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缺损
  • 8篇骨缺损
  • 4篇整复
  • 4篇生物活性玻璃
  • 4篇生物活性玻璃...
  • 4篇节段
  • 4篇节段性
  • 4篇节段性骨缺损
  • 4篇活性
  • 3篇蛋白
  • 3篇远期
  • 3篇粘性放线菌
  • 3篇组织学
  • 3篇下颌
  • 3篇菌毛
  • 3篇骨形成
  • 3篇骨形成蛋白
  • 2篇牙本质
  • 2篇牙种植
  • 2篇粘附

机构

  • 14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武汉市中医医...

作者

  • 14篇李文
  • 7篇岑远坤
  • 7篇廖运茂
  • 5篇李成林
  • 3篇王模堂
  • 2篇岳松龄
  • 2篇刘天佳
  • 2篇杨凯
  • 2篇王昌美
  • 2篇蔡益新
  • 1篇王涛
  • 1篇温玉明
  • 1篇田卫东
  • 1篇章崇杰
  • 1篇陈铀
  • 1篇李龙江
  • 1篇刘斌

传媒

  • 6篇中国口腔种植...
  • 4篇华西口腔医学...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口...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植入下颌骨缺损区远期临床疗效及组织学观察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观察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植入下颌骨缺损区的远期临床疗效 ,材料内部以及材料与骨界面的显微结构。方法 :对两例患者因肿瘤行部分下颌骨切除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bioactiveglassceramics,BGC)植入术后8~10年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将原植入的BGC取出 ,陶瓷标本福尔马林磷酸缓冲液脱钙 ,HE染色 ,进行组织学观察。对57例较完整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BGC在尚有少量下颌骨支架残存或与自体骨复合移植时骨替代效果良好 ,但存在不能随颌骨同步生长发育的缺点 ,因而术后可导致面部外形或错颌畸形。大体标本观察发现 ,骨组织可以完全长入10mm厚度的材料中 ,材料与其外侧的板状骨几乎无明显界限 ,多数板状骨以钉突形式长入材料中。组织学观察发现 ,材料中心有骨组织长入 ,表现为骨细胞、板状骨及骨样组织沉积。结论 :BGC复合自体骨植入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克服其脆性后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李文王模堂王昌美李龙江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骨缺损组织学植入疗效
粘性放线菌菌毛生物性能的研究 Ⅲ.粘性放线菌菌毛粘附与凝集活性的研究
1999年
目的:了解粘放菌两种菌毛在粘附牙面和与血链球菌34凝集中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粘放菌Ⅰ型和Ⅱ型菌毛提取物及两种抗菌毛抗体,通过它们对粘放菌粘附唾液包被的羟磷灰石(SHA)的抑制实验来判断两种菌毛的粘附活性,通过粘放菌与血链球菌34的凝集实验及两种抗菌毛抗体对凝集反应的抑制实验来确定两种菌毛的凝集活性。结果:①粘放菌Ⅰ型和Ⅱ型菌毛提取物及两种抗菌毛抗体均能抑制粘放菌对SHA的粘附;②只有Ⅱ型菌毛能间接引起肉眼可见的血链球菌34的凝集反应,抗Ⅱ型菌毛抗体能抑制凝集反应,抗Ⅰ型菌毛抗体无此抑制作用。结论:Ⅰ型和Ⅱ型菌毛均有粘附性能;Ⅱ型菌毛有凝集性能,Ⅰ型菌毛无凝集性能;本课题所采用的菌毛分离法未破坏菌毛的生物活性。
刘天佳李文岳松龄
关键词:粘性放线菌菌毛粘附凝集
脱钙牙本质基质及其复合物整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2
1998年
采用随机同期对照方法对成年家兔桡骨节段性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自制脱钙牙本质基质、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加脱钙牙本质基质的复合物、脱钙骨基质整复骨缺损,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用脱钙牙本质基质整复的骨缺损区在术后8周即可以达到骨愈合,髓腔再通,整复节段性骨缺损的速度和质量与脱钙骨基质相似,而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加脱钙牙本质基质复合物整复区在8周时达到骨性愈合,但髓腔未能再通。空白对照在术后8周至12周未达到骨性愈合,仅见缺损区有断续的小梁样骨形成。
岑远坤李文廖运茂蔡益新李成林
关键词:牙本质骨缺损骨形成蛋白骨生成
脱钙牙本质基质及其复合物整复节段性骨缺损的X线及新骨钙磷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采用完全随机同期对照方法,对家兔桡骨节段性缺损动物模型,分别植入自制脱钙牙本质基质(DDM)、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GC)与脱钙牙本质基质复合物、脱钙骨基质(DBM)整复骨缺损,行X线观察及新骨钙磷元素动态变化的测定。结果显示:用DDM整复的骨缺损区在术后各程期的X线表现与DBM相似,第8周时新旧骨界线消失,髓腔再通;而DDM加BGC的骨整复区在第8周时虽然骨断端新旧骨的界线消失,但新骨的X线表现仍为一阻射团块;空白对照侧在术后8~12周X线表现为骨断端成锥形,断端间无骨性愈合。新骨X线能谱分析结果显示,DDM和DBM组内各程期Ca/P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除DDM及DBM第12周时的Ca/P值外,3种材料各程期新骨Ca/P原子个数比与正常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
李文岑远坤廖运茂陈铀李成林
关键词:骨生成骨形成蛋白骨缺损
粘性放线菌菌毛的研究进展
1996年
粘性放线菌具有两种菌毛:Ⅰ型和Ⅱ型,其功能和抗原性均不相同。Ⅰ型菌毛介导粘放菌粘附在有唾液包被的羟基磷灰石表面,受体是富脯蛋白和富酪蛋白,故Ⅰ型菌毛是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立体化学作用的模式而促进细菌的附着。Ⅱ型菌毛具有一种对乳糖特异性敏感的植物凝集素作用,介导粘放菌与血链菌的种间凝集反应。本文就粘性放线菌菌毛的提取方法,菌毛的化学及氨基酸组成,亚单位结构,稳定性等研究结果作一概述,并且就近年对粘放菌Ⅰ型和Ⅱ型菌毛粘附性能、粘附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文
关键词:粘性放线菌菌毛粘附化学成分稳定性
脱钙牙本质基质在肌肉中诱导成骨现象的观察被引量:7
1998年
采用自制的脱钙牙本质基质(decalcifieddentinmatrix,DDM)植入家兔股部肌肉陷窝内,观察DDM是否具有异位诱导成骨活性。用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ioactiveglassceramics,BGC)植入和空白作为对照。结果发现,DDM植入区术后2周有骨样组织形成,3周可见骨小梁形成,4周形成板状骨。BGC植入区或空白对照区无骨形成。说明DDM具有异位诱导成骨活性。
李成林岑远坤李文廖运茂蔡益新
关键词:肌肉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骨缺损整复中的生长因子载体材料被引量:5
1998年
对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有关骨缺损重建的生长因子载体进行综述。载体材料包括 :钙磷陶瓷、α -聚酯、脱矿骨基质、胶原、钛合金、纤维蛋白粘合剂等。载体作为生长因子的缓释系统 ,同时是诱导引导成骨的支架 ,而生长因子则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途径诱导或促进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或成软骨细胞分化。由于各种载体在生物力学、组织学反应及生长因子的结合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
李文岑远坤
关键词:骨缺损整复钙磷陶瓷胶原钛合金
脱钙牙本质基质及其复合物整复节段性骨缺损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本实验采用自制的脱钙牙本质基质(decalcifieddentinmatrix,DDM)及家兔桡骨节段性缺损动物模型,用完全随机同期对照方法,分别用DDM,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ioactiveglassceramics,BGC)与DDM的复合物(DDM+BGC),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bonematrix,DBM)整复骨缺损,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新骨在不同程期的结构特征,绘制X线能谱曲线,定量测定新骨区Ca/P原子个数比的动态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DDM的繁复区在上述各方面与DBM相似,而DDM+BGC的整复区新骨的改建速度慢于DDM或DBM整复区。
岑远坤廖运茂李文李成林
关键词:牙本质骨缺损扫描电镜
粘性放线菌菌毛生物性能的研究 Ⅱ.粘性放线菌菌毛化学组成的分析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了解采用机械搅拌法提取的粘性放线菌Ⅰ型、Ⅱ型两种菌毛的化学组成。方法:首先制备出抗Ⅰ型菌毛抗血清和抗Ⅱ型菌毛抗血清,鉴定两种菌毛纯化物纯度后,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和蒽酮法分别测定两种菌毛中蛋白质和糖的含量,并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两种菌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糖含量较低。两种菌毛均是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含量较多。两种菌毛中,非极性氨基酸百分含量最高,碱性氨基酸百分含量最低。结论:本实验结果有助于了解两种菌毛的化学组成与其生物性能的关系。
李文刘天佳章崇杰岳松龄赵崇蓉
关键词:粘性放线菌菌毛化学组成氨基酸
整复下颌骨缺损的玻璃陶瓷人工骨远期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研究
2001年
目的 研究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BGC)人工骨植入下颌骨缺损远期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对 2例因肿瘤行部分下颌骨切除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植入术后 8~ 10年的BGC标本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 ,部分样本脱钙后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 ,并与植入前的BGC作对照。结果 材料与其外侧的板状骨结合紧密 ,多数板状骨以钉突形式长入材料中 ,晶体孔隙间充满了骨样组织 ;脱钙后组织学观察见大量纤维结缔组织长入材料中 ,材料中心亦有管状骨长入。结论 BGC复合自体骨植入有良好的骨替代效果 。
李文王模堂田卫东杨凯廖运茂
关键词: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扫描电子显微镜下颌骨缺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