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菁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表观遗传学与卵巢癌耐药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最高,目前其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切除和辅助性化疗,但治疗后其易复发、易转移和易耐药的特性,使得很多抗肿瘤药对其作用仅限于初期治疗。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耐药机制与表观遗传学关系密切,而相关研究也证实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与耐药受表观遗传学的调控,如DNA甲基化,包括Ras相关区域1A基因(RASSF1A)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异常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等多种方式;微小RNA(mi RNA)调控相关基因等。同时研究表明通过调控表观遗传学如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等与传统抗肿瘤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卵巢癌的疗效,因此研究表观遗传学与卵巢癌的耐药机制有望为临床治疗卵巢癌提供新的思路与研究基础。
- 陈家烨费菁周建维
- 关键词:卵巢肿瘤
- 子宫颈细胞学PAX1/JAM3双基因甲基化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PAX1/JAM3双基因甲基化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2022年5至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行子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女性中,将接受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检测与PAX1/JAM3双基因甲基化(PAX1 m/JAM3 m)检测者为研究对象,共1184例。基于hrHPV和细胞学结果,根据现行指南对于需要转诊阴道镜的女性提供相关检查和活检。根据组织病理学结果,研究比较各项检测方法及其组合用于子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结果1184例研究对象的年龄[M(Q_(1),Q_(3))]为39(32,51)岁,其中子宫颈良性或慢性子宫颈炎(正常)、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CIN2、CIN3和子宫颈癌分别为541例(45.7%)、273例(23.1%)、168例(14.2%)、140例(11.8%)和62例(5.2%)。根据病理学结果,PAX1 m/JAM3 m检测诊断CIN2或更严重病变(CIN2+)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1%和95.9%,诊断CIN3+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6%和86.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对于诊断CIN3+,PAX1 m/JAM3 m优于TCT或hrHPV检测,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872(0.847~0.897)、0.580(0.551~0.610)和0.503(0.479~0.515)(均P<0.05)。结论子宫颈脱落细胞中PAX1 m/JAM3 m检测对于诊断CIN2+和CIN3+均具有优异的准确性,优于传统的筛查方案和筛查策略。
- 商晓孔令华肖晓萍万茹王婧吴焕文陈小燕寿华锋费菁周建维郎景和李雷
- 关键词: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细胞学
- 妊娠合并原发性输卵管系膜子宫内膜样癌1例
- 2023年
- 妊娠合并原发性输卵管系膜子宫内膜样癌极为罕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于2015年收治1例本病患者,患者因停经41周、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右侧输卵管系膜赘生物,予完整切除后送常规病理检查,提示右侧输卵管系膜子宫内膜样癌;产后1个月再次入院行腹腔镜输卵管系膜子宫内膜样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手术范围包括右侧输卵管和卵巢切除+腹膜多处活检+大网膜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未行辅助治疗,已规律随访7年余未见复发。本文回顾性分析本例剖宫产术后意外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系膜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其诊断与治疗方案,以期为类似患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 费菁周建维
- 关键词:输卵管系膜子宫内膜样癌常规病理检查胎儿窘迫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