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瑾

作品数:7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障
  • 3篇角膜
  • 3篇白内障
  • 2篇折叠
  • 2篇睑内翻
  • 2篇下睑
  • 2篇下睑内翻
  • 2篇疗效
  • 2篇轮匝肌
  • 2篇内翻
  • 2篇老年性
  • 2篇老年性下睑内...
  • 2篇老年性睑内翻
  • 2篇白内障超声乳...
  • 2篇超声
  • 2篇超声乳化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机构

  • 7篇南通市第三人...
  • 2篇南通大学

作者

  • 7篇姜瑾
  • 2篇张靖东
  • 2篇管怀进
  • 1篇朱蓉嵘
  • 1篇胡楠
  • 1篇杨梅
  • 1篇刘萍萍
  • 1篇周婧

传媒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当代临床医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下睑轮匝肌折叠联合眼袋去除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疗效观察
目的:老年性睑内翻好发于下睑,是由于睑板前的眼轮匝肌滑向上方,压迫睑板上缘,使睑缘内翻所致。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常伴有眼袋,常规的下眼睑内翻矫正术不能同时改善功能和外观。本研究采用下睑轮匝肌折叠联合眼袋去除术以及眼睑皮肤轮...
姜瑾
关键词:老年性睑内翻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2013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50眼),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3 d眼压下降至(15.5±3.1)mm Hg,术后3个月下降至(11.7±2.3)mm Hg,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前房角均较术前增宽。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地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开放房角、手术并发症少,是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姜瑾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0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对照组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随访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优于阿昔洛韦滴眼液,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姜瑾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更昔洛韦
下睑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去除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去除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的效果。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12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睑内翻患者66例(90眼),分别采用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去除术(30例48眼)和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36例42眼)进行矫正,术后随访3~18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末次随访时,眼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眼袋手术组和眼睑皮肤轮匝肌切除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6%和71.4%,两组长期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下睑轮匝肌折叠缩短联合眼袋去除术长期疗效好,且具有美容效果,为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姜瑾张靖东
关键词:老年性睑内翻
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与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对比观察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与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1/2016-07我科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20例240眼,采取自愿原则分为3组:角膜塑形镜组40例80眼、低浓度阿托品组40例80眼、框架眼镜组40例80眼。随访18mo,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屈光度及眼轴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8mo后,角膜塑形镜组、低浓度阿托品组的屈光度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05);角膜塑形镜组、低浓度阿托品组治疗前后屈光度差值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05),但角膜塑形镜组与低浓度阿托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8mo后,角膜塑形镜组、低浓度阿托品组眼轴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05);角膜塑形镜组、低浓度阿托品组治疗前后眼轴差值均低于框架眼镜组(P<0.05),但角膜塑形镜组与低浓度阿托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与低浓度阿托品均可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患者屈光度和眼轴长度进展,其疗效均优于框架眼镜,但角膜塑形镜与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姜瑾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阿托品框架眼镜近视
DNA修复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DNA修复基因的拷贝数多态性(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江苏眼病研究"流行病学人群,包括ARC组780例和对照组525人。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四种DNA修复基因的拷贝数(copy number,CN),分析ARC组和对照组基因CN的差异以及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OR)。结果在WRN基因中发现了新的CNV。WRN基因高拷贝(CN=3+)与ARC的易感性有关(OR=1.88,P=0.02);HSF4基因低拷贝(CN=1)的人群对ARC易感(OR=4.09,P=0.004)。WRN基因高拷贝与核性以及后囊下性ARC的易感性有关(OR=2.06、3.72,均为P=0.02)。HSF4基因低拷贝与核性以及后囊下性ARC的易感性有关(OR=5.73,P=0.001;OR=6.80,P=0.01)。WRN和HSF4基因的联合作用显著增加了ARC的易感性。经过多重校正以后,仅有HSF4的CNV与ARC的易感性有关,尤其与核性和后囊下性ARC的易感性有关。结论 HSF4基因与WRN基因的CNV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ARC的易感性有关。DNA修复基因对ARC易感性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对不同亚型ARC产生不同的影响。
姜瑾朱蓉嵘胡楠周婧杨梅管怀进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DNA修复基因WRN拷贝数变异流行病学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不同切口的应用及对角膜地形图与角膜散光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不同切口的应用及对角膜地形图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共181例(200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患者切口,将行强轴角膜切口的患者62例(70只眼)纳入A组,将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57例纳入B组(62只眼),行右上方透明角膜切口62例纳入C组(68只眼),切口均为3.0 mm,比较3组患者视力恢复、角膜散光性质与散光度、角膜地形图。结果3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比较(P>0.05);A组、B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顺逆性散光与术前比较(P>0.05);B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顺规比例较术前升高,C组逆规比例较术前升高(P<0.05);A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角膜散光度低于B组,B组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周、1个月表面不对称指数(SAI)、表面规则指数(SRI)水平低于B组,B组低于C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强轴角膜切口、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右上方透明角膜切口操作下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均较好,且强轴角膜切口对角膜散光度的影响较小,角膜表面形态恢复较快。
刘萍萍管怀进卞洪俊张靖东姜瑾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切口角膜地形图角膜散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