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楷
- 作品数:45 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稻绿核菌生长抑制剂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稻绿核菌生长抑制剂,该稻绿核菌生长抑制剂含有丁香酚、香芹酚或2,4‑二叔丁基苯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本发明提供的稻绿核菌生长抑制剂,其中丁香酚、香芹酚或2,4‑二叔丁基苯酚均为天然产物,毒性低无污染,低浓...
- 韩铮范楷胡政聂冬霞钱沈安于伊楠
- 精氨酸作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生成抑制剂的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精氨酸作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生成抑制剂的用途,其中精氨酸使用时配制成浓度为10mM及以上浓度的水溶液。本发明采用精氨酸作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生成抑制剂,健康、无毒,在较低的含量下即可有效抑制镰刀菌等真菌在食用...
- 韩铮范楷郭文博聂冬霞
- 文献传递
- 罗勒烯和β-石竹烯作为链格孢霉毒素生成抑制剂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链格孢霉毒素生成抑制剂,以及罗勒烯和β‑石竹烯作为链格孢霉毒素生成抑制剂的应用。本发明的链格孢霉毒素生成抑制剂,通过罗勒烯和β‑石竹烯联合应用抑制链格孢霉毒素的生物合成,效果好,成本低,安全无毒副作用,不...
- 韩铮范楷赵志辉聂冬霞郭文博孟佳佳黄晴雯钱沈安
-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普洱茶生熟茶判别及产地溯源被引量:4
- 2022年
-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建立了西双版纳、普洱和昆明三地普洱茶生熟茶鉴别和产地溯源模型。结果表明:由于生熟茶生产工艺差别较大,其在近红外谱图的10000—9000 cm^(-1)波数的差异较明显,PCA对生熟茶的识别正确率为90.91%,PLS-DA最优模型的识别正确率为100%;PCA很难实现三地普洱茶的溯源,而PLS-DA最优模型的溯源正确率为100%。将PCA和PLS-DA模型用于未知类别普洱茶的识别和未知产地普洱茶的溯源,两种模型对未知类别普洱茶的预测结果一致,说明这两种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健性优良;而PCA模型很难实现未知产地普洱茶样品的溯源,PLS-DA最优模型可以初步实现普洱茶未知产地样品的溯源。
- 刘星范楷姚春霞蒋智林钱群丽周佳欣宋卫国
- 关键词:普洱茶近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方法
- 一种黄曲霉毒素的富集净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曲霉毒素的富集净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石墨烯与金球合成的石墨烯合金纳米材料加入到农产品的样品提取液中,进行毒素吸附;将混有纳米材料的样品提取液装入带有垫片的空固相萃取柱,抽干后,表面再盖一层垫片...
- 韩铮郭文博赵志辉范楷杨俊花何卫警
- 文献传递
- 一种玉米赤霉烯酮类毒素的富集净化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赤霉烯酮类毒素的富集净化方法,该方法是将以多壁碳纳米管为原料合成的磁性纳米材料加入到农产品的样品提取液中,进行毒素吸附,用磁铁将含有玉米赤霉烯酮类毒素的磁性纳米材料聚集,移去上清液,加入解吸附溶液解吸...
- 韩铮赵志辉董茂锋蒋可秋郭文博范楷聂冬霞
- 精氨酸和蘑菇醇作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合成抑制剂的联合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精氨酸和蘑菇醇作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合成抑制剂的联合应用,精氨酸和蘑菇醇水溶液的浓度为2.5mmol/L及以上。本发明中的精氨酸为氨基酸类化合物,成本低,具有调节血糖,保护肝脏,延缓衰老的功能;蘑菇醇为食用香...
- 韩铮范楷赵志辉聂冬霞钱沈安
- 一种D3G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蔽型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Deoxynivalenol‑3‑Glucoside,D3G)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D3G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以D3G为模板...
- 赵志辉聂冬霞韩铮郭大凯黄晴雯范楷张志岐朱雪婷
- 含缓慢消化淀粉的薏仁米和缓慢消化淀粉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缓慢消化淀粉的薏仁米和缓慢消化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浸泡;(2)密封加热;(3)冷却处理;(4)再加热处理;(5)自然冷却;(6)匀浆、过筛、离心;(7)复溶,离心、去杂质等步骤,最终得到缓...
- 刘星宋卫国范楷张其才饶钦雄杨俊花
- 文献传递
- 小麦籽粒中原型及修饰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产生规律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原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及其修饰型的产生规律。方法以小麦籽粒为培养材料,辐照灭菌后接种禾谷镰刀菌,并分别在不同温度(10、20、30℃)和水活度(0.95、0.98 a_w)下培养不同时间(7、14、21、28、35d)后,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DON,3-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15-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DO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deoxynivalenol-3-glucoside,D3G)的产量。结果在所有培养条件下,原型DON的产量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并于0.98 a_w, 20℃下的第35 d达到最高值100490.0μg/kg;不同培养条件下,修饰型DON的生成情况各不相同,3-ADON、15-ADON和D3G分别于0.98a_w,20℃下的第14、28和35 d达到各自产量最高值(3-ADON:7583.5μg/kg; 15-ADON:592.0μg/kg; D3G:6806.4μg/kg)。此外, 10℃下,D3G/DON比值随时间延长先增高后降低,而20、30℃下D3G/DON比值随时间延长呈指数下降(r^2>0.90)。结论小麦籽粒中原型和修饰型DON的最适产生条件均为0.98 a_w, 20℃。本研究可为DON及其修饰型的生物合成、日常监管、污染防控等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 范楷刘星郭文博张志岐孟佳佳杜颖聂冬霞
- 关键词:禾谷镰刀菌小麦籽粒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