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胜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结核病患者肺部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在肺结核患者肺部手术中的镇痛作用及对单肺通气时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在全麻下行开胸脓胸清除术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T组(TEAS组),F组(假TEAS组)。两组取穴均为双侧后溪、支勾、内关、合谷,T组从麻醉诱导前30min开始用韩氏穴位神经电刺激仪刺激直至手术结束,F组仅将不干凝胶电极片贴于穴位并连接韩氏穴位神经电刺激仪,不给予电刺激。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分别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应时间点记录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力学指标,并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术中、术后舒芬太尼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blood pressure,MAP)、呼吸生理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F组比较,T组单肺通气期间心率显著降低(P<0.05),各时段舒芬太尼使用量、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能有效减少肺结核患者围术期麻醉镇痛药物的使用,有较好镇痛作用,但对患者肺氧合功能无显著影响。
- 徐露露杜鑫丹赵文胜
-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单肺通气血气分析氧合功能
- PTI、IoC2和SPI在全身麻醉患者镇痛深度监测中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镇痛指数(PTI)、伤害敏感指数(IoC2)和手术容积指数(SPI)在全身麻醉患者镇痛深度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采用区组随机法,按照不同镇痛深度监测指标分为IoC2组(A组)、SPI组(B组)和PTI组(C组),每组各30例。记录并比较各时间点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IoC2、SPI、PTI,测定并比较术前、术中和术后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的水平。结果T2时IoC2、SPI和PTI与T1时比较(P<0.001);T3时SPI和PTI与T2时比较(P<0.05);T4时PTI和SPI与T3时比较(P<0.05);T4时IoC2与T2、T3时比较(P<0.001);T6时SPI和PTI与T5时比较(P<0.05);T7时IoC2、SPI、PTI与T5时比较(P<0.05);T8时IoC2、SPI和PTI与T7时比较(P<0.05)。各组内比较,IoC2、SPI和PTI具有时间变化趋势,且随着时间点不同均发生变化(P<0.001)。三组组间比较,HR、MAP、IoC2、SPI和PTI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效应,具有不相等的变化趋势(P<0.001)。IoC2、SPI、PTI与HR和MAP均呈正相关(P<0.05)。三组患者IL-6和IL-10术前、术中和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oC2、PTI和SPI可作为全身麻醉术中疼痛监测的可靠指标,减轻术中应激反应,准确性优于HR、MAP。
- 张莹沈朱杭沈权伟吴美华史思仁赵文胜
- 关键词:全身麻醉
- CT引导下经下颌角入路茎乳孔穿刺射频热凝对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下颌角入路穿刺茎乳孔面神经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和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行CT引导下面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患者共82例,其中男27例,女55例,年龄24~85(59±11)岁。根据穿刺入路的不同分为3组:乳突前入路组(A组,n=35),乳突后入路组(P组,n=25),下颌角入路组(M组,n=22)。比较3组患者术中穿刺时间、引出患侧面部肌肉抽动的最小刺激电流、射频热凝治疗终止时温度及该温度下射频热凝的时间、治疗总时间,以及术后1 d面瘫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P组、M组术中穿刺时间分别为(31.0±4.9)、(31.9±6.5)、(35.3±5.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M组穿刺时间长于A组与P组(均P<0.05)。3组患者引出患侧面部肌肉抽动的最小刺激电流分别为(0.5±0.2)、(0.4±0.1)、(0.3±0.1)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组最小刺激电流小于A组与P组(均P<0.05)。3组患者射频热凝治疗终止时的温度分别为(78.6±8.1)、(76.6±8.3)、(67.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组温度小于A组与P组(均P<0.05)。3组患者终止治疗温度下射频热凝的时间、治疗总时间、术后1 d面瘫评分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血肿、感染、听力障碍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茎乳孔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有效,下颌角入路疗效更佳。
- 杜鑫丹徐露露朱国能赵文胜黄冰
- 关键词:面神经射频热凝茎乳孔CT引导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颈椎间盘髓核组织突出甚至纤维环破裂,压迫脊神经或脊髓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目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保守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及开放手术治疗三种手段,其中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作为微创介入治疗的一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有效率高及安全系数高等优势[1],故在疼痛科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臭氧具有消炎止痛作用[2],但目前臭氧在颈椎间盘中的应用研究尚少。
- 徐露露赵文胜朱国能姜铁军杜鑫丹
-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臭氧消融术颈椎间盘突出症炎症反应
- 3D打印导航下颌角入路茎乳孔穿刺射频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被引量:1
- 2023年
- 原发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第七对颅神经-面神经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出现患侧睁眼困难、口角歪斜、颈肌颤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1]。本研究探讨经茎乳孔穿刺射频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在前期研究中证实,经由下颌角入路穿刺路径更贴近面神经主干,治疗效能更佳[2],但穿刺路径设计相对繁琐,故引入术前3D打印导航模板,进行该入路的进一步优化,现报道如下。
- 张珊珊杜鑫丹赵文胜姜铁军徐露露朱国能黄冰
- 关键词:3D打印茎乳孔原发性面肌痉挛射频
- CT引导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上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行射频热凝治疗顽固性胸1~胸3脊神经支配区(上胸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和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31例顽固性上胸段PHN患者,于俯卧位CT拍摄定位像后用脊柱模式层厚3 mm对上胸段行轴位扫描,从所得图像中选取含椎间孔和肋横突关节的层面并设计穿刺路径,将射频穿刺针按设计的穿刺路径穿刺至相应椎间孔,高、低频电流刺激测试确认后行90℃、180 s射频热凝治疗。术前、术后3 h、1周、1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疼痛程度和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结果31例患者射频热凝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疼痛区皮肤感觉减退,VAS评分术后3 h、1周、1个月分别为(2.74±0.69)、(2.68±0.70)、(2.45±0.51)分,低于术前的(5.94±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80、18.80和16.44,均P<0.01);术前VAS均≥5分,术后随访1个月均≤3分。SDS评分术后1周、1个月分别为(47.7±4.4)和(48.1±4.8)分,低于治疗前的(58.6±1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5和5.86,均P<0.01);术前中、重度抑郁者13例,术后1个月轻度抑郁者5例,无中、重度抑郁者。术中鼻导管吸氧下均未出现低氧血症;19例术中出现高血压经乌拉地尔(12.5~50.0 mg)治疗后血压<基础血压的20%并<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无气胸及围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结论CT引导下经肋横突关节上缘穿刺椎间孔射频热凝治疗可有效改善顽固性上胸段PHN,安全性较好。
- 杜鑫丹徐露露张铁山赵文胜黄冰
- 关键词:电凝术射频热凝CT引导
- 靶控输注丙泊酚时舒芬太尼抑制肺结核患者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反应的量效关系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确定靶控输注丙泊酚时舒芬太尼抑制肺结核患者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胸科手术的肺结核患者10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4~58岁,体重指数〈30 kg/m2,Mallampati气道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20):Ⅰ-Ⅴ组麻醉诱导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5、0.40、0.45、0.50、0.55 μg/kg,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 μg/ml),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5 mg/kg,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后5 min内MAP升高〉基础水平20%和/或HR〉90次/min,为气管插管反应阳性。采用Probit法计算舒芬太尼抑制肺结核患者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95%有效剂量(ED95)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靶控输注丙泊酚时舒芬太尼抑制肺结核患者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反应的ED50为0.411 μg/kg,95% CI为0.370~0.441 μg/kg,ED95为0.635 μg/kg,95% CI为0.556~0.888 μg/kg。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 μg/ml)时舒芬太尼抑制肺结核患者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反应的ED50为0.411 μg/kg,ED95为0.635 μg/kg。
- 罗宏陶凡汪国香黄丽霞万海方范皓傅云斌赵文胜
- 关键词:舒芬太尼剂量效应关系插管法
- Dysbindin转基因小鼠心肌肥厚模型中基因变化
- 2022年
- 目的探讨Dysbindin转基因小鼠不同心肌肥厚模型心肌肥厚标志基因的表达。方法构建cTNT-Dysbindin-IRES-EGFP-polyA质粒,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C57BL/6小鼠,建立Dysbindin转基因小鼠。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mol,ISO)和胸主动脉缩窄(Thoracic aorta constriction,TAC)诱导心肌肥厚。造模结束,称取小鼠体重、心脏重量,计算心脏重量指数(HW/BW);采用qRT-PCR检测心肌肥厚标志基因表达。结果应用PCR扩增产物和GFP阳性验证Dysbindin转基因小鼠特异性表达在心肌。ISO组和TAC组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HW/BW和心肌肥厚标志基因升高,与野生型小鼠比较,转基因小鼠心房利钠肽(ANP)和-肌球蛋白重链(-MHC)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结论Dysbindin转基因小鼠对于ISO和TAC诱导心肌肥厚有减轻作用,ANP和-MHC降低优于脑钠钛(BNP)。
- 蒋珍妮朱国能王迎超赵文胜
- 关键词:DYSBINDIN转基因心肌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