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祥春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晚期
  • 2篇细胞肺癌
  • 2篇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 1篇单药治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结合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序贯
  • 1篇血尿
  • 1篇血尿常规
  • 1篇一线治疗
  • 1篇依托泊苷
  • 1篇伊立替康
  • 1篇胰腺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刘子玲
  • 5篇李祥春
  • 1篇王凤
  • 1篇杨雷
  • 1篇石磊
  • 1篇王中峰
  • 1篇魏佳宁
  • 1篇王雅琳
  • 1篇李智

传媒

  • 3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阿法替尼治疗晚期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一例
2018年
患者,男,62岁,因“咳嗽、痰中带血15d”于2015年2月4日至我院就诊,查体未见异常,生化、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正常。
王凤魏佳宁李祥春卢蕻迪刘子玲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突变晚期痰中带血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S-1单药治疗与S-1联合治疗吉西他滨难治性晚期胰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19年
目的评价S-1单药治疗与S-1联合治疗吉西他滨(GEM)难治性晚期胰腺癌(P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和WebofScience,检索时间为1996年1月至2017年12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资料,使用Cochrane手册评估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项随机对照试验,共556例GEM难治性PC患者,其中248例接受S-1单药治疗,308例接受S-1联合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S-1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S-1单药治疗组[风险比(RR)=1.75,95%CI:1.19~2.57,P﹤0.01],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长于S-1单药治疗组[风险比(HR)=0.75,95%CI:0.62~0.91,P﹤0.01];S-1联合治疗组与S-1单药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及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腹泻、恶心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S-1联合亚叶酸钙治疗组患者的PFS长于S-1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治疗组(HR=0.68,95%CI:0.50~0.93,P﹤0.05);S-1联合伊立替康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S-1单药治疗组(RR=3.07,95%CI:1.03~9.13,P﹤0.05)。结论与接受S-1单药治疗的患者比较,接受S-1联合治疗的患者有效率更高、PFS更长。亚组分析提示,S-1联合亚叶酸钙或伊立替康治疗方案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可考虑用于选择S-1作为二线治疗的GEM难治性晚期PC患者的治疗。
王新慧李祥春周保林王雅琳钟升王中峰刘战涛刘子玲
关键词:胰腺癌META分析吉西他滨S-1
肺鳞状细胞癌基因靶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肺鳞状细胞癌(LSCC)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约占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30%,组织学起源及基因特征明显异于腺癌。驱动LSCC发生和进展的特定基因畸变,如基因扩增、突变或缺失/插入,尚未有很好的特征。许多候选基因已被确定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然而对于相关的靶点/通路,还没有出现有效的靶点制剂。最近,癌症基因组图谱项目对LSCC的新分子靶点进行了全面的基因组鉴定,使针对这些新分子靶点的治疗成为可能。展望未来,针对多种致癌途径的联合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合理方法。因此,LSCC的新型分子靶点的鉴定成为重中之重。
李祥春刘子玲丛晓凤崔朋飞王新慧张迎
关键词:肺鳞状细胞癌基因靶点靶向治疗信号通路
EP方案序贯IP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一线治疗,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EP)序贯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IP)在疾病稳定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初治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EP方案化疗2个周期,且疗效评估稳定。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序贯IP方案治疗者25例为EP+IP组,继续应用EP方案治疗者30例为EP组,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4个周期化疗,每个周期评价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55例患者中,EP+IP组CR 0例,PR 17例,SD 6例,PD 2例,ORR为68.0%;EP组CR 0例,PR 8例,SD 17例,PD 5例,ORR为26.7%;EP+IP组患者的中位PFS为7.0个月,OS为16.0个月;EP组患者的中位FPS为5.0个月,OS为1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和消化道不良反应,EP+IP组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P+IP组迟发性腹泻发生率高于EP方案组,但多为1~2级,患者均可耐受,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EP方案疗效评估稳定的患者,序贯IP方案化疗优于继续应用EP方案,不良反应可耐受。
石磊丛晓凤杨雷李智李祥春刘子玲
关键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依托泊苷伊立替康
Long non-coding RNA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LncRNA的本质是R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长链,有以下几个优势:(1)可以轻松与同源DNA/RNA序列结合;(2)可以折叠成复杂的二级结构,轻松与多种蛋白质结合。也就是说,LncRNA情商极高,与上层领导(DNA)关系暧昧,与同事(RNA)关系很铁,与下属(蛋白质)关系紧密。
李祥春王新慧卢蕻迪张迎刘子玲
关键词:RNALONG前列腺癌蛋白质结合核苷酸D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