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冬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光学
  • 4篇荧光
  • 3篇衍射
  • 3篇无衍射
  • 3篇无衍射光
  • 3篇无衍射光束
  • 3篇纳米光学
  • 3篇光束
  • 3篇光束整形
  • 3篇光栅
  • 3篇光栅对
  • 3篇表面波
  • 3篇玻璃基
  • 3篇波长
  • 2篇等离激元
  • 2篇荧光分子
  • 2篇分子
  • 2篇背离
  • 2篇波矢
  • 1篇导光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9篇邱冬
  • 8篇张斗国
  • 7篇朱良富
  • 6篇明海
  • 5篇王沛
  • 5篇王茹雪
  • 1篇王勇
  • 1篇祝巍

传媒

  • 2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大学物理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光学芯片及荧光成像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芯片及荧光成像系统,所述光学芯片基于Tamm耦合发射实现定向出射,所述光学芯片包括:透明基底;位于所述透明基底一表面的布拉格反射层;以及,位于所述布拉格反射层背离所述透明基底一侧的金属膜层;其中,...
邱冬张斗国王茹雪朱良富王沛明海
文献传递
基于后焦面成像的聚合物平面波导光学参数测量仪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后焦面成像确定波导传播特性的基本原理,结合平面波导中的菲涅尔反射理论,设计了一种聚合物平面波导光学参数测量仪。通过MATLAB拟合处理数据实现了对样品局部折射率和厚度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实时测量,平面波导厚度测量精度可以达到纳米量级,空间分辨率可达到300 nm。该测量仪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在光学传感和细胞内生物传感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施矾朱良富邱冬张斗国
关键词:波导光学
基于新型光学芯片的荧光辐射场调控
荧光技术在光学成像,生命科学,化学分析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提高荧光的探测效率和探测灵敏度一直是人们重点研究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微纳加工技术日趋设成熟,基于微纳复合结构的新型光学芯片越来越多的被用来实现荧光辐射场的调控。...
邱冬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光栅对耦合激发BSW实现无衍射光束的光学芯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对耦合激发BSW实现无衍射光束的光学芯片,包括玻璃基底层,由高低折射率介质交替组成的布拉格反射单元,以及布拉格反射单元表面刻蚀的光栅对;置于布拉格反射单元表面的光栅对,激发后两束表面波发生干涉,从...
王茹雪张斗国朱良富邱冬向益峰王沛明海
一种光学芯片、制作方法及荧光成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芯片、制作方法及荧光成像系统,所述光学芯片基于Tamm耦合发射实现定向出射,所述光学芯片包括:透明基底;位于所述透明基底一表面的布拉格反射层;以及,位于所述布拉格反射层背离所述透明基底一侧的金属膜层;...
邱冬张斗国王茹雪朱良富王沛明海
文献传递
基于后焦面成像的液体折射率测量实验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一层金膜作为光学薄膜基底,在金膜上滴涂不同浓度的待测氯化钠溶液.利用光线与金属和溶液界面的表面等离子体的耦合,通过白光后焦面上暗环的相对位置,结合表面等离子体的相关理论,得到不同浓度溶液的折射率,并且分析了基于后焦面成像测量液体折射率方法的误差来源,提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办法.该实验结合了高精度的微纳加工技术以及后焦面成像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液体折射率测量方法,在物质分析以及传感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邱冬祝巍张斗国
关键词:折射率测量表面等离子体
一种基于光栅对耦合激发BSW实现无衍射光束的光学芯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对耦合激发BSW实现无衍射光束的光学芯片,包括玻璃基底层,由高低折射率介质交替组成的布拉格反射单元,以及布拉格反射单元表面刻蚀的光栅对;置于布拉格反射单元表面的光栅对,激发后两束表面波发生干涉,从...
王茹雪张斗国朱良富邱冬向益峰王沛明海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光栅对耦合激发BSW实现无衍射光束的光学芯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对耦合激发BSW实现无衍射光束的光学芯片,包括玻璃基底层,由高低折射率介质交替组成的布拉格反射单元,以及布拉格反射单元表面刻蚀的光栅对;置于布拉格反射单元表面的光栅对,激发后两束表面波发生干涉...
王茹雪张斗国朱良富邱冬向益峰王沛明海
文献传递
基于小孔-Tamm复合结构的荧光增强与定向辐射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转移矩阵法分析了Tamm结构中的电磁场分布与共振模式,提出了小孔-Tamm复合结构来增强荧光信号及控制辐射方向。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了偶极子与该小孔-Tamm复合结构相互作用的耦合辐射场的远场辐射,证明了该结构能够实现荧光的垂直出射,且与传统的Tamm结构相比,其荧光强度有三个数量级的提高;系统地分析比较了荧光发射波长、偶极子位置及小孔尺寸、形状对荧光辐射角度和强度的影响。模拟结果对具有荧光增强定向辐射功能的光学芯片设计有指导作用。
邱冬王勇朱良富张斗国明海
关键词:荧光增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