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晖 作品数:44 被引量:226 H指数:9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对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6年 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是肿瘤微环境中起抑制免疫功能的部分。其组成包括抑制性细胞和抑制性细胞因子。近年来,因其在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CAR—T和PD-1/PD—L1信号通路已成为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它们可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免疫抑制作用,从而促进肿瘤进展。因此,针对以上机制采取更有效的抗肿瘤疗法有可能减缓肿瘤进展。本文现就免疫抑制微环境对CAR—T疗法和PD-1/PD—L1信号通路在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张锐 王智煜 文孝婷 赵晖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肝细胞生长因子Kringle 1结构域对人前列腺癌裸鼠骨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Kringle1结构域(kringle1domain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K1)基因对人前列腺癌裸鼠骨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向裸鼠胫骨骨髓腔内注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建立人前列腺癌裸鼠骨移植瘤模型;分别向移植瘤和裸鼠尾静脉内注射PBS、携带有HGFK1基因或增强型绿色萤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病毒上清液rAAV-EGFP和rAAV-HGFK1,观察肿瘤生长、体内转移和裸鼠生存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移植瘤组织中Ki67、E-cadherin和CD31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人前列腺癌裸鼠骨移植瘤模型,rAAV-HGFK1组的肿瘤体积和质量明显小于PBS和rAAV-EGFP组(P<0.05),抑瘤率达46.69%;rAAV-HGFK1组裸鼠的中位生存时间比PBS和rAAV-EGFP组明显延长(P<0.05);PBS和AAV-EGFP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rAAV-HGFK1组(P<0.05);rAAV-HGFK1组肿瘤组织中Ki67和CD31的表达明显低于PBS和AAV-EGFP组(P<0.05),E-cadherin的表达明显高于PBS和AAV-EGFP组(P<0.05)。结论:HGFK1具有抑制人前列腺癌裸鼠骨移植瘤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的作用,并可延长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 刘增军 沈赞 赵晖 杜雪菲 丰涛 李洪涛 林李家宓 姚阳关键词:疾病模型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Ⅱ_B期肢体骨肉瘤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008年 背景与目的:肢体骨肉瘤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已经被广泛接受,但是综合治疗的具体实施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通过分析81例期肢体骨肉瘤的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期为提高肢体骨肉瘤的综合治疗水平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术前无远处转移的期肢体骨肉瘤81例,接受新辅助化疗45例,其中加用动脉灌注化疗19例,42例接受保肢治疗。化疗主要药物有甲氨蝶呤(MTX)、顺铂(DDP)、异环磷酰胺(IFO)、表柔比星(EP—ADM)。结果:全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4%、63.6%、32.0%,各年生存率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0,P=0.011)。第2年远处转移率(65.9%)较第1年(40.8%)上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08)。新辅助化疗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24.63个月,非新辅助化疗组为15.01个月,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8)。辅助化疗〈6次的患者2年生存率最低(12.5%),化疗〉10次组患者2年生存率(76.4%)显著高于化疗6—10次组(42.1%)(P=0.049);保肢治疗组1、2、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3.1%,52.6%和36.4%)均显著性高于截肢组(分别为2.7%,4.0%和0)(P=0.022,P=0.001,P=0.026),保肢和截肢治疗组1、2年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远处转移是骨肉瘤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新辅助化疗及增加术后辅助化疗次数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截肢可降低局部复发机会,但不能减少远处转移。 姚阳 林峰 汤丽娜 赵晖 孙元珏 郑水儿关键词:骨肉瘤 临床疗效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初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疗效及对血清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化疗对初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初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NP化疗,治疗组予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化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结果经过两周期全身化疗后,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0.0%和80.0%,对照组分别为5.0%和45.0%,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可提高初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是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不明显。 张锐 王智煜 王帅 赵晖关键词:骨转移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MIN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3例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MINE(MIT、VP16、IFO)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3例经CHOP方案治疗失败的NHL患者接受MINE方案化疗至少2个周期,MIT6~8mg/m^2/d,静滴,d1;IFO 2.0静滴,d1-3,配合美司那400mg/次,0h、4h、8h静推3次;VP1680mg/m^2/d,静滴,d1~3。疗效及毒性判定按照WHO标准。结果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0例,稳定(SD)3例,进展(PD)5例,总有效率(CR+PR)65.2%,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率73.9%,以Ⅰ~Ⅱ度为主。经G-CSF支持后恢复正常,无与毒性相关的死亡发生。结论MINE方案治疗难治性NHL有较高疗效,并较为安全,患者可耐受。 林峰 赵晖 孙元珏 姚阳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学治疗 经皮骨成形术治疗92例肺癌椎体外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皮骨成形术治疗肺癌椎体外骨转移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12月,92例肺癌椎体外骨转移患者接受经皮骨成形术。于术前24 h以及术后24 h、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定患者疼痛缓解情况,采用Karnofsky体能状况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评定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于骨盆转移患者,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于四肢转移患者,采用Mirels评分评定四肢骨折风险改善情况。结果 :9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的疼痛、生活质量、活动能力和髋关节活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四肢骨折风险有所下降,其中术前24 h与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的各类相关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骨成形术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手术创伤较小,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患者及手术时机。 王智煜 宁琳琳 李洪涛 杨玉梅 吴春根 赵晖 姚阳关键词:肺肿瘤 经皮骨成形术 视觉模拟评分 羟基喜树碱联合用药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比较羟基喜树碱联合草酸铂(OH方案)和羟基喜树碱联合亚叶酸钙、氟尿嘧啶(HLF方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进展期结直肠癌病例59例,37例采用OH方案化疗,22例采用HLF方案化疗,观察化疗毒副反应,2周期后评价疗效,随访观察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统计1年生存率。结果:OH和HLF方案化疗完全缓解率均为0,部分缓解率分别为32.4%(12/37)和22.7%(5/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5.7个月和7.3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11.1个月和10.1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30.98%和15.0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Ⅳ度毒副反应均以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为主,其中粒细胞减少、恶心和呕吐、腹泻、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方面,OH组均高于HLF组(P<0.05)。结论:OH和HLF方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疗效相似,前者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较常见,而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两者相似。 孙元珏 赵晖 汤丽娜 姚阳 王杰军关键词:草酸铂 羟基喜树碱 氟尿嘧啶 结直肠癌 化学治疗 sFas及sFas-L等细胞因子与扩张性心肌病 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通过对扩张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sFas及sFas L等细胞因子检测 ,以期了解DCM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 心功能Ⅲ -Ⅳ级DCM患者 2 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 2 4例、OMI患者 2 9例及 2 4例年龄、性别匹配正常对照者。运用ELISA法测sFas及sFas L ,放射免疫法测IL 6、NO、ET、TNF。结果 不同病因所致心衰中 ,在相同的心功能分级条件下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sFas、sFas L明显高于其它病因所致者。结论 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 ,且心肌细胞存在细胞凋亡 。 赵晖 戚秀卿 邓南伟关键词:SFAS 细胞因子 扩张性心肌病 细胞凋亡 HCPT联合L-OH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6 2006年 背景与目的:虽然含氟尿嘧啶(5-fluarouracil,5-FU)联合方案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标准方案,但是作为二线治疗的疗效不高,探索新的替代方案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拟应用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othecin,HCPT)联合草酸铂(oxaliplatin,L-OH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结直肠癌,并观察其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1年生存率。方法:47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复发转移结直肠癌,采用HCPT+L-OHP方案治疗86个周期,HCPT6mg/m2+NS500ml,静脉滴注d1~4;L-OHP130mg/m2+5%GS500ml,静脉滴注d1。每例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两次化疗间隔为3周。结果:38例可进行疗效评价,总有效率(CR+PR)为36.8%(14/38)。化疗后KPS改善和显著改善者20例,占52.6%。白细胞下降59周期,占68.6%,其中Ⅲ~Ⅳ度白细胞下降18周期,占30.5%;腹泻48周期,占55.8%,其中Ⅲ~Ⅳ度腹泻18周期,占37.5%。1年生存率为40.0%,中位总生存期(medianoverallsurvival,m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progressionfreesurvival,mPFS)分别为11.7和7.8个月。结论:HCPT+L-OHP方案治疗一线化疗后复发的结直肠癌病例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下降和腹泻。 姚阳 孙元珏 赵晖 郭跃武 林峰 蔡讯 唐晓春关键词:草酸铂 IIB期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ⅡB期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肿瘤坏死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40例ⅡB期骨肉瘤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与辅助化疗组。新辅助化疗组24例,术前化疗2个疗程,加用顺铂和表阿霉素动脉灌注化疗1次,术后化疗8个疗程,辅助化疗组16例,给予术后化疗10个疗程。评价2组的疗效及副作用,并分析新辅助放疗的肿瘤坏死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组和传统辅助化疗组的2年转移率分别为50.0%和75.0%,2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37.5% (P<0.05)。新辅助化疗组中肿瘤坏死率≥90%的9例,术后2年转移率和存活率分别为44.4%和100%;坏死率<90%的15例,2年转移率和存活率分别为53.3%和60.0%。结论:新辅助化疗提高了ⅢB期骨肉瘤患者的2年生存率,是治疗骨肉瘤的理想方法,而化疗后肿瘤坏死率的高低对患者的生存率有一定影响。 林峰 董扬 唐暁春 赵晖 蔡迅 姚阳关键词:骨肉瘤 化学疗法 坏死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