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婷
- 作品数:2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713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27
- 2016年
- 目的分析早期自然流产胚胎的异常核型发生率,并探讨其发生率与孕妇年龄、自然流产次数以及胚胎性别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lO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诊断为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且流产后绒毛组织行G显带核型分析,分析其异常核型发生率,并比较孕妇不同年龄段、自然流产次数以及胚胎性别之间的异常核型发生率的差别。结果(1)共收集到1713例早期自然流产绒毛,培养成功1625例,培养成功率为94.9%。(2)早期自然流产胚胎异常核型发生率为57.I%(928/1625),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分别占异常核型的94.5%、5.5%,数目异常主要为三体(63.0%)、多倍体(16.7%)和单体(7.0%)。(3)早期自然流产孕妇中,年龄≥35岁者的胚胎异常核型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1次、2次、≥3次自然流产的胚胎异常核型的发生率分别为63.4%、58.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胚胎不同性别间异常核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对流产绒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女性高龄是引起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高危因素,而胚胎异常核型发生率随着自然流产次数的增加而下降。
- 莫晓珊陈颖杜涛吴夏龙谢晓贞张嘉宁林丽婷张建平
- 关键词:早期自然流产染色体畸变流产胚胎核型分析
-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制备方案优化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采用一管法、同步法、一管法+同步法进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与目前的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制备方法进行优化,以期获得更理想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常规法、一管法、常规法+同步法、一管法+同步法4种方法制备外周血染色体,比较染色体的制备过程、数量和质量。结果 4种检测方法在培养成功率、收获细胞数、有丝分裂指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使用同步法制备过程,染色体G显带550条带以上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数目获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检测方法在制备染色体过程中均比较稳定,采用一管法+同步法可弥补常规方法的不足,可有效获得高分辨率染色体,适合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 谢晓贞陈颖杜涛张嘉宁吕杰忠吴夏龙彭玉婷李慧妍林丽婷
-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G显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