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雒江涛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河南省激光与光电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熔覆
  • 4篇激光熔覆
  • 3篇镍基
  • 2篇碳化钨
  • 2篇陶瓷
  • 2篇镍基碳化钨
  • 2篇金属
  • 2篇金属陶瓷
  • 1篇氧化钇
  • 1篇氧化铈
  • 1篇熔覆层
  • 1篇镍基合金
  • 1篇显微硬度
  • 1篇显微组织
  • 1篇宽带激光
  • 1篇宽带激光熔覆
  • 1篇基合金
  • 1篇激光
  • 1篇激光熔覆层
  • 1篇合金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篇梁二军
  • 6篇雒江涛
  • 5篇杜利平
  • 4篇郭洪
  • 3篇晁明举
  • 3篇陈长青
  • 1篇任宏亮
  • 1篇马润香

传媒

  • 2篇应用激光
  • 2篇激光杂志
  • 1篇中国激光
  • 1篇激光技术

年份

  • 2篇2002
  • 4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eO_2、Y_2O_3和MgO对镍基碳化钨金属陶瓷熔覆层裂纹及组织的影响被引量:8
2001年
研究 Mg O、Ce O2 、Y2 O3 对镍基碳化钨金属陶瓷熔覆层宏观质量、显微组织及熔覆层横截面硬度的影响。这些氧化物的掺入均能使镍基碳化钨金属陶瓷熔覆层中的裂纹大大减少 ,使熔覆层的宏观质量得到改善 ,使熔覆层的相组织得到细化。对于相同的激光熔覆工艺参数 ,不同氧化物对熔覆层晶粒的细化变质作用的强弱依次为Mg O>Ce O2 >Y2 O3 ,对横截面的显微硬度值的影响大小依次为 Mg O>Y2 O3
梁二军杜利平陈长青雒江涛晁明举郭洪
关键词:镍基碳化钨激光熔覆氧化铈氧化钇
50^#钢表面激光熔覆不锈钢粉的研究
2002年
本文研究了在 5 0 # 钢表面激光熔覆KF - 12 0不锈钢粉的工艺 ,得到了无裂纹、无气孔、组织致密的激光熔覆层。显微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表明熔覆层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高的硬度。当激光功率为 1 6和 1 8kW时 ,熔覆层硬度高达 730Hv左右 ,与基体分界面清晰 ,而当激光功率为 2 0和 2 2KW时 ,硬度分别降为 6 80和 6 5 0Hv左右 ,与基体之间无明显的分界面。这两种情况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
任宏亮雒江涛晁明举陈长青梁二军
关键词:激光熔覆显微硬度显微组织
45^#钢宽带激光淬火研究被引量:17
2001年
:本文利用宽带CO2 激光束 ,对 45 #钢表面进行宽带淬火 ,获得单道淬火宽度 10mm以上。淬硬层硬度达 5 0 0~ 6 30Hv0 3是非淬硬层的 2~ 2 5倍 ,深度达 1 9~ 2 .0mm。激光淬硬层分为表面过热区、均匀相变区和过渡区三个区域 ,所对应的金相组织分别为高碳马氏体、隐晶马氏体和混和马氏体。宽带激光淬火造成的组织细化和大量高碳马氏体的形成是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扫描速度v =4mm/s和离焦量 18mm条件下 ,45 #钢宽带激光淬火的最佳功率约为 3 0~ 3 3kW。
梁二军杜利平雒江涛郭洪
关键词:二氧化碳激光45^#钢
镍基合金的宽带激光熔覆被引量:15
2001年
利用振荡聚焦光束和自动送粉技术 ,获得单道宽 12mm以上、组织致密无缺陷的镍基合金激光熔覆层 ,并对其硬度分布。
雒江涛郭洪梁二军杜利平晁明举马润香
关键词:宽带激光熔覆镍基合金
CeO_2对镍基碳化钨激光熔覆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2年
研究了不同激光功率条件下不同含量的氧化铈对镍基碳化钨金属陶瓷熔覆层宏观质量、显微组织及熔覆层横截面硬度的影响。CeO2 的掺入均能使镍基碳化钨金属陶瓷熔覆层中的相组织得到细化 ,裂纹大大减少 ,宏观质量得到显著改善。随稀土氧化物加入量的增加 ,稀土的细晶变质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当CeO2 的含量为0 .1 6wt%时 ,熔覆层的硬度达到最大约为 90 0HV0 .3 ~ 1 30 0HV0 .3 ,裂纹基本消失。激光功率对熔覆层的宏观质量、显微硬度及微观组织均有影响 ,当激光功率低于 1 .5kW时 ,难以得到连续光滑的熔覆层 ;当激光功率高于 2 .0kW时 ,熔覆层的晶粒长大 ,硬度明显降低。
杜利平梁二军陈长青雒江涛
关键词:镍基碳化钨激光熔覆层CEO2金属陶瓷
35^#钢激光宽带淬火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利用扫描激光束对 35 # 钢材料进行了宽带激光淬火 ,在 3.0~ 3.3k W激光功率下 ,获得单道淬硬带宽15 mm,淬硬层深 0 .5 3mm。给出了不同激光功率条件下淬火区硬度沿淬硬层深的变化曲线 ,淬硬层硬度分布基本均匀 ,平均硬度约为 5 5 4~ 675 Hv,与基体硬度比较提高了 2 .3~ 2 .5倍。显微组织结构分析显示淬硬层沿层深方向可分为完全淬硬层、过渡层和高温回火区三个区域。
郭洪杜利平雒江涛梁二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