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甜甜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太仓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外伤
  • 3篇外伤性
  • 2篇血肿
  • 2篇颅脑
  • 2篇颅内
  • 2篇出血
  • 1篇低钠
  • 1篇低钠血症
  • 1篇定向软通道
  • 1篇血症
  • 1篇手术
  • 1篇内血肿
  • 1篇重型
  • 1篇重型颅脑
  • 1篇重型颅脑外伤
  • 1篇外伤性迟发性
  • 1篇外伤性迟发性...
  • 1篇外伤性基底节...
  • 1篇外伤性脑梗死
  • 1篇微创

机构

  • 5篇太仓市中医医...
  • 1篇太仓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陆惠新
  • 6篇高甜甜
  • 5篇王建
  • 5篇陈海涛
  • 1篇王建
  • 1篇陈海涛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D-二聚体与进展性颅内出血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早期D-二聚体(D-D)的变化,分析D-D与进展性颅内出血(PIH)的相关性,评估D-D对急性颅脑损伤的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检查29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D于颅脑损伤后24 h、3 d、7 d、14 d的变化。对其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D-D与PIH、颅脑损伤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292例患者中伤后24 h D-D异常发生率64.73%,明显高于伤后7 d、14 d(P<0.01),且易发生PIH。病情重者及死亡组D-D异常更显著(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中D-D异常发生率高,血液高凝状态与纤溶亢进并存,纤溶指标升高显著时,伤情严重,PIH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提示D-D可作为PIH发生的预测因素,对急性颅脑损伤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较高价值。
王建陈海涛顾涤恒陆惠新高甜甜
关键词:D-二聚体颅脑损伤
定向软通道微创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定向软通道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太仓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定向软通道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微创组总有效率为84.2%,优于开颅手术组的73.3%,微创组死亡率为15.8%,低于开颅组死亡率的2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向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并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王建陈海涛高甜甜顾涤恒陆惠新
关键词:微创开颅手术高血压脑出血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TICH)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6例DTICH患者血肿出现的时间、血肿类型、诊治经过及结果。结果预后良好34例,中残7例,重残4例,死亡11例。结论降低DTICH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
王建陈海涛顾涤恒陆惠新高甜甜
关键词:颅内血肿外伤性脑挫裂伤
重型颅脑外伤伴低钠血症28例的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伴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重型颅脑外伤伴低钠血症患者28例的诊断和治疗。结果4例诊断为SIADHS,经限水治疗后血钠回升,24例诊断为CSWS其中23例在扩容、补钠治疗10d左右,病情好转;1例因原发性脑干损伤并发MODS而死亡。结论脑性盐耗综合征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完全不同;应正确掌握分型,对改善预后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顾涤恒陈海涛王建陆惠新高甜甜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低钠血症
老年人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老年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9例,轻残10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情况,治疗时一定要权衡利弊,多方面地去考虑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患者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顾涤恒陈海涛王建陆惠新高甜甜
关键词:老年人外伤性脑梗死
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的原理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病人22例,占756例颅脑外伤的2.91%,车祸伤多见,大多位于对侧部位。手术治疗15例,保守7例。伤后6月GOS评分:良好16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外伤性基底节区血肿发病率低,致残率高。如积极治疗,病人预后良好。
顾涤恒陈海涛王建陆惠新高甜甜
关键词:外伤基底节血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