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徐利

徐利

作品数:20 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药物
  • 3篇药物不良
  • 3篇药物不良反应
  • 3篇药学
  • 3篇用药
  • 2篇蛋白
  • 2篇毒性
  • 2篇血管
  • 2篇药物经济学
  • 2篇药疹
  • 2篇中毒性表皮坏...
  • 2篇中毒性表皮坏...
  • 2篇手术
  • 2篇双硫仑
  • 2篇双硫仑样反应
  • 2篇松解症
  • 2篇头孢
  • 2篇切口
  • 2篇万古霉素
  • 2篇利奈唑胺

机构

  • 11篇西安医学院附...
  • 11篇西安医学院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徐利
  • 8篇陈琳
  • 4篇龙丽辉
  • 4篇石俊峰
  • 3篇刘凯歌
  • 2篇张抗怀
  • 2篇张心武
  • 2篇韩旭亮
  • 2篇蔡艳
  • 2篇李娜
  • 2篇吴燕
  • 2篇郑艳侠
  • 2篇蔡艳
  • 1篇韩燕
  • 1篇曹永孝
  • 1篇徐锐
  • 1篇王晓雯
  • 1篇王莉
  • 1篇谢华红
  • 1篇韩小年

传媒

  • 6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泛影葡胺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被引量:3
2015年
泛影葡胺是一种含碘高渗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因其含碘,用前必须作过敏试验。但近年来多见有报道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皮试阴性,用药后发生过敏性休克[1],
余琦吴燕徐利
关键词:复方泛影葡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药疹药物不良反应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治疗MRSA感染的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和分析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在治疗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方面的区别与联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存在MRSA感染并使用万古霉素或(和)利奈唑胺治疗的病例资料,比较患者使用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情况,评价其合理性。结果在治疗MRSA感染时,利奈唑胺对肾功能的影响低于万古霉素(P<0.05);万古霉素组的疗程和住院天数分别为(7.04±0.45)d、(10.76±0.53)d,利奈唑胺组疗程和住院天数分别为(5.12±0.47)d、(8.06±0.58)d,两者疗程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利用指数(DUI)均<1。利奈唑胺有效率高于万古霉素(P<0.05);利奈唑胺的成本效果比(C/E)低于万古霉素。结论与万古霉素比较,在治疗MRSA感染过程中。利奈唑胺对肾功能的影响小、成本效益更优、疗效及安全性更好。
龙丽辉马罗陈小云董娟妮韩旭亮徐利王莉
关键词: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药物利用指数
2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59
2012年
目的介绍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物治疗及临床应用进展情况。方法查阅有关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文献,归纳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选择、并发症防治及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结果。结果与结论 2型糖尿病治疗的规范在慢慢地变化;由于2型糖尿病进展的本质,潜在的需要保护β细胞的功能已成为应引起重视的选项;糖尿病的并发症重在预防。
韩旭亮王晓雯郑艳侠龙丽辉石俊峰陈琳徐利马永雯
关键词: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
1例脑梗死患者的药学监护
2013年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对脑梗死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案。方法以脑梗死防治指南为依据,根据掌握的药学知识,临床药师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用药情况进行全程监护,重点针对药物选择的合理性和药品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对患者进行具体化药学服务并制定个体化监护计划。结果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的治疗过程,指导临床用药,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及药物配伍禁忌的发生,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应针对具体患者,开展个体化的药学监护。
陈琳徐利陈升
关键词:脑梗死药学监护个体化给药合理用药
拉氧头孢联用复方甘草口服溶液致双硫仑样反应被引量:9
2015年
双硫仑样反应指应用药物后,再饮酒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表现为心悸、胸闷、全身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乃至休克[1]。常发生双硫仑样不良反应的药物包括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头孢菌素以及甲硝唑、奥硝唑等咪唑类衍生物[2]。
徐利蔡艳张抗怀
关键词:拉氧头孢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双硫仑样反应
复方泛影葡胺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1例67岁女性患者,以“食管裂孔旁疝”入院。入院第6日行左胸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术后第7日,复方泛影葡胺皮试阴性后,行泛影葡胺食管造影,次日口唇处即出现带状疱疹,伴发热,左小腿内侧出现小片状红斑,压痛(+),对症处理后仍发...
徐利蔡艳张抗怀
关键词:复方泛影葡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药疹药物不良反应
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比较头孢呋辛钠、头孢唑林钠、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噻肟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成本-效果分析法,计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成本,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头孢呋辛钠、头孢唑林钠、头孢噻肟钠、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成本分别为1 056.21、1 050.34、1 437.97、1 011.03和1 218.21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1.33、14.88、16.43、11.37和12.18。结论: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头孢唑林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所需成本最低,但从效果、疗程的角度考虑,头孢呋辛钠应该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最理想的给药方案。
徐利于周龙李娜石俊峰龙丽辉陈琳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抗生素
六肽对兔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研究六肽对兔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家兔颈动脉血,以枸橼酸钠抗凝,用比浊法测其血小板在不同诱导剂诱导下聚集率。结果 1×10 5mol.L 1六肽,对兔ADP、花生四烯酸(AA)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66.22±1.40)%,(67.94±2.32)%和(58.18±4.67)%。六肽抑制兔ADP、AA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IC50分别为3.24×10 6mol.L 1,1.32×10 6mol.L 1和7.24×10 6mol.L 1。结论六肽在体外具有抑制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龙丽辉郑艳侠陈琳徐利曹永孝刘静韩燕
关键词:六肽血小板聚集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凝血酶
热休克蛋白70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82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分为脓毒症组(n=40)和脓毒性休克组(n=142),再根据患者发病28 d后转归情况各自分为存活和死亡两个亚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检测HSP70-1+190G/C、HSP70-2+1267A/G和HSP70-hom+2437T/C位点多态性。结果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HSP70-2+1267A/G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70-1+190G/C和HSP70-hom+2437T/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携带HSP70-2+1267A/G位点AA基因型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均显著高于AG基因型和GG基因型携带者(均P<0.05)。HSP70-1+190G/C和HSP70-hom+2437T/C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脓毒症组,存活亚组和死亡亚组各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脓毒性休克组,存活亚组和死亡亚组HSP70-2+1267A/G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70-1+190G/C和HSP70-hom+2437T/C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SP70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
王丽徐利刘锋瑞
关键词: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预后
17β-雌二醇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C反应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生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17β-雌二醇对正常状态大鼠VSMCs CRP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其对Ang-Ⅱ刺激大鼠VSMCs CRP及p-ERK1/2表达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其对Ang-Ⅱ刺激状态大鼠VSMCs CRP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本实验所选用17β-雌二醇浓度(1、10、100 nmol/L)不影响正常状态大鼠VSMCs形态及CRP表达,但呈浓度依赖性抑制Ang-Ⅱ刺激的大鼠VSMCs CRP(r=-0.834,P<0.01)、p-ERK1/2(r=-0.712,P<0.05)及CRP mRNA(r=-0.856,P<0.01)的表达。结论:17β-雌二醇可以抑制Ang-Ⅱ刺激的大鼠VSMCs CRP及其mRNA表达,其作用机制与抑制ERK1/2信号转导通路相关。
徐利张心武庞晓明陈琳刘凯歌李亚军
关键词:雌二醇药理学雌二醇血管药物作用C反应蛋白质药物作用药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