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云英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病
  • 3篇冠心病
  • 3篇冠心病患者
  • 3篇病患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住院
  • 2篇老年
  • 2篇护理
  • 2篇梗死
  • 2篇干预
  • 1篇电图
  • 1篇跌倒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发作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况
  • 1篇心理状况调查

机构

  • 3篇单县中心医院
  • 2篇济宁医学院附...
  • 1篇山东省单县中...

作者

  • 6篇赵云英
  • 2篇孙爱云
  • 1篇孙敬春
  • 1篇徐爱民

传媒

  • 2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席-汉氏综合征误诊为心脏疾病7例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徐爱民赵云英
关键词:席-汉氏综合征心脏疾病误诊心电图
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调查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随机选取200例冠心病患者,按年龄与性别分为老年男性组65例、老年女性组63例、中青年男性组52例和中青年女性组2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分析四组患者,观察并比较四组SCL-90得分。结果:四组患者躯体化障碍、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障碍、惊恐、强迫、SCL-90总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得分(P<0.05);老年女性组患者躯体化障碍、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障碍、郁闷、焦虑、惊恐、强迫症状得分均高于其他组(P<0.05);中青年男性组患者偏执、敌对症状得分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因年龄与性别差异具有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心理状况,在今后临床护理中应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和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改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赵云英
关键词:中青年冠心病心理状况
睡眠干预对住院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绞痛发作的影响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睡眠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睡眠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心绞痛发作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SRSS、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满意率为93.88%,与对照组的83.67%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住院冠心病患者接受睡眠干预,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促进病情缓解,值得推广。
赵云英孙爱云
关键词:冠心病睡眠质量心绞痛
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用药对策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用药对策。方法将2700例患者(试验组)与2700健康老年人(对照组)比较,查找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试验组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体重指数、载脂蛋白B(apoB)、高半胱氨酸血症、炎性因子等因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基于此,采取综合治疗方案予以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冠心病有多种危险因素,建议老年人定期去医院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孙敬春赵云英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用药对策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200例临床护理被引量:39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精心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康复活动、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观察本组患者住院时间、控制心力衰竭时间及治愈情况。结果:本组200例患者住院20~41(31.8±9.2)d,控制心力衰竭时间5~20(12.2±7.8)d;治愈76例(38%),好转122例(61%),死亡2例(1%);复发率23%。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精心护理,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赵云英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护理
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跌倒及坠床事件发生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跌倒及坠床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接收的89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接收的82例实施护理干预的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及坠床事件发生率。于入院时及入院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认知水平、自护能力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2.44%,坠床发生率为1.22%,对照组分别为13.48%、10.1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认知水平及自护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认知水平及自护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11%(78/82),对照组为77.53%(69/8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跌倒及坠床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孙爱云赵云英
关键词:心肌梗死老年护理干预跌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