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雷

作品数:29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政治法律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8篇宪法
  • 4篇现行宪法
  • 3篇政治
  • 3篇人大
  • 3篇主义
  • 3篇国宪
  • 3篇法律
  • 3篇八二宪法
  • 2篇修宪
  • 2篇学界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全国人大
  • 2篇文化
  • 2篇宪法修改
  • 2篇美国观
  • 2篇美国宪法
  • 2篇根本法
  • 2篇国法
  • 2篇法律史

机构

  • 26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重庆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26篇田雷
  • 8篇田雷
  • 2篇吕新雨
  • 2篇徐扬
  • 1篇姚洋
  • 1篇王正绪
  • 1篇白钢
  • 1篇罗岗
  • 1篇陈柏峰
  • 1篇李磊
  • 1篇上官酒瑞
  • 1篇贺照田
  • 1篇吴畅畅
  • 1篇张贤明
  • 1篇丁耘
  • 1篇王洪喆
  • 1篇程竹汝
  • 1篇王维佳
  • 1篇苏力
  • 1篇孔繁斌

传媒

  • 4篇东方学刊
  • 3篇探索与争鸣
  • 2篇开放时代
  • 2篇美国研究
  • 2篇地方立法研究
  • 2篇法律和社会科...
  • 2篇南大法学
  • 1篇中外法学
  • 1篇新闻记者
  • 1篇经济导刊
  • 1篇学习与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文化纵横
  • 1篇师大法学
  • 1篇党内法规研究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虎妈”的另一种读法——狐狸,还是刺猬?
2018年
一兄弟我在耶鲁的时候,也是见过虎妈的。那时候,蔡美儿(Amy Chua)教授还没有虎妈的名号,不过也早就是名动学界的白富美。去美国之前,我就读过她的书,出版于2002年的《起火的世界》(World on Fire)让她一鸣惊人。虽然说是初次展示学术羽毛,蔡教授却表现得虎虎生威。她在书中的观点石破天惊,指责西方国家在后冷战时代大搞制度输出,却弄得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烽烟四起,结论是:自由市场民主非但不是历史的终结.
田雷
新中产的孩子们——读《娇惯的美国心灵》被引量:1
2019年
“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今年暑假,我在翻译一本2018年的美国新书时,同孟老夫子这段久违的名言不期而遇o这本书叫《娇惯的美国心灵》,去年9月在企鹅出版社出版,面向大众的英文畅销书在取名时往往有套路可循,在主标题故作惊人之论后,经常会拖着一个长长的副标题,这本书也不例外,它的副标题直译过来就是“善良意图和错误认识如何正在造就失败的一代人”,这样的中文表达翻译腔太重,苦思冥想之际灵感一现,我现在译为:“‘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田雷
关键词:精英教育社交媒体
劳动力、市场与美国的志愿兵役制被引量:1
2017年
1973年,美国终结了延续33年的征兵制,转为实行志愿兵役制。促成这场兵役制变革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这场变革的设计者看来,服兵役并不是一种公民义务而应被界定为是一种劳动。在志愿兵役制的设计中,军队人员的招募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进行。但是,20世纪70年代新兵的总体素质不断下降,征兵制的终结使陆军陷入了困境之中,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新兵的素质大幅度提升,陆军作为一个整体也得到了强化。这是因为陆军采用了劳动力市场的模式,对一些值得期许的新兵进行定向招募,通过提供大学学费之类的福利来吸引他们入伍。但是将服兵役定位为一种机会而不是一种义务,则从根本上造成了在福利的供给和可能发生的战争需求这两者之间出现一种紧张关系。不仅如此,这种体制用市场的逻辑替代了公民义务的逻辑,也就解除了美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关切国家以公民之名义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们作为公民应该行动起来,或支持或反对美国的军事行动。
贝丝.贝利田雷王丽琼王希
关键词:志愿兵役制征兵制劳动力市场
生存,还是毁灭--“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生存与人类传播的未来”圆桌对话被引量:44
2018年
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业的重构与重组吕新雨:我首先从《未来简史》这本书谈起。这本书很畅销,影响和争议都很大,作者赫拉利也曾经到中国讲演。它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宣告了人文主义的死亡。书中描绘了人类有机体消失的过程,它起源于人类中心主义,而当人文主义走向数据主义,就形成对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致命挑战,因为作为个人独特性而存在的人文主义的根基不复存在。
吕新雨赵月枝吴畅畅王维佳洪宇田雷胡凌熊节余亮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新闻传播业人文主义毁灭自由主义理论
奠定“法制建设的基础”--“八二宪法”与五届全国人大的历史行程被引量:9
2021年
我国现行的“八二宪法”是由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作为一部“新宪法”,它所取代的是由同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所通过的“七八宪法”。五届全国人大的任期构成了我们理解“八二宪法”的历史背景,因此,对于我们理解这部宪法以及其中若干条款和问题,五届人大的历史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党史和人大制度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彭真年谱,使得研究者可以连贯梳理五届人大的历史,并形成某种整体的叙述。本文以五届人大的五次会议作为历史叙述的关键时间节点,把“八二宪法”诞生这一事件安放在这一历史阶段全国人大立法的整体秩序中加以思考。打通原本为法律概念和部门法所分割的思维,所看到的不只是“八二宪法”,还有五届人大在“人心思法”的历史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系列重要立法工作,尤其是在二次会议和五次会议上所通过的一系列国家机构立法,在理论上辨析出存在于宪法和若干国家机构立法之间复杂、有机的相互配合关系。正是通过这一系列以“八二宪法”诞生为中心的五届人大立法创制,我国的“法制建设的基础”得以奠定,历史由此翻开新的一页,在八二宪法时间内诸多习以为常的国家机构职权和运转规则,都来自这一立法开端时期的创制。
田雷
关键词:修宪人大
认真对待“反常”:兼议“五四宪法”与组织法的相互性被引量:1
2024年
一历史之所以成为历史,起因于时过之后的境迁。理解历史之所以困难,就在于时代舞台的大幕早已落下,或如书页早被闭合,立足当下去回望遥远的过去,历史如同包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它密不透风,深不见光,后来者难以破门而入。历史如要被讲述,首先必须进行某种方式的压缩,尤其是在重大时间节点去追溯过往,历史通常被讲述为自某个开端时刻以来的胜利前行,仿佛时代这班列车在行进过程中是没有任何摩擦力的,所有的力量都聚合在一个方向之上,列车自带导航,不断奔向前方。
田雷
关键词:五四宪法组织法摩擦力列车
短意见的长历史——重读霍姆斯大法官在洛克纳诉纽约州案中的反对意见被引量:2
2017年
如果我能从战争中活着回来,我希望可以学习法律,以之为业,或至少作为一个起点。——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1861年7月2日写于哈佛毕业纪念册无论如何,这是我们宪法的理论。它是一种试验,正如生活的全部也是一种试验。每一年,甚至是每一天,我们都必须将命运押在对未来的预判上,但预判未来只能基于不完善的知识。既然这种试验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我看来,我们就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之心,切莫压制意见的表达,即便是那些我们憎恶的、甚至相信会导致倾覆的意见。——霍姆斯大法官,在艾布拉姆斯诉合众国中的反对意见(1919年)
田雷
关键词:霍姆斯大法官
外国法律史研究的“骨髓”与“皮囊”
2018年
一、'骨髓'与'皮囊'新说对于'骨髓'与'皮囊'之说,我们都很熟悉,知道此说最早出自刘南平博士。他在《法学博士论文的'骨髓'和'皮囊'》一文中,以自己在耶鲁法学院撰写博士论文的经验现身说法,甘冒'法学界同仁的非议甚至责难',直陈'我国法学研究之流弊',期待着他的批评有朝一日——'或许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行法学博士论文的研究和撰写模式',甚至'可能会间接地影响我国法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田雷
“新清史”与中国历史主体性
2019年
本文系2018年12月22日'‘新清史’与中国历史研究的主体性问题'座谈会会议纪要,由华东师范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主办,内容经作者审核修订。'新清史'的几个论点与起源汪荣祖(南开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新清史'与中国历史主体性问题是今天的题目。这个提法很好,中国历史主体性的问题,当然不是因为'新清史'开始的,在'新清史'出现之前就有这个问题。但是'新清史'更加突显了主体性的问题,因为'新清史'自称是对清朝最新、最好的一种解释。
汪荣祖李磊殷之光周展安黄锐杰田雷
关键词:主体性
第二次的相逢——论外国法研究的历史转向及其中国问题意识被引量:10
2017年
"外国法的某某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是法学论文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方式,错把中西之间价值中性的差异处理为有着价值位阶之落差的差距,由此形成了向西方寻求药方的学徒心态。为了克服这一弊病,我们应当自觉地追求外国法研究的历史转向,呈现出法律的复杂性以及法律发展过程的偶然性和开放性。在此意义上,有自觉时间意识的外法史研究,就成为了法理学谱系内的"批判法学"。通过对法律制度及其形成和流变之历史语境的深描,我们可以完成对此前被神化的某些法律概念和学说的祛魅,从而让我们摆脱制度拜物教和概念法学的禁锢,直面中国法律发展的事实。
田雷
关键词:法律史历史转向批判法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