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国华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1篇胆固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低蛋白
  • 1篇低蛋白血症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检
  • 1篇血检测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培养
  • 1篇血清白蛋白
  • 1篇血清白蛋白水...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血清铜
  • 1篇血清铜锌
  • 1篇血脂

机构

  • 7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作者

  • 7篇方国华
  • 3篇周赛军
  • 2篇赵贺秋
  • 1篇李萍
  • 1篇朱正国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世界今日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2008年
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发生率很高,而且是死亡的强预测因子之一。有研究证实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低蛋白血症之间存在相关性,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
方国华周艾青赵贺秋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血管疾病蛋白水平低蛋白血症血清肾病患者
脑血栓形成患者65例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2003年
周赛军方国华周艾青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
糖耐量受损患者血清铜锌及SOD、MDA含量的研究
2006年
方国华方国珍周艾青
关键词:IGT患者糖耐量受损MDA含量血清铜锌自由基产生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中VWF、t—PA及PAI的变化分析
2004年
近来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损伤和纤溶活性的异常,而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绝大部分是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可作为内皮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在纤溶活性的调节中起主要作用,是影响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标志物。这些影响血栓形成的因素在血栓形成之前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可能识别血栓前状态,这对及时加以处理、防止其发病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近来对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了血浆VWF、t—PA及PAI检测,并与5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陈校锋方国华周艾青
关键词:VWFT-PAPA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WILLEBRAND因子
血清降钙素原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对血液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炎发热患者为观察组,80例肿瘤发热患者为对照组,入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PCT测定及血培养,对比检测结果;对观察组患者分别在发热后12、24、48h检测血清PCT并进行血液培养,对比结果。结果首次采血检测,血清PCT检测观察组阳性67例、对照组阳性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2,P<0.01),血培养观察组阳性12例、对照组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后12、24h,血清PCT阳性61、68例,阳性率50.8%、56.7%,血培养阳性16、31例,阳性率13.3%、2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热后48h,血清PCT阳性71例,阳性率59.1%,血培养阳性68例,阳性率5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培养对于诊断血流感染有一定的价值,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方国华周赛军朱正国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血培养血流感染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分析
2007年
周赛军方国华赵贺秋周艾青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病原体感染解脲脲原体病原体检测支原体检测人支原体
自制凝血质控品的应用与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与血栓或凝血有关的许多疾病存在着出凝血异常,其诊断及止血、抗凝和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越来越离不开有关实验室的监测。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干扰.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所以凝血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显得格外重要。
方国华李萍陈校锋徐方艳
关键词:凝血异常质控品溶栓药物凝血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