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晓平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共河南省委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白区
  • 3篇白区工作
  • 2篇战争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共产党
  • 2篇国共
  • 1篇新民主主义
  • 1篇新民主主义革...
  • 1篇新民主主义革...
  • 1篇中共
  • 1篇始末
  • 1篇苏区
  • 1篇土地革命战争
  • 1篇土地革命战争...
  • 1篇中原文化
  • 1篇主义
  • 1篇历史经验
  • 1篇历史研究
  • 1篇民主
  • 1篇民主主义

机构

  • 5篇中共河南省委

作者

  • 5篇郭晓平

传媒

  • 1篇中共党史研究
  • 1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浦东干部...
  • 1篇毛泽东研究
  • 1篇黄河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199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共产党白区历史研究回顾与思考
2024年
中国共产党的白区工作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白区历史研究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在白区历史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共识,即以城市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地下斗争为主要考察内容,在学术研究和党史基本著作编写方面取得积极成果。理论层面的成果包括对白区工作方针、白区斗争策略原则、白区工作的历史地位和经验教训的研究,实践层面的成果包括对白区工作方方面面的考察。拓展和深化白区历史研究,还需进一步开拓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发掘整理史料、推进成果转化。
郭晓平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白区白区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临近苏区的白区”党的工作
2023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临近苏区的白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白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临近苏区的白区与白区中心城市在政治环境上有着很大不同,对苏区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任务要求。临近苏区的白区工作在性质、特点、方针和策略上,具有苏区、白区工作的双重属性。苏区党和红军根据这一特点,建立和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斗争策略,使相邻白区成为与国民党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斗争的重要战场,为苏区的巩固与扩大作出了重要贡献。考察临近苏区的白区内党的工作,对于全面认识中共白区历史,正确领会党在白区的工作方针具有积极意义。
郭晓平
关键词:土地革命战争
1941-1942年中共河南省委“撤干”始末
2023年
1941年初,根据中共中央部署,在中央组织部和陈云部长直接领导下,河南省委紧急撤退豫西、豫中、豫西南和豫南地区区委以上干部和过“红”的党员,史称“撤干”。“撤干”的直接原因是河南党组织面临被破坏的危险;“撤干”在秘密状态下进行,不得经过党的公开机构;未能撤离的干部立即实施隐蔽,长期埋伏。至1942年底,河南省委共计向延安撤退干部100余名,向豫鄂边区及其他地区撤退干部300余名。河南“撤干”有效地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取得了白区党的工作经验。
郭晓平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
论中国共产党白区工作方针策略的形成被引量:2
1992年
中国共产党在白区的工作方针与策略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党对白区斗争历史经验进行深刻认识总结的产物。由于白区斗争的特殊性等原因,以往对白区工作理论的研究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待白区工作的许多糊涂认识得到澄清,但对白区工作理论的研究,仍是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党在白区工作方针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它经历了实践探索(1927年8月—1935年12月)、总结形成(1935年12月——1945年5月)。
郭晓平
关键词:白区工作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历史经验国民党
大别山精神在革命低潮时期的凝聚与传承
2023年
大别山28年革命斗争经历了两次低潮时期,即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的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和红军游击队、便衣队的浴血奋战,中原突围后中共地方组织领导游击队依靠群众持危扶颠。低潮时期的大别山军民在战略上配合红军长征、主力突围的同时,保存骨干力量,坚持武装斗争,以坚定的信念支撑、科学的理论指导,凝聚和形成大别山革命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这种白色恐怖下的艰苦斗争,更能体现大别山精神的实质内涵,更加坚实大别山精神的理论基石,也充分表明大别山精神的实践价值。
郭晓平
关键词:中原文化传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