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方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军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公共卫生
  • 3篇应急
  • 3篇卫生应急
  • 2篇疫情
  • 2篇疫情防控
  • 2篇疾病
  • 2篇疾病预防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亚运会
  • 1篇医院应对
  • 1篇应急演练
  • 1篇舆情
  • 1篇舆情监测
  • 1篇预防疾病
  • 1篇预防接种
  • 1篇预防接种门诊
  • 1篇预警
  • 1篇人力资源

机构

  • 10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上海市卫生健...
  • 1篇上海市第一妇...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10篇徐方
  • 7篇黄晓燕
  • 5篇陆殷昊
  • 4篇何懿
  • 3篇陈蓉
  • 3篇吴寰宇
  • 2篇张放
  • 1篇冷培恩
  • 1篇何永超
  • 1篇潘浩
  • 1篇吴春峰
  • 1篇夏天
  • 1篇朱奕奕
  • 1篇金必红
  • 1篇张春哲

传媒

  • 4篇中国卫生资源
  • 3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大众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ogistic模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拟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趋势,为logistic模型在新发传染病流行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使用logistic模型,基于官方公布的2020年1月10日—3月12日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数据,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结果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较好,4个模型的决定系数R;均高于0.99。拟合曲线与真实疫情的变化趋势吻合。始盛期前模型平均相对误差较大(74.1%~427.0%),始盛期之后降至1.0%~4.1%。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全国(湖北省除外)、湖北省(武汉市除外)和上海市于2020年2月2—5日达到疫情峰值,2月6—11日进入缓增期。武汉市则于2月11日达到高峰期,2月16日进入缓增期。模型显示首例病例报告到疫情高峰期的时间间隔以及启动一级响应到疫情盛末期的时间间隔均约为一个最长潜伏期。结论logistic模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拟合效果较好,能够对疫情发展态势进行分期,为疫情防控决策和防控措施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徐方陆殷昊黄晓燕
关键词:LOGISTIC模型疫情防控传染病模型
Ekpoma病毒及其感染特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我国首次在来自安哥拉的上海入境人员中检测到Ekpoma病毒(Ekpoma virus,EKV),这也是继2015年在尼日利亚发现该病毒以来全球第2次报道。EKV属弹状病毒科Tibrovirus属未分类病毒,有EKV-1和EKV-2两个亚型,传播媒介为库蠓。目前EKV尚未培养成功,也无证据表明其感染是否能致病或在人群中流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检出的EKV个案对上海乃至全国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极低,但需进一步关注其进展,为防控做好准备。
柏鸿凌金必红何懿冷培恩陈蓉朱奕奕张春哲徐方潘浩吴寰宇
关键词:风险评估疾病防控
医疗卫生应急演练规范化管理的设计和政策建议
2023年
目的开展上海市医疗卫生应急演练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设计,统筹全市医疗卫生应急演练的组织,指导医疗卫生单位应急演练项目的实施。方法2023年4—5月,对上海市应急管理和医疗卫生相关21名专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从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管理职能维度进行分析。结果医疗卫生应急演练规范化管理的设计基于“医疗卫生应急演练的规划”和“医疗卫生应急演练项目的组织实施”两个层面开展。工作计划要将目标分解到时间和资源上以形成执行方案,组织安排要在既定的目标下进行任务梳理和职责分解,指挥活动要按照规定或工作流程进行程序化决策,不断地沟通和调整来协调成员单位一致行动,通过检查考核等手段来评价演练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结论建议进一步开展示范性案例回顾,解析医疗卫生应急演练规范化管理的关键要素;从管理职能出发明确医疗卫生应急演练管理的适用范围、参与主体和工作原则,基于演练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应急预案;通过长期系统性规范管理,推动医疗卫生应急演练工作高质量发展。
黄晓燕戴阳徐方黎晶陈桑桑李晋哲吴文涛何懿吴文辉
舆情监测在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9年
舆情监测是国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的有力补充。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方式极其迅速的传播舆情信息,这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情报来源,成为预测疾病暴发、早期预警和防灾应急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舆情监测在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案例,归纳了三种舆情监测的方式,分析了舆情监测相对于传统监测系统的优势,能够有效地在事件发生前预警预测或事件发生后反馈应对。但是,目前舆情监测受到网络使用、媒体引导及搜索习惯的限制,建议未来将基于网络的舆情监测系统整合入已有的监测系统,探索适应我国的舆情监测平台和手段。
陆殷昊何懿黄晓燕徐方管至为吴春峰
关键词:舆情监测公共卫生预警
2019-2020年喀什地区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现况调查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喀什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现况,为卫生行政部门改善免疫规划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基尼系数分析和评价2019—2020年喀什地区各级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从业人员的配置情况及公平性程度。结果2020年喀什地区预防接种门诊共有免疫规划人员709名,女性占84.98%,中位年龄为32岁,文化程度为中专/高中者占55.85%,初级职称者占60.23%。不同类别地区免疫规划人员的性别、职称、文化程度和专业背景有明显差异。免疫规划人员与常住人口比例为1.35人/万人,每万名7岁以下儿童拥有免疫规划人员数为11.51名,每平方千米拥有免疫规划人员数为0.0052名。预防接种门诊从业人员平均每人每小时接种一类疫苗0.64剂次。免疫规划人员人口基尼系数和地理基尼系数分别为0.223和0.226,分布较均衡。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和高级职称者的基尼系数大部分大于0.5,差距悬殊。结论喀什地区需要优化免疫接种门诊的布局和服务管理,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重点扶持边远地区预防接种服务的需要。
吐尔洪·阿布都热依木徐方张丙银吾拉木艾力·萨塔尔乃吉米丁·帕哈提周宇华陆殷昊何永超何懿
关键词:免疫规划人力资源基尼系数
基于公共卫生视角的生物因子安全风险评估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从公共卫生视角评估各类生物安全风险,为各地防疫部门制订多样化的防疫策略及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全球范围搜集整理可能对人使用的病原微生物信息,挑选并组建具有相关资质和背景的公共卫生专家团队,使用德尔菲法向专家组进行多轮咨询。根据专家评价结果与可信度检验,从致死率、生物因子安全事件实施容易程度、短期发生可能性、长期发生可能性、救助难度、早期发现可能性和公共卫生系统处置能力7个维度,形成对各类病原微生物安全风险的一致性评价。【结果】专家整体意见趋向一致,结果可信;炭疽芽孢杆菌的威胁风险综合得分最高,远高于第二、三名的肉毒杆菌毒素和鼠疫耶尔森菌,在各考察方面均需要重点盯防;出血热家族的多类病毒均有较高的风险。【结论】基于公共卫生视角,可以合理对生物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具有人畜共患特征和潜伏期较长的病原微生物较难在环境中提前检测到,具有较高威胁风险;公共卫生资源匮乏地区的防疫策略制定尤需关注高危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
张放徐方陆殷昊黄晓燕陈蓉
关键词: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德尔菲法病原微生物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调查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调查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上海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情况,分析不足之处,为提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核心能力提供建议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16家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急体系建设、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应急队伍人力和物资装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实际应对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上海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整体较好,本次COVID-19疫情的处置也验证了各项能力建设。但同时也暴露了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存在体系建设不完善、应急人员和物资缺乏、人员现场处置能力不足、各机构应急人员和物资配置不均衡等具体问题。【结论】上海市各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重点针对本单位面临的具体问题,从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队伍人力资源和物资储备、优化实验室检测能力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卫生应急核心能力。
吴文军徐方吴函陈蓉陆殷昊黄晓燕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调查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调查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卫生应急核心能力,为进一步推进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提升卫生应急工作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1家三级医院、35家二级医院的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卫生应急准备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有的医院均设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机构,有97.4%(74家)的医院设置或指定了卫生应急管理部门,分别配备了专职和兼职卫生应急人员64人和1109人。参与调查的医院中,分别有85.5%(65家)、98.7%(75家)、92.1%(70家)、88.2%(67家)、69.7%(53家)、69.7%(53家)的医院设置了预防保健科、医院感染控制科、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诊疗科、重症医学科、公共卫生医师(以下简称“公卫医师”)岗位,86.8%(66家)的医院具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所有的医院均制定了卫生应急预案,开展过应急培训和演练,储备了医用防护物品,共组建73支综合性应急医疗救援队伍。结论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院的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较为完备,但在应急专职人员配置、公共卫生相关岗位人员配备、救治经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人员和场地、卫生应急医疗救治资源统筹方面有待提升。
黄晓燕吴函戴阳王墩家徐方吴寰宇陆韬宏
关键词:卫生应急核酸检测
面向城市公共卫生数字治理的疾病预防控制应急作业中心管理平台建设被引量:4
2023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以传染病暴发为主的突发公共事件对超大城市的应急响应与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应急作业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各大城市选择的应对发展方向,而数字孪生技术与城市大数据的应用为我国应急作业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以上海市数智疾控应急作业中心管理平台建设为例,总结面向城市公共卫生数字治理平台建设的规划内容与设计经验,围绕系统架构、孪生架构、业务模型阐明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详细介绍数字业务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辅助作业中心、孪生服务平台四大业务平台建设内容,为我国超大城市公共卫生数字治理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实证参考。
张放张明文管至为徐方吴寰宇夏天黄晓燕
大型活动背后的“公卫防线”
2024年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音乐节等大型体育文娱活动,如同一缕清新的风,为城市注入活力。据统计,2023年我国共举办了3.7万场大型活动,吸引了2.3亿人次参与。在这些大型活动背后,公共卫生保障发挥着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参与者健康、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等重要作用。
徐方
关键词:文娱活动亚运会世博会预防疾病快节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