种质资源为材料,基于测定的20个表型性状数据,采用2种遗传距离、3种取样方法、8种系统聚类方法和6种取样比例构建花苜蓿核心种质,通过对比核心种质的均值差异百分率、方差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和变异系数变化率,探寻构建花苜蓿核心种质的最佳策略,并通过比较核心种质和原始种质的变异系数、方差、多样性指数和主成分,对构建的核心种质进行代表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欧氏距离+优先取样法+不加权类平均法+25%的取样比例”是构建花苜蓿核心种质的最佳策略。核心种质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多样性指数的符合率均达到90%以上,主成分累计贡献率高于原始种群,表明构建的28份苜蓿核心种质均匀分布在原始种质范围内,能够有效代表原始种质。本研究为科学利用和深入挖掘花苜蓿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优质资源。
- 黄伟业李润泽唐芳杜柯伊风艳陈鸿玺
- 关键词:种质资源核心种质表型性状
-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紫花苜蓿耐盐相关转录因子挖掘研究
- 2024年
- 为鉴定紫花苜蓿响应盐胁迫的转录因子,本研究以紫花苜蓿耐盐品种中苜1号和敏盐品种WL323为研究对象,采用200 mmol/L NaCl胁迫,分析胁迫后0、6、12、24 h紫花苜蓿根部组织转录组数据。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间响应盐胁迫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共758个,GO分析发现差异转录因子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结合、细胞过程,KEGG显著性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转录因子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对比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差异转录因子的相对表达量和表达模式,挖掘出10个调控紫花苜蓿耐盐性的关键候选转录因子。qRT-PCR分析表明,随机挑选的6个转录因子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
- 高鑫高佳荷侯瑞虹唐芳米福贵
- 关键词:紫花苜蓿转录组耐盐性转录因子基因挖掘
- 一种荒漠区基于畦灌的紫花苜蓿定额灌溉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荒漠区基于畦灌的紫花苜蓿定额灌溉方法,涉及紫花苜蓿种植技术领域。该荒漠区基于畦灌的紫花苜蓿定额灌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种植地,按照种植地面积大小将种植地进行深挖,在深挖的基坑中铺设一层有机营养层,...
- 王勇徐春波张晓明花梅张志强唐芳于林清
- 文献传递
- Vario MACRO cube元素分析仪测定土壤碳氮方法研究被引量:19
- 2017年
- 文章选取9个土壤标准物质,研究元素分析仪vario MACRO cube测定有机碳以及全氮含量的精准度,同时分析了样品研磨细度和包装纸对元素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元素分析仪测定土壤全氮含量精准度较高,测定土壤有机碳相比于传统的容量法更加准确,精密度更高。测定全氮时样品细度为0.05~0.50 mm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不显著;测定全碳含量时,样品研磨细度应小于0.50 mm;中国赛诺兹锡箔纸可以替代元素分析仪配置的德国进口锡箔纸包裹样品进行全氮和全碳含量的测定,以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
- 高翠萍李岩刘美英赵彦赵明华唐芳
- 关键词:元素分析仪土壤全氮
- 基于表型性状的花苜蓿遗传多样性分析
- 2024年
- 为探究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 L.)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采集自不同种源地的113份花苜蓿种质的19个表型性状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为花苜蓿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花苜蓿种质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77~2.09,0.05~1.43。19个表型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呈极显著相关(P<0.01)和显著相关(P<0.05)性状分别有48和18对。19个表型性状用主成分分析提取7个综合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2.73%,通过计算综合得分,并以综合得分为因变量,19个性状为自变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到评价花苜蓿种质的11个关键指标。113份花苜蓿可聚为3类,类群Ⅰ代表种子粒大饱满、产量较高的种质;类群Ⅱ代表株丛面积大、种子产量中等的种质;类群Ⅲ代表叶量丰富、种子产量较差的种质。
- 杜柯黄伟业侯瑞虹高佳荷唐芳
- 关键词:表型性状种质资源
- 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
- 本发明提供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涉及苜蓿植株种植技术领域。该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种植土壤、草木灰与砻糠灰混合均匀,摊置于苜蓿植株种植区域内,形成底部土壤层;S2、将腐烂树叶...
- 王勇徐春波张晓明花梅张志强唐芳于林清
- 苜蓿雄性不育系MS-4 SSH文库构建及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以苜蓿雄性不育系MS-4与可育系花蕾为材料,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分别构建了不育条件下和可育条件下基因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在2个库中分别随机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经序列比对分析,共获得功能已知的EST序列190条。后经GO功能分类,对推定出的6个相关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6个基因在苜蓿雄性不育系花蕾不同发育时期中均出现差异表达,推测这6个基因可能与苜蓿雄性育性相关,并且在其育性转换中具有重要作用。
- 高翠萍石凤翎伊风艳唐芳赵彦蔡丽艳
- 关键词:苜蓿雄性不育性SSH文库基因表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