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中华按蚊
  • 9篇按蚊
  • 8篇种群
  • 5篇自然界
  • 5篇自然种群
  • 4篇生命表
  • 3篇弓形虫
  • 2篇动力学
  • 2篇血清
  • 2篇实验种群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抗体
  • 2篇家蝇
  • 2篇弓形虫抗体
  • 2篇弓形体
  • 2篇弓形体病
  • 1篇淡色库蚊
  • 1篇动力学参数
  • 1篇血源

机构

  • 17篇河南医科大学
  • 6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史崇敏
  • 12篇曲传智
  • 11篇杨柳萍
  • 9篇王仲文
  • 8篇王梅英
  • 6篇苏天增
  • 4篇王继恒
  • 3篇杨瑞琴
  • 3篇张荣光
  • 2篇苏天运
  • 2篇张艳
  • 1篇贺付成
  • 1篇晋雪香
  • 1篇薛长贵
  • 1篇李锁柱
  • 1篇冯亚珍
  • 1篇尹清源
  • 1篇岳莉莉
  • 1篇张靖宇
  • 1篇丁力

传媒

  • 12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年份

  • 7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8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郑州市二七区449名孕妇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
1994年
郑州市二七区449名孕妇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李润萍,王秀英,陈利娟,史崇敏,杨柳萍,冯祖梅弓形虫病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人兽共患病。此病可致胎儿死亡或畸形,是我国优生优育的一大隐患。妇女任娠后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可使孕妇的免疫力下降。孕妇若与...
李润萍王秀英陈利娟史崇敏杨柳萍冯祖梅
关键词:弓形体病孕妇血清抗体
不同血源对中华按蚊实验种群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源对中华按蚊种群生殖、存活、传疟的影响。方法:在实验条件下,用人血、牛血、猪 血、羊血分别饲养中华按蚊,观察记录中华按蚊吸血、产卵、孵化、寿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吸血量:吸猪血者最 低,与其他3种血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3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血率:吸牛、猪血者 高,吸人、羊血者低;吸牛、猪血者与吸人、羊血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吸牛、猪血者之间,吸人、羊血者 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卵量:吸牛血者最高,吸猪血者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吸牛血者与吸 人、羊血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吸人、羊血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产卵率:吸猪血者低,但与吸 其他3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孵化率:吸牛血者最高,与其他3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余 3者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生殖营养周期:吸人血者最短,与吸牛、猪血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与吸羊血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牛、猪血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寿命:4种血源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
曲传智苏寿汦史崇敏王继恒杨瑞琴王梅英苏天运
关键词:血源实验种群产卵中华按蚊
间日疟原虫在郑州中华按蚊体内的易感性和发育过程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了解郑州中华按蚊感染间日疟原虫后,疟原虫在其体内的易感性和发育过程。方法:以羊膜饲 血法供郑州中华按蚊吸食间日疟患者血液,养殖饱吸血液的雌蚊,定期解剖观察疟原虫在体内的生长与发育。结 果:疟原虫雌、雄配子体在其胃内 15 min即发育成熟,45 min结合为动合子,26h动合子发育成熟,48 h胃壁出现囊 合子,7-8 d子孢子即已进入唾液腺。胃囊合子阳性率为26.4%,腺阳性率为 19.4%,总阳性率为45.8%,从第7 d 起有少量子孢子进入唾液腺,8d后进腺率显著增高,子孢子进腺过程是分批的连续过程,不是同步的。结论:郑州 中华按蚊对间日疟易感性较高,吸间日疟原虫配子体阳性血液后7-8d即可传播疟疾。
曲传智苏天增董涛史崇敏王梅英王仲文苏寿汦
关键词:中华按蚊间日疟原虫发育易感性
自然界中华按蚊种群研究工具及其在生命表制作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为了能在自然界大型水体和旷野中对中华按蚊种群进行研究。方法:研制出适合于稻田浅水定 量研究的实验筒,适合于深水的实验网和接近自然状态的大实验笼。应用这些工具进行了自然界中华按蚊种群生 命表的研究。结果:利用系列研究工具定量研究出1998年第8代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生命表。求出各发育历期的 死亡数和死亡因素,死亡率,存活率和死亡因素k值,分析出各发育阶段的关键死亡因素,计算下代预计产卵量为 8288粒,种群趋势指数I为6.3027。结论:系列研究工具使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的定量研究成为可能。郑州中华按 蚊第9代种群数量还趋于增加之中。
曲传智苏天增王继恒杨柳萍张荣光史崇敏苏寿汦
关键词: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生命表
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探讨自然界内郑州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方法:在自然界内用自创的实验筒、实验网和接 近自然状况的大实验笼等工具,定点定量调查研究。结果:求出成蚊前期发育历期:7月份为 14.17 d,8月份为 13.32 d;存活率:7月份为77.53%,8月份为 85.18%;生殖营养周期:7月份为 2.48 d,8月份为 2.49 d;产卵规律:该 蚊多数在夜间产卵,产卵高峰出现在黄昏后和黎明前;平均产卵量:7月份为167粒,8月份为121粒;平均成蚊寿 命:7月份为3.93d,8月份为6.23d。结论:郑州中华按蚊在当地6月下旬和8月下旬各出现一次密度高峰,自然种 群数量大,传疟潜势高。
曲传智苏天增齐静姣史崇敏王继恒王仲文苏寿汦
关键词:中华按蚊自然种群
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种群动力学参数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探讨自然界内郑州中华按蚊种群的繁衍动力学。方法:采用自然调查和数学生态学的方法。结 果:求出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 l998年第 6代的净增殖率R0为 3.522 0,平均世代周期 T为 22.942 0 d,增长能力 rc 为0.054 9,有限增殖速率λ为 1.056 4,种群增长1倍的时间 t为 12.625 6 d,雌蚊预期寿命 ex为 5.520 3 d,瞬时出 生率 b为 0.062 0,瞬时死亡率 d为 0.0071,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占 98.298 8%,成蚊占 1.7012%。结论:该研 究为自然界中华按蚊种群的预测预报及防蚊灭疟策略的制订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曲传智苏天增齐静姣杨柳萍史崇敏王仲文苏寿汦
关键词:中华按蚊动力学自然种群繁衍
酶联免疫印迹法对弓形虫速殖子功能性抗原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研究弓形虫功能性抗原,为开发弓形虫病诊断试剂及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十二烷基硫 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方法,对弓形虫抗原及弓形虫速殖子抗原中能与免疫兔血清和 弓形虫抗体阳性人血清起特异性反应的抗原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弓形虫速殖子抗原的蛋白组分在SDS-PAGE中 用125 g/L的分离胶可产生较好的分辨率,分离出 30多条区带。免疫印迹分析表明 2种抗血清均能特异地识别弓 形虫速殖子抗原,共同识别的抗原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 43 000、33 000、27 000、14 000。结论:这些抗原组分是诱导 宿主产生对弓形虫感染免疫应答的功能性抗原。
张艳刘宗文杨柳萍冯祖梅史崇敏张维艳
关键词:免疫印迹弓形虫免疫血清SDS-PAGE
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传疟媒介能量的研究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了解自然界郑州中华按蚊传播间日疟的潜在能力。方法:采用媒介能量诸因素定量调查和运 用数学模型的方法。结果:计算出中华按蚊叮人率、人血指数、叮人习性、经产蚊比率、生殖营养周期、每日存活率、 预期寿命、孢子增殖时间、有传疟性蚊的比率,预期传疟寿命、媒介能量等参数值。结论:每年7月下旬、8月上、 中旬郑州中华按蚊的媒介能量最高,潜在存在着间日疟流行或暴发流行的可能。
曲传智苏天增王梅英董涛史崇敏张荣光苏涛汦
关键词:中华按蚊疟疾媒介能量流行病学
家蝇实验种群繁衍动力学参数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采用数学生态学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家蝇实验种群的繁衍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求出了各项动力学参数值:净增殖率Ro为8046450;平均世代周期长T为287734d;无限增殖的增长能力rc为02525;有限增长能力λ为12618;瞬时出生率b为09534%;瞬时死亡率d为07209%;种群增加一倍所需时间t为29811d;在种群的稳定年龄组配中,成蝇前期占946240%;成蝇期占53760%。
曲传智杨瑞琴冯亚珍贺付成杨柳萍史崇敏张靖宇张艳王梅英王仲文
关键词:种群动力学
郑州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 :探讨中华按蚊自然状态下的动态变化。方法 :于 1994 - 1995年间在郑州地区 ,对中华按蚊自然种群第 5、6、7、8世代的生命表进行了研究。结果 :共建立了 8个生命表 ,从中可以看出 :进入雨季后 ,死亡关键因素 K值中 ,K5最高 ,K9次之。用 Varley的图解分析法和 Podoler的回归分析法进行了关键因素分析。根据 1995年的生命表资料绘制了当年 5— 8代的存活曲线。种群趋势指数 值均大于 1,第 5代的 值最高。结论 :中华按蚊自然种群死亡的第 1关键因素是大暴雨引起 1- 2龄幼虫的死亡 ,第 2关键因素是捕食引起 3- 4龄幼虫的死亡。最高死亡率出现在 1-2龄幼虫阶段 ,存活曲线均属于 Slobodkin 型。在郑州地区 6、7、8月内 ,中华按蚊自然种群数量均是增加的 ,第 5代增加的最高 ( =34 .4 584 )。
曲传智杨柳萍李锁柱史崇敏王梅英王仲文苏寿汦
关键词:生命表中华按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