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蓉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黄冈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457例儿童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黄冈市儿童变应原致敏情况,为黄冈市儿童过敏性疾病防治以及皮肤点刺变应原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变应原试液,以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组胺作阳性对照。点刺部位为双手前臂任一屈侧。结果:1 457例儿童中皮肤点刺试验阳性者共437例,阳性率为29.95%。男童和女童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结果等级分布以(+)和(+++)为主;各年龄组与等级分布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低年龄组阳性反应者多于高年龄组(P<0.001)。结论:黄冈地区儿童变应原以牛奶为主,其次为粉尘螨,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递减。年龄越小,儿童发生过敏的几率越大。
- 周德黄新蓉雷莉洪芳
- 关键词:儿童皮肤点刺试验变应原特应性
- 大肠杆菌pks岛中插入岛的缺失以及插入岛生物学活性初步研究
- 目的: 前期的研究表明在213株非五类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中检测到7株pks岛阳性菌株,在3株分子分型一致的pks岛阳性菌株中发现在pks岛中有两个新的插入岛(Insert1和Insert2),经PCR、测序和South...
- 黄新蓉
- 关键词:大肠杆菌生物学活性生化特性细胞毒性基因突变
- 文献传递
- 副衣原体的生物学特征及分离培养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副衣原体是1997年初从2例女性阿米巴感染者鼻黏膜中分离出来的细胞内共生微生物。现有的证据表明副衣原体是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因此,其分离培养对研究其致病机制以及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副衣原体的生物学特征、分离培养方法以及快速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黄新蓉刘劼
- 关键词:分离培养方法生物学特征衣原体共生微生物致病机制细胞内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疗盒在临床中的应用与研究
- 目的:发明一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家用治疗盒并用于临床应用,促进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方法: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家用治疗盒由治疗盒、研磨棒、研磨杯、优甲乐储存盒、专用日历卡组成。治疗盒盒盖内外表面均设有卡槽,分别放置专用日历卡和...
- 黄新蓉汪小娟卢爱华周敏陈婉婷杨芬林喜环肖波涛
- 关键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文献传递
- 黄冈市0~2岁家庭育儿知识现状调查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黄冈市婴幼儿家长育儿知识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广大家长育儿技能提供依据。方法:对黄冈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0~2岁小儿的母亲进行有关母乳喂养、辅食添加、臀部护理、意外伤害等方面问题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①有效调查共1 277人,调查对象主要为城镇居民,母亲为婴幼儿的主要养育者;②停止母乳喂养时间多在7~12月龄;开始添加辅食时间多为4~6月龄;辅食添加在0~6月龄组以米糊(面糊)、稀饭和果泥为主,7~12月龄组以米糊、稀饭、面条、蛋黄为主;1~2岁组以稀饭、面条、肉类、蛋等为主;③纸尿裤使用情况:0~6月龄组使用率为85.1%(303/356),7~12月龄组使用率为51.0%(154/302);1~2岁组使用率为34.0%(208/612);④90.0%以上2岁内小儿能按时接种和定期体检;⑤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发生意外比例增高,其中主要以从高处摔下为主。结论:①在进一步做好母乳喂养等知识宣传工作的同时,应加大对家长辅食添加等喂养知识的指导;②要大力宣传纸尿布和布尿布的优缺点,指导家长正确的家庭护理方法;③大力宣传预防接种率和定期体检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婴幼儿预防接种和健康体检率;④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家长预防意外伤害的意识,降低婴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 周德黄新蓉雷莉
- 关键词:育儿知识母乳喂养辅食添加
- 应用16S rDNA克隆文库筛查腹泻病暴发病原体及特异毒力基因验证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以16S rDNA克隆文库筛查某地腹泻病暴发的病原体,并验证筛查结果的可靠性。方法收集12份暴发期内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抽提粪便中总细菌基因组,随机抽取3例患者,应用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的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筛查可能的致腹泻病原菌,根据筛查结果,设计致腹泻病原菌特异性毒力基因的引物进行PCR验证,同时对其它9份粪便标本进行该致病菌的PCR检测,根据致病菌的检出比例,确定可能导致本次腹泻病暴发的病原体。结果用16S rDNA克隆文库在3例患者标本中筛查到2例可能存在志贺菌或大肠杆菌,用针对志贺菌的特异性毒力基因ipaH对该2例患者标本进行PCR检测为阳性。在其它9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6例检测到志贺菌,志贺菌在腹泻病例中的总检出率为66.7%(8/12)。16S rDNA克隆文库筛查结果与志贺菌ipaH基因的验证结果均显示,3号病例的志贺细菌基因组在粪便总细菌基因组中所占的比例比2号病例高,两种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志贺菌可能是导致某地本次腹泻病暴发的主要病原体。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法能快速筛查到可能的病原菌,其筛查结果比较可靠,因此,该方法对于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的病原体筛查具有指导作用。
- 黄新蓉刘劼叶长芸
- 关键词:RDNA腹泻志贺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