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赵丹华

赵丹华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铁岭市妇婴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3篇出血
  • 2篇缩宫素
  • 2篇剖宫产
  • 2篇剖宫产术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瘤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肌瘤
  • 2篇宫腔
  • 2篇宫腔镜
  • 2篇后出血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产后
  • 2篇产后出
  • 2篇产后出血
  • 1篇蛋白
  • 1篇电切

机构

  • 7篇铁岭市妇婴医...

作者

  • 7篇赵丹华
  • 1篇李秋爽
  • 1篇田艳杰
  • 1篇刘丽
  • 1篇李翠英

传媒

  • 3篇中国医疗器械...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剖宫产术中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在剖宫术中应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收的产妇中选取92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缩宫素预防,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益母草注射液预防,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术中、术后2 h和术后24 h的出血量及分娩前后红细胞积压状况。结果经比较,(1)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91%,且其术中、术后2 h和术后24 h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妇在剖宫产前后红细胞积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联合应用缩宫素与益母草注射液可以显著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疗效显著,适合进行临床应用。
赵丹华
关键词:剖宫产术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用药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用药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择期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直肠内置入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索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f(958.2±125.6)m1]和产后2h出血量[(81.3±13.1)ml]均显著大于观察组[(558.7±86.5)ml和(42.6±10.8)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缩宫素联合直肠米索前列腺醇对剖宫产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止血效果,且用药方法较为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赵丹华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产后出血剖宫产
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2022年
目的: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选择宫腔镜下行子宫肌瘤电切手术,探究该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7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118例,并遵从“乱数表法”分配原则,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人数比例为1:1。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则实施子宫肌瘤电切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精神状况以及预后效果,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将各项实验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通过对比分析后显示,治疗组预后效果、精神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在护理满意度调查上则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治疗效果更佳,应用价值较高。
赵丹华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
腹腔镜监护下吸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效果
2022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监护下吸宫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5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50例。对照1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的方式,对照2组采用吸宫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监护下吸宫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对三组的各项临床数据和治疗效果观察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住院费用,对照1组显著低于另外两组;在住院时长、阴道出血时长和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时长上,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两组相比时间更短,治疗总有效率最高,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没有发生妊娠物残留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的妊娠残留物发生率2.00%、2.0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监护下吸宫术联合药物的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治愈率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赵丹华
关键词:腹腔镜吸宫术子宫瘢痕妊娠
传统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经传统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从我院妇科门诊于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评价。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15.79%,组间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子宫肌瘤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其疗效更优,更适合临床推广。
赵丹华
关键词: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临床疗效
功能性子宫出血应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的价值
2022年
目的: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应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按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和参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激素水平。结果:参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低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的激素水平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
赵丹华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激素水平
lncRNA 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
2021年
目的:探讨lncRNA 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方法:qRT-PCR方法检测宫颈癌HeLa、Caski、SiHa细胞和正常宫颈上皮Ect1/E6E7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宫颈癌SiHa细胞分成Control组、Vector组(转染pcDNA)、GABPB1-IT1组(转染pcDNA-GABPB1-IT1)、GABPB1-IT1+miR-NC组(转染pcDNA-GABPB1-IT1和mimics control)、GABPB1-IT1+miR-501组(转染pcDNA-GABPB1-IT1和miR-501 mimics)。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MMP-2、MMP-9、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利用starbase数据库对GABPB1-IT1的靶基因进行分析,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靶向关系。结果:宫颈癌HeLa、Caski、SiHa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宫颈上皮Ect1/E6E7细胞(均P<0.05)。宫颈癌HeLa、Caski细胞中GABPB1-IT1表达水平高于宫颈癌SiHa细胞(均P<0.05)。与Control组、Vector组比较,GABPB1-IT1组宫颈癌SiHa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减少,细胞中MMP-2、MMP-9、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GABPB1-IT1+miR-NC组比较,GABPB1-IT1+miR-501组宫颈癌SiHa细胞中miR-501水平升高,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数目和侵袭数目均升高,细胞中MMP-2、MMP-9、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表达水平。结论:lncRNA GABPB1-IT1靶向下调miR-501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赵丹华田艳杰李秋爽刘丽李翠英孙静莉
关键词:宫颈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