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楼颖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前庭
  • 3篇眩晕
  • 3篇前庭康复
  • 3篇康复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位置性
  • 2篇位置性眩晕
  • 2篇良性阵发性位...
  • 2篇护理
  • 2篇复位
  • 1篇短期疗效
  • 1篇心理
  • 1篇眩晕患者
  • 1篇运动病
  • 1篇噪声性
  • 1篇噪声性听力损...
  • 1篇噪声作业
  • 1篇噪声作业工人
  • 1篇时长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市石景山...

作者

  • 7篇楼颖
  • 5篇崔庆佳
  • 5篇王蕊
  • 5篇闫瑾
  • 4篇戴峰
  • 1篇单希征
  • 1篇叶海燕
  • 1篇杨海燕

传媒

  • 2篇北京医学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研究型医...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噪声作业工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与纯音测听关系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与纯音测听的关系,以及DPOAE测试在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某汽车发动机厂510名噪声作业工人为观察组,观察组人群根据纯音测听单耳听阈值以及听力损失频率的特点分为5个观察亚组;另选择该厂50名非噪声作业工人为对照组。采用DPOAE和纯音测听检查检测2组人群各频率的纯音听阈及DPOAE的幅值、信噪比、通过率。结果在0.5~6.0 kHz,5个观察亚组人群的纯音听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在3.0~6.0 kHz,5个观察亚组人群的DPOAE信号幅值和信噪比分别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在1.5 kHz,观察亚组1、观察亚组2和观察亚组3人群的DPOAE检查通过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在2.0~6.0 kHz,观察亚组4和观察亚组5人群的DPOAE检查通过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采用纯音测听检查方法,各观察亚组与对照组人群的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值为0.71~1.00;采用DPOAE检查方法,各观察亚组与对照组人群的AUC值为0.57~0.97;2种检查方法的AUC值比较,观察亚组1、观察亚组2、观察亚组3、观察亚组4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仅观察亚组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POAE检查操作便捷,可客观反映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水平,可作为纯音测听检查的补充检查手段,应用于职业健康检查与听力监测筛查。
刘芳崔庆佳闫瑾戴峰胡雯王蕊张雷楼颖王溪琳
关键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纯音听阈噪声性听力损失
仪器辅助耳石复位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
2019年
目的探讨仪器辅助耳石复位法对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VM)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VM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VM药物治疗,试验组在VM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耳石复位法治疗,共接受3次耳石复位法治疗,1次/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运动病(motion sickness, MS)敏感性以及6个月后头痛、眩晕症状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程度。结果 60例VM患者全部完成随访。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MS敏感性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而试验组MS敏感性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头痛和眩晕的发作频次、天数及强度较治疗前均减少(P<0.05),试验组减少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仪器辅助耳石复位法治疗VM相较于单纯药物治疗更能降低患者的MS敏感性,头痛、眩晕发作频率和程度,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胡雯刘芳王恩彤崔庆佳王蕊张雷闫瑾戴峰楼颖单希征
关键词:运动病耳石复位法
不同前庭康复时长及日频次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前庭康复时长及日频次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耳鼻喉科门诊BPPV复位后患者120例,依据不同前庭康复次时长和日频次分为A组(15 min/次,3次/d)、B组(15 min/次,6次/d)、C组(30 min/次,3次/d)和D组(30 min/次,6次/d),每组30例。分别在治疗开始时、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对4组进行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和中文版前庭康复获益量表(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benefit questionnaire,VRBQ)评价,分析各组疗效。结果不同康复治疗总时长效果的比较,治疗开始时,4组DHI总评分、眩晕残障程度、VRBQ总评分及前庭康复获益程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4组DHI总评分、眩晕残障程度及VRBQ总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组总体前庭康复获益程度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康复治疗次时长效果的比较,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不同次时长组间的DHI总评分及眩晕残障程度、VRBQ总评分及前庭康复获益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康复治疗日频次效果的比较,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不同日频次组间DHI总评分及眩晕残障程度、VRBQ总评分及前庭康复获益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前庭康复治疗总时长至4周,可提高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效果。有条件者可适量增加前庭康复次时长至15 min以上、日频次3次以上,能有效改善早期部分眩晕症状。
崔庆佳王蕊闫瑾杨丽丽楼颖戴峰
关键词:前庭康复时长频次
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前庭康复短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22年
目的:评价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前庭康复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6月北京康复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确诊的前庭外周性眩晕患者153例(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47例,梅尼埃病38例,突发性聋伴眩晕26例,前庭性偏头痛23例,前庭神经炎19例),随机按照2∶1样本量匹配,试验组103例患者采用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50例仅口服药物治疗。分别在开始治疗时、治疗4周时和治疗8周时进行自评量表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临床资料、自评量表和DHI评分各基线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和8周时试验组自评量表和DH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8周时疗效优于4周,尤其表现为行走时情绪得分降低和重度眩晕残障程度比例降低(均P<0.01)。同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前庭神经炎患者自评量表和DHI评分优于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和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P<0.05)。合并头痛(P<0.05)、治疗前眩晕残障程度较重(P<0.01)为影响前庭康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前庭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前庭外周性眩晕的效果优于仅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尤其在改善情绪障碍和眩晕残障程度方面较为明显。此前庭康复方案更适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前庭神经炎患者,合并头痛或重度眩晕的疗效较差。
崔庆佳王蕊闫瑾刘芳陈娜张雷戴峰楼颖
关键词:眩晕前庭康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康复过程中的护理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76例BPPV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复位治疗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前庭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护理、眩晕护理、饮食护理及复位指导,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1周和2周后的临床效果,并经过一年回访,观察记录2组患者BPPV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周时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病例治疗2周时的治愈率及1年复发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加行前庭康复训练及护理可使BPPV患者的短期治愈率明显提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叶海燕藤立英楼颖杨海燕单希征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康复护理
耳鼻喉门诊患者就诊心理及疾病特征的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耳鼻喉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疾病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喉科2010~2014年间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疾病特征,统计患者SDS、SAS评分情况探讨患者临床心理特点。结果800例中过敏性鼻炎200例,慢性咽喉炎200例,鼻窦炎200例,中耳炎200例。耳鼻喉科疾病存在疾病复杂,检查和治疗带来一定痛苦,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不足等特点,患者多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积极治疗和护理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结论耳鼻喉科就诊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积极干预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楼颖
关键词:耳鼻喉门诊护理疾病特征
3~6岁儿童不同听力筛查方法比较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适合3~6岁年龄段儿童的听力筛查方法。方法对590例3~6岁儿童进行听力筛查,筛查方法包括:家长调查问卷(由其监护人填写)、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和便携式听觉评估仪筛查,任意一项筛查未通过者转诊进行听力诊断;同时按年龄将其分为3~岁组(157例)、4~岁组(235例)和5~6岁组(198例),比较三种方法在三个年龄组间的配合度和通过率。结果①590例中,三种方法的配合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筛查型DPOAE(100%)、家长调查问卷(98.14%)、便携式听觉评估仪筛查(73.05%),两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家长调查问卷、筛查型DPOAE在三个年龄组间配合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便携式听觉评估仪筛查在3~岁组、4~岁组、5~6岁组的配合度分别为28.03%、81.70%和98.48%,随着年龄增加,便携式听觉评估仪筛查的配合度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家长调查问卷、筛查型DPOAE和便携式听觉评估仪三种方法的听力筛查通过率分别为100%、86.10%和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任意一项筛查未通过者88例(其中筛查型DPOAE82例,便携式听觉评估仪筛查11例),接受听力诊断53例,最终确诊听力异常17例,其中单侧轻-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例(1.69‰,1/590),分泌性中耳炎16例(2.71%,16/590)。结论3~4岁儿童适宜用筛查型DPOAE进行听力筛查,5~6岁儿童可采用筛查型DPOAE和/或便携式听觉评估仪进行听力筛查,家长调查问卷的配合度虽好,但假阴性率过高,不适用于3~6岁儿童听力筛查。
崔庆佳黄丽辉韩任杰闫瑾刘芳王蕊张雷杨帆楼颖恩晖程晓华赵雪雷文铖任霞
关键词:儿童听力筛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