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弓形虫
  • 3篇微量元素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虫病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弓形虫病
  • 2篇弓形虫感染
  • 1篇滴虫
  • 1篇阴道
  • 1篇阴道毛滴虫
  • 1篇引物
  • 1篇蠕虫
  • 1篇鼠脑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农村
  • 1篇培养基
  • 1篇脾脏
  • 1篇片形吸虫

机构

  • 8篇白求恩医科大...
  • 4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长春中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前卫医...

作者

  • 8篇刘利
  • 6篇耿志辉
  • 5篇李淑红
  • 4篇方艳秋
  • 3篇石毅
  • 2篇施雨露
  • 2篇张永生
  • 2篇杜军
  • 1篇王成武
  • 1篇李佳和
  • 1篇何成彦
  • 1篇徐之杰
  • 1篇朱刚
  • 1篇韩淑梅
  • 1篇刘德惠
  • 1篇张永生
  • 1篇曹跃

传媒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年份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弓形虫病大鼠T淋巴细胞和脾微量元素的测定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观察感染弓形虫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以及脾组织中 5种微量元素 (Fe2 + 、Cu2 + 、Zn2 + 、Ca2 + 、Mg2 + )含量的变化。方法  2 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鼠经腹腔注入 2ml含 1.5× 10 6弓形虫速殖子的生理盐水悬液 ,对照组每鼠腹腔注射 2ml生理盐水。 6 4d后将 2组大鼠处死 ,取外周血及脾组织。用细胞内α 醋酸萘酯酶标记T淋巴细胞的方法观察弓形虫病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 (TL)及其亚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 (Ts)的变化 ,同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其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外周血TL和Th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P <0 .0 1) ,两组间Th/Ts比值差异显著 (P <0 .0 1) ;实验组脾Fe2 + 、Cu2 + 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1,P <0 .0 1) ,而Mg2 + 含量明显增加 (P <0 .0 1)。结论 弓形虫感染能引起大鼠外周血TL。
耿志辉方艳秋刘利石毅李淑红
关键词:微量元素淋巴细胞弓形虫病
吉林省1987~1994年人体囊虫病流行病学探讨被引量:3
1997年
刘利杜军张永生耿志辉王成武刘德惠贾庆洲江延波徐之杰刘波
关键词:囊虫病流行病学
3种不同培养基体外培养阴道毛滴虫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探索阴道毛滴虫体外培养的适宜条件。 方法 用临床分离的阴道毛滴虫 ,按 9.0× 10 4 / ml的接种量转种至 3种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 ,p H值为 5 .6。 结果 经 3种培养基培养 ,96 h后阴道毛滴虫数量存在差异 ,其中以半胱氨酸 -肝 -胨 -麦芽糖培养基 (培养基 )虫数较多 ,肝 -胨 -麦芽糖培养基 (培养基 )次之 ,大豆 -肝 -胨 -麦芽糖培养基 (培养基 )较少。培养基 与培养基 及培养基 相比较 ,滴虫存活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P<0 .0 5 ) ,滴虫生长密度差异也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P<0 .0 5 ) ,生长密度高峰持续时间分别为 192 h、14 4 h和 96h,最长存活时间分别为 2 88h、2 16 h和 192 h。 结论 半胱氨酸 -肝 -胨
耿志辉韩淑梅刘利施雨露李淑红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培养基体外培养
大鼠脾肝微量元素与弓形虫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弓形虫病对大鼠脾、肝 5种微量元素 (Fe++、Cu++、Zn++、Ca++、Mg++)的影响。方法 将 2 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致病组。致病组每只大鼠经腹腔注入 2ml含 1.5× 10 6 弓形虫速殖子的生理盐水悬液 ,64d后将 2组大鼠处死 ,取脾、肝组织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其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感染组脾组织Fe++、Cu++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1) ,Mg++增加 (P <0 .0 1,Zn++、Ca++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感染组肝组织Fe++含量明显增加 (P <0 0 1) ,Cu++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而Zn++、Ca++、Mg++的含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大鼠脾、肝组织微量元素的变化。
耿志辉石毅方艳秋李淑红刘利
关键词:弓形虫病微量元素脾脏肝脏
长春市齿龈内阿米巴流行病学调查
1993年
本文调查250例口腔科门诊病人,结果显示,齿龈内阿米巴寄生率为49.6%,其中以牙周组织疾病齿龈内阿米巴检出率最高(62.0%),龋齿患者检出率最低(38.3%),检出率与年龄及口腔卫生状况有关。
刘利
关键词:齿龈阿米巴流行病学龋齿
用PCR技术检测大鼠弓形虫DNA
2001年
目的 探讨弓形虫病大鼠外周血弓形虫 DNA检测的意义。 方法 自行设计一对引物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弓形虫 P30基因的一段保守序列。 结果 设计的这对引物对健康人、大鼠、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以及阴道毛滴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均不能扩增 ,表明具有特异性。反应体系经 35个循环扩增 ,可检测到 2条弓形虫DNA,表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结论  PCR法对大鼠弓形虫感染可做出早期诊断。
耿志辉何成彦张永生李淑红杜军刘利方艳秋朱刚李佳和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引物弓形虫感染
桦甸市农村蠕虫流行病学调查
1995年
本文报告了吉林省桦甸市农村蔬菜、儿童指甲、农家门把手及蝇和蜚蠊的蠕虫卵携带情况,同时报告了当地黄牛肝片形吸虫感染情况。抽检的6种蔬菜,在黄瓜检出蛔虫卵,阳性率为6.7%;在豆角和茄子检出肝片形吸虫卵,阳性率分别为已7%和16.7%;在葱同时检出蛔虫卵和肝片形吸虫卵,二者阳性率分别为10%和40%;其它蠕虫卵未检出。黄牛粪便肝片形吸虫卵检出率为50%。
曹跃刘利施雨露张永生钟丹鹤
关键词:蠕虫蛔虫肝片形吸虫流行病学
大鼠脑微量元素变化与弓形虫感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检测感染弓形虫对大鼠脑 5种微量元素 (Fe+ + 、Cu+ + 、Zn+ + 、Ca+ + 、Mg+ + )的影响。方法  2 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感染组。每只大鼠经腹腔注入 2ml含 1 5× 10 6弓形虫速殖子的生理盐水悬液 ,6 4d后将 2组大鼠处死 ,取脑组织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其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 ,感染组脑组织Fe+ + 、Cu+ + 、Mg+ + 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1) ;Ca+ + 增加 (P <0 0 1) ;Zn+ + 无明显变化。结论 弓形虫感染能引起大鼠脑组织微量元素的改变。
耿志辉SHI Yi石毅方艳秋李淑红刘利
关键词:弓形虫微量元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