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玉米
  • 5篇小麦
  • 5篇基因
  • 4篇
  • 3篇蛋白
  • 3篇雄性育性
  • 3篇幼苗
  • 3篇育性
  • 3篇生理生化
  • 3篇生理生化指标
  • 3篇小麦幼苗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电泳
  • 2篇雄性不育
  • 2篇雄性不育材料
  • 2篇雄性可育
  • 2篇质谱
  • 2篇质谱分析
  • 2篇双向电泳

机构

  • 12篇山东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泰安市环境保...

作者

  • 17篇张华
  • 9篇陈化榜
  • 5篇李光德
  • 5篇刘旭
  • 4篇姜川
  • 4篇崔德周
  • 4篇王莉雯
  • 4篇郝英华
  • 4篇宁丽华
  • 4篇马侠
  • 4篇赵丽
  • 3篇刘怀华
  • 2篇韩晓梅
  • 2篇刘明明
  • 2篇李瑞平
  • 2篇李冬香
  • 1篇李松
  • 1篇袁宇飞
  • 1篇李德涛
  • 1篇董敬娜

传媒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第一届全国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锌对汞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通过溶液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锌(Zn)对汞(Hg)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率、芽长、根长以及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Hg(15mg·L-1)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率降低,根长与芽长受到抑制,α淀粉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蛋白酶活性升高。加入10~100mg·L-1Zn后,种子萌发率未表现出明显变化,根长、芽长及α淀粉酶受抑制情况缓解,缓解程度随Zn浓度升高而下降,表明Zn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Hg对小麦种子的毒害,但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0mg·L-1Zn减弱了Hg单独胁迫对小麦种子蛋白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使其恢复至接近对照水平,20~100mg·L-1Zn则表现出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使其活性低于对照水平,并且随Zn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Zn的加入对Hg单独胁迫下活性降低的过氧化氢酶未表现出缓解抑制的作用,反而进一步抑制了酶的活性,并且随着Zn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因此,Zn的加入可在总体上缓解Hg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最适Zn浓度为10mg·L-1,但这种缓解作用只表现在部分方面。
袁宇飞李瑞平李光德王瑞雪张华王涛
关键词:汞胁迫小麦种子萌发
一种与植物雄性育性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植物雄性育性相关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序列1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
陈化榜赵丽张华
文献传递
基于品质成分代谢的茶树养分优化管理研究
张华
一种鉴定玉米雄性育性基因功能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玉米雄性育性基因功能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概述为通过转基因和群体配制以及开发与目的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获得并鉴定出在玉米隐性纯合突变背景下表达正常有功能的待测基因的个体,同时验证其表型,从而...
赵丽陈化榜张华
文献传递
玉米异交不亲和基因Ga1-S的蛋白质组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研究玉米异交不亲和的蛋白表达机制,以玉米(Zea mays L.)异交不亲和基因Gal-S的一对近等基因系W22(GG)与w22(gg)为材料,组配自交(GG×GG)、正交(gg×GG)与反交(GG×gg)3个组合。首先采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比较了3个组合中花粉管在花丝中的生长过程;其次采用IEF/SDS-PAGE双向凝胶电泳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比较研究了授粉后10h自交与反交母本W22(GG)花丝蛋白质组的特异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授粉后10h,自交与正交花粉管伸长可达花丝基部,而反交花丝基部未观察到花粉管;自交与反交母本W22(GG)花丝蛋白质组共检测到25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15个在自交中特异表达,10个在反交中特异表达。通过MALDI-TOF-MS质谱测序和MASCOT序列分析,注释了12个蛋白质点,其中自交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11、12、14和异交中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18、22、24可能与玉米异交不亲和密切相关。
刘怀华王莉雯刘旭马侠宁丽华张华崔德周姜川陈化榜
关键词:玉米蛋白质组双向电泳质谱分析
硅作用下汞和镉在小麦生理生化指标上的影响研究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加硅量作用下,汞和镉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活性(SOD、POD、CAT)、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MDA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硅作用下汞对小麦幼苗生理生...
张华
关键词:生理生化指标小麦幼苗镉毒害
硅作用下镉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为对镉污染区域的小麦增施硅肥提供理论依据,明确在添加不同浓度硅的作用下,镉对小麦生理生化各个指标的影响,通过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在不同加硅量作用下,镉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活性(SOD、POD、CAT)、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硅量(30,60,90 mg/L)作用下,小麦幼苗的叶绿素a含量显著升高,分别为74.35%、100.00%和116.75%,叶绿素b分别升高了64.71%、48.53%和83.8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分别为5.41%、14.68%和21.80%,SOD活性显著升高,分别为269.98%、222.46%和139.24%,MDA的含量则显著降低,分别为26.79%、34.82%和42.86%,说明硅缓解了镉毒害对小麦幼苗的影响;在加硅量(120,150 mg/L)作用下,虽然小麦幼苗叶绿素b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叶绿素a显著提高了47.64%和38.74%、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了18.28%和3.48%,MD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32.14%和30.36%,依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镉毒害对小麦幼苗的影响;在加硅量180 mg/L作用下,虽然小麦幼苗MDA含量有所降低,但是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浓度低于150 mg/L的加硅量作用下可以缓解镉对小麦幼苗的毒害。
李冬香李光德张华刘明明郝英华
关键词:小麦生理生化指标
硅作用下汞对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在不同加硅量作用下,汞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活性(SOD、POD、CAT)、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硅量(30,60,90,120 mg/L)作用下,叶绿素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SOD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提升,MDA含量则显著降低,说明硅缓解了汞毒害对小麦幼苗的影响;在加硅量150 mg/L作用下,小麦幼苗抗氧化酶系统(SOD、CAT、POD)的活性以及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叶绿素a含量的升高和MDA含量的降低依然缓解了汞毒害对小麦幼苗的影响;在加硅量180 mg/L作用下,虽然小麦幼苗叶绿素a含量有所升高,MDA含量有所降低,但是SOD酶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
李冬香李光德张华刘明明郝英华
关键词:小麦生理生化指标
A recessive gene ZH confers maize male sterility
A maize male sterile line is stringent male sterile compared with wild-type.Its microspore cells degrade gradu...
赵丽张华陈化榜
玉米花粉与花丝早期互作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离授粉早期玉米花丝的总蛋白质,为从蛋白质组角度揭示玉米花粉与花丝早期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玉米(ZeamaysL.)自交系Ga25为试材,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总蛋白质,运用双向电泳、质谱分析与检索技术,比较自交授粉后1h和2h的花丝蛋白质组的差异。【结果】与授粉1h的蛋白质组相比,在授粉2h后的蛋白质组中出现28个差异蛋白点,其中,6个蛋白质点特异表达,19个蛋白质点上调表达,3个蛋白质点下调表达;通过MALDI-TOF-MS质谱测序和MASCOT序列分析,注释了23个蛋白质点,其余5个为未知蛋白;功能分类表明,差异蛋白质分别参与细胞壁合成(21.4%)、防御/抗胁迫(17.9%)、细胞组织、蛋白命运、蛋白合成、转录等细胞过程。【结论】在玉米花粉与花丝早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蛋白质组有显著的变化,与授粉后1h相比,授粉后2h的蛋白质组中大部分差异蛋白呈上调趋势,并有特异蛋白质出现;分泌型过氧化物酶、膨胀素、果胶甲基化酶抑制蛋白、谷胱甘肽转移酶与未知蛋白4可能与玉米花粉和花丝的早期互作密切相关。
刘怀华王莉雯刘楠刘旭马侠宁丽华张华崔德周姜川陈化榜
关键词:玉米蛋白质组双向电泳质谱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